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柳果

醋柳果

醋柳果,又名:醋柳、酸刺。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米。生於河邊、沙土環境。分布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實。

基本信息

醋柳果

正文

醋柳果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

沙棗(《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大爾卜興(藏名)。

來源

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實。

植物形態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米。具粗壯棘刺;枝幼時密被褐銹色鱗片。葉互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4~1.2厘米,兩端鈍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鱗片;葉柄極短。花先葉開放,雌雄異株;短總狀花序腋生於頭年枝上,花小,淡黃色,花被2裂;雄花花序軸常脫落,雄蕊4;雌花比雄花後開放,花被簡囊狀,頂端2裂。果為肉質花被管包圍,近於球形,橙黃色,徑0.5~1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於河邊、沙土環境。分布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採集

10~11月採摘成熟果實,曬乾。

化學成分

果實含異鼠李素、異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異鼠李素-3-β-芸香糖甙及槲皮素、山奈酚的低糖甙。含維生素C達300毫克%以上,胡蘿蔔素3~4毫克%,維生素E10~15毫克%,維生素B1_0.2~0.4毫克%,維生素B2_0.4~0.5毫克%,葉酸0.5~0.8毫克%。又含蘋果酸等。
乾種子含油8%,油內脂肪酸成分為:飽和脂肪酸11.6%(棕櫚酸、硬脂酸),油酸26.6%,亞油酸34.7%,亞麻酸27.0%。種子油含2.l%非皂化物質,內含玉蜀黍黃素、隱黃素、β-胡蘿蔔素、γ-胡蘿蔔素、番茄烴,並有0.78谷甾醇,維生素E_212毫克%。
樹皮含5-羥色胺等生物鹼,又含胡蘿蔔素等。葉含維生索C_340.8毫克%,胡蘿蔔素、異鼠李素。鮮根瘤中含氯化血紅素0.03毫克/克,約高於根其他部位的5倍。
本植物尚含哈爾醇和哈爾滿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藥》:"性溫,味酸澀。"

歸經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肝、胃、大小腸經。"

功用主治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活血散瘀,化痰寬胸,補脾健胃。治跌打損傷,瘀腫,咳嗽痰多,呼吸困難,消化不良。"
②《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生津止渴,清熱制瀉。治高熱傷陰證,支氣管炎,腸炎,痢疾。"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