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營

鄭營

鄭營村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西邊10公里的寶秀鎮赤瑞湖畔,山青水秀。鄭營村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塊“璞玉渾金”,這裡的古建築、宗祠、學校及地理環境、自然景觀十分壯美。1999年1月19日,雲南省紅河州石屏鄭營村被雲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成為赤瑞湖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基本信息

簡介

鄭營鄭營
石屏鄭營在明洪武年間原名普勝村,系傣族聚居的村子。明初,明軍後裔由雲南紅河州蒙自進入普勝村,傣族-遷往元江及西雙版納。鄭姓漢族遂將普勝村改名為鄭家營。鄭營村西邊為小寨,東邊為大河溝,系彝族聚居的村子。1958年,小寨、大河溝劃入鄭營,合併為一個大村子,辦事處駐地鄭營。鄭營村總面積2平方公里,轄9個生產合作社,534戶人家,總人口2010人,總耕地面積1370畝,人均0.68畝。石屏鄭營村居住著漢、彝、傣、哈尼等民族。
建國60年來,雲南紅河州石屏鄭營村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鄭營村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340米。村子中間有一條呈東西向、青石塊鋪成的道路,長約700米,寬約5米。村子分上下兩半,雲南省紅河州石屏鄭營村內有三街九巷,三街為南向后街(土道);北向前街(土道);石屏鄭營村子中間正街(石道)。鄭營村九巷為東陳家巷、西陳家巷、馬家巷、深巷、余家巷、張家巷、李家巷、里溝上巷、馬溝上巷。

特點

鄭營鄭營
石屏鄭營村里民居房屋以土木結構的四合院為主,全村有房屋190座,方位皆坐南朝北。民居房屋建築很有特色,其中比較著名的古建築有陳氏宗祠、鄭營村鄭氏宗祠、武氏宗祠、陳氏民居、鄭氏民居、武氏民居、司馬第、鄭營國小等。石屏鄭營村祠堂內匾有當時滇南名人陳榮昌、吉林、安徽巡撫,華寧人朱家寶、滇都督唐繼堯、雲南省財政廳廳長陳鶴亭的題詞匾額和對聯。從祠門進去依次為石橋、蓮池、中殿、正殿。中殿、正殿前院子兩側均建有對稱式的偏殿、樓閣。祠門前有石亭、石獅各一對。紅河州石屏鄭營村祠門進去有一石橋,橋上有欄板望柱,望柱頭上有石雕12生肖動物,皆精雕細刻,栩栩如生。中殿、正殿木結構建築上雕樑畫棟,花蟲鳥獸歷歷在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