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1944-1(無齒) 1944-2(無齒) 1958-1

基本資料

姓名: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籍貫: 俄國
職業: 作曲家、教育家、指揮家
生卒:1844~ 1908

職業生涯

(俄文名:Николай Андреевич Римский-Корсаков)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 (1844~ 1908)
俄國作曲家、教育家、指揮家。1844年 3月18日生於諾夫哥羅德省季赫溫市貴族家庭7歲學鋼琴。10歲開始作曲12歲入聖彼得堡海軍士官學校學習1859~1860年從..卡尼列學鋼琴1861年認識..巴拉基列夫'" ..巴拉基列夫、..斯塔索夫..穆索爾斯基'".穆索爾斯基等人,思想上和藝術上受到很大啟示,成為“新俄羅斯樂派”(即強力集團)最年輕的成員。1862年于海軍士官學校畢業,獲海軍準尉軍銜,被派在金剛石號快船上巡航南、北美洲。在長達兩年半的航途中,經歷了艱辛的海上生活,了解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閱讀了..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和大量歷史、科學書籍,眼界為之開闊。1865年返回聖彼得堡,在巴拉基列夫指導下完成了《第一交響曲》,同年上演,引起人們注意。60年代還寫了交響音畫《薩德科》(1867,1892修訂),《第二交響曲》(《安塔爾》,1863,後改稱交響組曲,1897修訂)和若干聲樂浪漫曲。1872年完成第 1部歷史題材的歌劇《普斯科夫的姑娘》,次年在聖彼得堡瑪麗亞歌劇院上演。1873~1875年致力於提高作曲技術。從70年代初起他身兼多職,從事各種音樂活動: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任教(1871~1903),在帝國海軍部所屬各吹奏樂團任監察員(1873~1884),也任過免費音樂學校校長(1874~1881)他記錄編纂民歌,審編修定..格林卡'" class=link>..格林卡歌劇總譜,指揮歌劇和交響樂演出,領導別利亞耶夫小組,還在宮廷唱詩班任主管助理等。
 自70年代末起,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創作進入高潮。先後寫了14部歌劇。其中著名的有:民間生活氣息濃郁的《五月之夜》(根據H.B.果戈理中篇小說改編,1878年完成,1880年上演);富有哲理含義的童話歌劇《雪姑娘》(根據A.H.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童話,1881年完成,1882年上演);俄國古代生活與幻想世界交替、場面宏偉的《薩德科》(取材於民間傳說,1896年完成,1897年上演);為農家婦女鳴不平的《沙皇的新娘》(根據..梅伊同名劇本,1898年完成,1899年上演);嘲弄君王昏庸的《薩爾坦沙皇的童話》(根據A.C.普希金原著,1900年完成並上演);以神話題材揭露沙皇專制腐朽的《不死的卡謝》(根據E.M.彼得羅夫斯基的歌劇腳本,1902年完成並上演);以古代俄羅斯人與韃靼人的民族衝突傳說為內容的《隱城基捷日與費芙羅尼亞姑娘的傳奇》(根據古羅斯傳說。1905年完成,1907年上演);以諷刺筆調影射沙皇的《金雞》(根據普希金童話,1907年完成,1908年上演)。在交響樂創作方面最出色的是異國情調的作品:《西班牙隨想曲》(1887)和交響組曲《山魯佐德》(取材於阿拉伯民間傳說《一千零一夜》,又譯《天方夜譚》,1888)。此外還寫有鋼琴協奏曲、室內器樂重奏、康塔塔、合唱和聲樂浪漫曲等。80年代,在穆索爾斯基和..鮑羅丁'"鮑羅丁相繼去世以後,他承擔了整理遺稿,組織曲譜的出版、演出等繁重工作。
 1905年俄國革命運動高漲,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因支持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生罷課被解職。學生們為了支持他,在..格拉祖諾夫'" 格拉祖諾夫指導下,組織上演了歌劇《不死的卡謝》,結果作品遭到查禁,作者本人受到監視。直到1905年底音樂學院獲得自治權後,他才返校任職。1908年6月21日卒於盧加附近的柳邊斯克莊園。

郵票

蘇聯1944年發行:

1944-11944-1
1944-31944-3
1944-21944-2

1944-41944-4
1944-1(無齒)1944-1(無齒)
1944-2(無齒)1944-2(無齒)
1944-3(無齒)1944-3(無齒)
1944-4(無齒)1944-4(無齒)

蘇聯 1958年 發行:

1958-11958-1
1958-21958-2

俄羅斯 1994年發行 :

19941994

圖案分別為: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像 與 歌劇《薩德科》(1896 )

歌劇《沙皇的新娘》(1898)

歌劇《金雞》(1907)

童話歌劇《雪姑娘》(188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