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僧會

釋僧會

沙門釋僧會,俗姓康氏。生卒不詳,三國時期人物。康僧會十餘歲時,父母雙親一起去世。服孝期滿後,就出家學道,嚴守法戒,對自己要求極嚴,刻苦好學,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天文圖緯,多所綜涉,辯於樞機,頗屬文翰。在三國時,來到中國,遊歷江東吳地,弘揚佛法,神異事跡眾多。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釋僧會,俗姓康氏,生卒不詳,三國時期人物。其先祖是康居國的人,本世居住印度,他的父親因經商做買賣,又移居到交趾(現今的兩廣地區)。在康僧會十餘歲時,父母雙親一起去世。服孝期滿後,就出家學道,嚴守法戒,對自己要求極嚴,刻苦好學,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天文圖緯,多所綜涉,辯於樞機,頗屬文翰。
於三國東吳赤烏十年(247年)到達建業(現南京),建設茅庵,設立佛像,進行傳道弘揚佛法,神異事跡眾多。孫權為其造建初寺,並建阿育王塔。
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東側,以四組全景式連環畫描繪了康僧會最為神異的兩個的故事。

事件典故

祀獲舍利

當時,東吳大地,初染大法,風化未全。康僧會為了使東吳大地佛法振興,便持錫杖,東遊吳地。在三國東吳赤烏十年(247年),初次到達大業。建設茅庵,設立佛像,進行傳道。當時吳國人因初見佛門僧人,觀其形貌衣飾奇異,所傳之道懷疑有詐。有官員就向大王孫權進奏:“有位胡人入境,自稱佛教沙門,容貌服飾,不同尋常,此事應該檢察。”
孫權聽後說:“從前,漢明帝夢見一位大神,其名號稱為佛陀,他所做的事,難道是佛陀的遺風嗎?”
孫權馬上召見康僧會,並詰問康僧會:“你傳之道,有何靈驗?”
康僧會回答說:“如來遷跡,忽逾千載,遺骨舍利,神曜無比。從前,印度阿育王建起寺塔,有八萬四千座。建立寺塔是為了表彰佛祖的遺教風化。”
孫權認為這是誇誕之辭,就對康僧會說:“如果你能得舍利,我就為你建造寺塔,如果是虛誇妄語,國有法規,你必受刑。”
康僧會要求孫權給他七天的時間。回到茅庵,康僧會對所屬門徒們說:“法之興廢,在此一舉,今不至誠,後將何及?” 康僧會立即同僧徒們潔齋靜室,把銅瓶放在几案上,燒香禮請,乞得舍利。七天完畢,寂然無獲。又向孫權求給七天,禮請完畢,仍然無獲。此時,孫權發怒說:“此事如果實是欺誑,我就要加罪於你。”
康僧會再次要求孫權給他第三個七天。孫權特地準許。康僧會對法門屬眾說:“宣尼(孔子)有言: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法靈應降,而吾等無感?現在怎能面對國王的法令?只有誓死為期了!”
第三個七天的晚上,還是沒有見到舍利出現,所有僧徒,莫不震驚恐懼。到了五更之時,忽然聽到瓶中鏘然有聲,康僧會立即前往觀看,瓶中果然獲得舍利。
第二天,康僧會把舍利獻給孫權,舉朝文武大臣一起前來觀看,五色光芒,照耀到瓶外。孫權親自拿瓶,把

敦煌壁畫--孫權造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供奉舍利敦煌壁畫--孫權造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供奉舍利
舍利倒在銅盤上,誰知舍利一倒出來,銅盤立刻被穿透破碎。孫權大驚,肅然驚起,驚嘆道:“這真是世間少見!” 康僧會進而對孫權說:“舍利的神威,豈止只有五色光芒呢?就是要燒毀它,火不能焚;金剛杵也不能破碎它。”
孫權命令侍從試驗。康僧會又發誓地說:“法雲方被,蒼生仰澤,希望再垂神跡,以此廣示威靈。” 孫權讓侍者把舍利放在鐵砧上,派大力士用錘擊破舍利。錘擊之下,鐵砧俱陷,而舍利沒有破損。孫權大為嘆服,於是立即為康僧會建造寺塔。因為這個緣故,東吳大地,始有佛寺。此寺故名建初寺。同時把建寺的地方,叫作佛陀里。由此開始,江東吳地,佛法大興。教化孫皓

孫皓雖然聽聞佛法,然而昏暴之性,十分惡劣。後來派遣侍從衛兵進入後宮修治林園,在地上得到一尊金像,高有數尺,呈獻給孫皓。孫皓派遣人把金像放在不淨之處,用穢汁澆灌,和群臣在一起,取笑為樂。(《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說:孫皓得到佛像後,素不相信,不很尊重。把佛像放置到廁所里。在四月八日,孫皓進入廁所,嘲笑戲弄地說:“今日是四月八浴佛節,我當首先浴佛。”隨後即將尿灑在佛像頭上。)頃刻之間,舉身大腫,陰部尤為疼痛,呼叫徹天。太史占卜後說:“這是大王的行為觸犯了大神。”
孫皓命令立即祀示各廟天神,但無效應。宮女中起先有敬奉佛法的,聞聽此事後,對孫皓說:“陛下願意到佛寺中去求福嗎?” 孫皓舉頭相問:“佛神大嗎?” 宮女回答:“佛為大神。” 孫皓聽後,心中悟解,就把自己穢污佛像的事,全對宮女說了。宮女立即敬迎佛像,置於宮殿之上,用香湯清洗數十遍,焚香懺悔。孫皓在枕上向佛像叩頭,自述穢污佛像的罪狀。頃刻之間,疼痛停止。孫皓立即派遣使者到寺院請康僧會到王宮中說法。康僧會隨即來到王宮。孫皓詳細地向康僧會詢問獲罪獲福的由來。康僧會為孫皓敷陳分析,其言辭十分精要。孫皓聽後,方才悟解,欣然大悅。

