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苹

采苹是來自先秦時期《詩經》的內部。詩經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作品】:

采苹

【內容】:

於以采苹?南澗之濱;【1】
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2】
於以湘之?維錡及釜。【3】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注釋】:
出自【詩經·國風·召南】。
【1】苹:水草名
行潦:水流。潦:音澇
【2】筥:音舉,圓形的筐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3】錡:音奇,有足鍋。釜:無足鍋
屍:主持祭祀之事。齊:音齋,齋之省借
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作者小傳】:
《詩經》約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編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為“”、“”、“”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為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