酃縣

酃縣

酃(ling2)縣地名,在湖南省,現已改為“炎陵縣”。

基本信息

史記

酃(líng)縣,戰國時為龐邑,為楚南重鎮、中國最古老的郡縣之一,西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置,為衡陽市城建發源地之一,治所在今衡陽珠暉區酃湖鄉。轄今衡陽市區、衡南縣衡東縣、攸縣、安仁縣一帶,西漢時為鍾武侯國都城,東漢末年至隋朝為湘東郡治。至東晉末併入縣治在衡陽市湘江西岸的臨蒸縣。
酃縣縣城位於衡陽耒水河畔,西依苗圃、六緒諸山,北臨耒水,南望酃湖,東、南面為一望無際的耒水沖積平原。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平方公里,四周圍以黃土夯築的城牆,城外設護城河。酃湖地區系沖積平原,地勢較低,每到雨季,低洼的地方積水形成了多口內湖,非常壯觀。酃,從“雨”從多“口”從“邑”,故名“酃縣”。酃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
酃縣古城

酃縣,公元前202年設立。三國時期,以湘江為界,東屬吳國,西歸蜀國。蜀國在衡陽市湘江西岸蒸水入湘處(今草橋旁)置臨蒸縣,吳國酃縣依舊,並於酃縣設湘東郡,取湘水以東之意。晉代統一三國,於公元395年把酃縣併入臨蒸縣,湘東郡也隨之西遷臨蒸縣。酃縣存世600年。到了隋代,統一廢郡改州,廢湘東郡改稱衡州,縣稱衡陽。 1991年5月,酃縣故城遺址列為衡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月,列為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南宋起沿用七百餘年之“酃縣”,為“茶鄉之尾”,至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始析茶陵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設酃縣,先後隸屬於衡州衡州路衡州府衡陽道衡陽市,至1994年又因“邑有聖陵”炎帝陵而更名為炎陵縣。在上古時代同為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重要活動地區,在春秋時稱“寵”(即“寵”)或“龐”(見譚其驤《中國古代地圖》、《史記·越世家》等)。《說文》曰:“寵 ,尊居也,從門龍聲。”從字形結構和《說文》的解釋看,“寵”、“龐”和“酃”,都是神靈之域,被稱為雷電之神的居地,亦即龍的居地。而結合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生平來看,炎帝是因龍感應而生,故又稱神龍氏,實則是龍圖騰的化身。正因為此,他活動過的這一地區被稱為“寵”、“龐”和“酃”是很有道理的。炎帝神農氏的崩葬之地“茶鄉之尾”,與漢代之“酃縣”同為炎帝神農氏重要活動地區,在南宋建縣時故借用被稱為“龍的居地”的古“酃縣”之名。

傳說

正因為“”字的這一特殊含義,衡陽市至今流傳著很多與“龍”密切相關的地名傳說。其中最富神話色彩的一個傳說就是龍王井的故事——
相傳遠古時代,有一次山洪暴發,到處是一片汪洋,縣南九十餘里的龍潭,有九條龍乘著山洪水勢向北游來,其中一條小龍,因迷戀縣城一帶的風光,在這裡逗留了一些時光。當它尋找同伴打算離開的時候,又被峻峭的筆架峰擋住了去路。山洪慢慢退去,小龍無法藏身,它只得施展神力,穿地而入,到衡陽的酃湖而出,再游入湘江找到它的夥伴同歸東海。從此,小龍的入地之處就成了一口泉眼,被稱為酃泉或醽醁泉,俗稱“龍王井”。這也是龍王井之水與衡陽酃湖之水相通的由來。酃泉之水冬暖夏涼,清甜可口,用泉水釀出來的酒醇香純和,回味綿長,被稱為“醽醁”,曾被當成貢品朝奉宮廷。清人李朝事曾以詩歌詠古酃縣八景之“醽醁泉香”,詩曰:“醽醁泉源寄市城,澄清不受物囂櫻。金望仙露欣同質,玉澗芳流可並聲。受福已知占井汲,濡膏靡盡羨淵泓。箇中不減湘蘭味,肯教時人識米精。”

古城遺址

衡陽酃縣古城遺址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衡陽市郊酃湖鄉酃湖町,西漢置酃縣,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十年廢。1952年被發掘,城址東面為老茶亭,南為胡家台,西靠排漬站,北頻耒水,面積20萬平方米。經考古發掘,故城呈長形,城側周圍有便河,城牆用黃土堆砌而成,殘高4,寬5左右。城基土層中有繩紋大瓦片、繩紋小簡瓦及印紋硬陶壇罐殘片等。城址內有陶片,漢代銅瓦板瓦,陶器有盆、壺、罐、缽,另有鐵劍、銅渣等。
酃縣遺址西面、北面殘存高低不一的城垣和低洼的護城河;城牆的夯土層中,夾有繩紋板瓦、筒瓦和印紋硬陶殘片;存有筒瓦、板瓦、瓦當、和盆、罐、壺、缽等陶器殘片;城西的象山上,幾乎等距離地突兀著三座小山巒,似埃及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一樣,站在山巒上便可俯瞰整個城池;城址東面的耒水河岸邊現留下一大缺口,為當時東城外的一座碼頭,起著縣邑商業與軍事物資的吞吐功能。
酃縣故城遺址的保護範圍:以遺址外緣為起點,四向各至10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範圍外100米處,保護範圍為22萬平方米。酃縣故城是衡陽市區目前發現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它拉開了衡陽建城的序幕,是衡陽城市之根,是衡陽城市之魂,對於研究衡陽市的演變史和發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