重陽節的詩句

重陽節的詩句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重陽節自古就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賞菊、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當然作詩也是必不可少的。

基本信息

重陽節

重陽節詩詞重陽節詩詞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曆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內容

朝代 詩詞名 作者
唐代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636年-695年)
蜀中九日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689-740)
過故人莊 孟浩然(689-740)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701年-762年)
九日作 王縉(700年-781年)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
登高 杜甫(712-770)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劉長卿(726—786)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772~846)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
宋代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辛棄疾(1140-1207)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重陽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元代 沉醉東風·重九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
明末清初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1613年—16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