原文摘錄

僧會 釋僧會。俗姓康氏。其先康居國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於交址。會年十餘歲。二親並亡。以至性居憂。服闋出家。厲行甚峻。為人弘雅有識量。篤志好學。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天文圖緯多所綜涉。辨於樞機頗屬文翰。時孫權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赤烏十年初達建業。營立茅茨設像行道。時吳國以初見沙門。睹形而未及其道。疑為矯異。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稱沙門。容服非常。事應檢察。權曰。昔漢明帝夢神號稱為佛。彼之所事豈其遺風耶。即召會詰問。有何靈驗。會曰。如來遷跡忽逾千載。遺骨舍利神曜無方。昔阿育王起塔及八萬四千。夫塔寺之興以表遺化也。權以為誇誕乃謂會曰。若能得舍利當為造塔。如其虛妄國有常刑。會請期七日。乃謂其屬曰。法之興廢在此一舉。今不至誠後將何及。乃共潔齋靜室。以銅瓶加幾燒香禮請。七日期畢寂然無應。求申二七。亦復如之。權曰。此欺誑將欲加罪。會更請三七日。權又特聽。會謂法侶曰。宣尼有言。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法雲應降。而吾等無憾。何假王憲。當以誓死為期耳。三七日暮猶無所見。莫不震懼。既入五更。忽聞瓶中槍然有聲。會自往視果獲舍利。明旦權自手執瓶瀉於銅盤。舍利所沖盤即破碎。權肅然驚起曰。希有之瑞也。會進而言曰。舍利威神豈直光相而已。乃劫燒之火不能焚。金剛之杵不能碎。權令試之。會更誓曰。法雲方被蒼生仰澤。願更垂神跡以廣示威靈。乃置舍利於鐵砧磓上。使力者擊之。於是砧磓俱陷舍利無損。權大嗟伏。即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號建初寺。名其地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興。至孫皓即位法令苛虐廢棄淫祀毀壞佛寺。嘗使衛兵入後宮治園。於地得一金像高數尺呈皓。皓使著不淨處以穢汁灌之。共諸群臣笑以為樂。俄爾之間舉身大腫。陰處尤痛。叫呼徹天。太史占言。犯大神所為。即祈祝諸廟求福。婇女即迎像置殿上。香湯洗數十遍。燒香懺悔。皓叩頭於枕。自陳罪狀。有頃痛間。遣使至寺請會說法。會即隨入。皓具問罪福之由。會為敷析辭甚精要。皓有才解欣然大悅。因求看沙門戒。會以戒文禁秘不可輕宣。乃取本業百三十五願。分作二百五十事。行住坐臥皆願眾生。皓見慈願廣普益增善意。既就會受五戒。旬日疾瘳。乃於會所住更加修飾。宣示宗室莫不尊奉。會在吳朝亟說正法。以皓性凶粗不及妙義。唯敘報應近事以開其心。天紀四年皓降晉。九月會遘疾而終。是歲晉武太康元年也。至晉成帝鹹和中蘇峻作亂。焚會所建塔。司空何充復更修造。平西將軍趙誘世不奉法傲蔑三寶。入此寺謂諸道人曰。久開此塔屢放光明。虛誕不經所未能信。若必自睹所不論耳。言竟塔即出五色光照曜堂剎。肅然毛豎。由是敬信。於寺東更立一小塔。唐高宗永徽中復見形於越。稱是遊方僧。而神氣瑰異。見者悚然。罔知階位。時寺綱紏詰其由罵驅逐之。會行及門。乃語之曰。吾康僧會也。苟能留吾真體。爾伽藍。跬步之間立而息絕。既而雙目微瞑。精爽不銷。舉手如迎揖焉。足跨似欲行者。眾議偃其靈軀置於穸。人力殫絕略不傾移。遂遷於勝地別立崇堂。越人競以香花燈燭繒彩幡蓋果實衣器請祈心愿多諧人意。初越之軍旅多寓永欣。其婦女生產。兵士葷血觸污僧藍。人不堪其穢惡。會乃化形往謁閩廉使李若初。且曰。君侯領越之藩條。托為遷之軍旅。語罷拂衣而去。尋失蹤跡。李公喜而駭。且記其言。後果赴是郡。及上官訖便謁靈跡。認當時言者即斯僧也。命撤軍家勒就營幕。又匹婦夜臨蓐席且無脂燭鄰無隙光。俄有一僧秉燭自牖而入。其夫旦入永欣認會貌。即是授火救產之僧。自爾民間多就求男女焉。又嘗就閭閻家求草屨。至今越人多以芒鞋油幡上獻。感應蠁。各赴人家。不可周述號超化禪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