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管理

配額管理

關稅配額按商品進口的來源,可分為全球性關稅配額和國別關稅配額。 (二)出口配額:可分為主動配額和被動配額。

配額管理

是國家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管理的一種手段,國際間根據慣例協定對一些商品進出口數量上進行一定限制的管理。

是國家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管理的一種手段,國際間根據慣例和協定對一些商品在進出口數量上進行一定限制的管理。包括進口配額和出口配額。

 
(一)進口配額:一般分為絕對配額和關稅配額

1絕對配額:是指出口國政府在一定期限內對某種商品的進口規定最高限額,超過最高限額則不準進口。絕對配額按分配對象又可分為全球配額、國別配額、與進口商配額。

(1)全球配額(globalquotas;unallocatedquotas)

配額管理配額管理

(2)國別配額(countryquotas):是將規定的進口總限額按不同國家和地區加以分配,當達到限額時,停止從該國或地區進口。

 
(3)進口商配額:是將規定的進口額度按進口商加以分配,超額度的商品不準進口

2關稅配額:是將關稅與配額結合起來實行進口限制的一種方法。
對在配額內進口的商品徵收較低關稅,配額外的進口徵收高關稅。關稅配額按商品進口的來源,可分為全球性關稅配額和國別關稅配額。按照徵收關稅的目的,可分為優惠性關稅配額和非優惠性關稅配額 

(二)出口配額:可分為主動配額和被動配額。前者是出口國政府根據國際市場容量或其他情況對出口商品設定的限額。後者又稱為“自動”出口配額,是出口國政府應進口國的要求或迫於壓力,“自動”限制自己本國商品向對方的出口數額,達到限額則停止向該國或地區的出口。

 
自動出口配額又可分為有協定的自動出口配額和無協定的自動出口配額
進出口配額也經常和許可證搭配起來使用,對在配額內的商品頒發許可證,超額度的不發許可,以強化保護作用。
配額制度最早實行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後,繼續保留下來,與關稅相比,數量限制最為一種貿易保護的手段,其效果更為迅速、直觀且簡單易行,因而深為各國喜愛。在非關稅壁壘中,數量限制是最為有力的武器。1947年關貿總協定第11條明確規定禁止各國實施數量限制,但考慮到國際貿易的現實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現狀,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仍在禁止實施一般數量限制的大原則下,規定了若干例外。

相關條目

側光照明

輪廓光

單貨相符

海瑟爾慘劇

巴西黑白腳

開驗

出口配額證商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