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

醫院污水處理主要是消毒,即殺滅病原體。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或用臭氧消毒(見水的消毒、廢水氧化處理法)。

醫院污水處理

正文

醫院排出的放射性廢水常用貯存衰減法處理。醫院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如131 碘,32 磷,198 金,24 鈉等是半衰期較短的同位素,因此可以將放射性污水貯存於地下專用衰變水池內,貯存時間為10倍於半衰期,把放射性濃度降到容許排放的程度。如果放射性污水的濃度很低,水量很小,也可用稀釋法處理。中國的《放射性防護規定》要求每一微居里放射性同位素達到容許排放濃度需稀釋水量1.67米3 。當放射性污水濃度很高,放射性的半衰期很長,不宜用貯存法和稀釋法處理時,可用蒸發法、離子交換法或凝聚沉澱法進行分離濃縮處理(見放射性廢水處理)。
醫院污水處理過程中排出的污泥按每張病床計,每天平均為0.7~1升,含水95%,含有污水中病原體總量的70~80%,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方法有加熱消毒、化學藥劑消毒、γ射線消毒等。加熱消毒的熱源通常為蒸汽、電能或生物能(高溫堆肥),有的地區可以用太陽能。或者用焚燒法處理(見污泥焚燒)。化學藥劑消毒可用漂白粉、石灰、氨水、液氯或苛性鈉等。用漂白粉或液氯時,有效氯用量約為污泥量的2.5%。用鹼性藥劑時,污泥的pH值達到12後,保持半小時以上,效果最好。γ射線消毒可用60 鈷或一些裂變產物的混合物作輻射源,輻射劑量為20~30萬倫琴。用此法對污泥消毒不產生臭氣,並可改善污泥的脫水和沉降性,但費用較高。

小型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技術參數

規格
20g-20000g
殺菌率
99.99(%)
滅藻率
99.99(%)
電壓
220(V)
制水量
根據水質
工作壓力
常壓(Mpa)
水溫
38(℃)
功率
1000-5000(w)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