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地理圖

醫學地理圖反映人類健康與環境關係及其地理特徵的專題地圖。它能揭示危害人類健康的各種疾病在空間、時間和人群中的流行特點,以及發病環境背景的特性,是了解病情和疾病地理流行規律、防病治病的重要科學資料。

醫學地理圖

醫學地理圖分為 3類:①反映與人類健康有密切關係的環境背景地圖,如地質、地貌、氣溫、降水、土壤酸鹼度、生態化學元素含量、飲水水質、食物營養、環境污染、自然疫源地等地圖;②反映人類各種疾病地理流行特點的地圖,如傳染病、寄生蟲病、心腦血管病、癌症、地方病等的分布圖;③反映醫療保健條件的地圖,如醫療網圖、療養區分布圖等。
醫學地理圖在其初期只是反映一些疾病流行的調查成果,故稱為疾病地圖。如1778年繪製的紐約地區的黃熱病分布圖,1852年繪製的英倫三島霍亂病死亡率圖等。20世紀40年代以後,疾病地圖集的編製得到發展,如聯邦德國出版的3卷本《世姐流行病圖集》(1952、1956、1961),美國地理學會主編的《世界疾病圖集》(1955)。以後,醫學地理圖反映的科學內容隨著該學科的發展不斷充實,從單一性的疾病地圖,發展成為包括發病環境背景研究和防治研究成果的綜合性地圖。一些國家相繼編制出版了醫學地理圖和圖集,如美國《癌症地圖集》(1976)。中國的醫學地理圖編制工作開展較晚,但發展較快,相繼編制出版了全國性和省級的惡性腫瘤圖集和地方病與環境圖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病與環境圖集》(1989)是迄今醫學地理圖中,較全面和系統地反映人類地方病與環境關係的圖集。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