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明

鄭小明

鄭小明,出生於1954年3月,陝西省岐山縣人。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鄭小明
1974年1月—1976年12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彭堡鄉吳磨村擔任村會計,村黨支部書記
1976年12月—1979年8月,在西北農學院水利系農田水利工程專業學習
1979年8月—1982年5月,在固原縣、固原地區水電局工作
1982年5月—1984年2月,在平羅縣水電局工作,任井溝站管理所主任、打井隊隊長
1984年2月—1986年10月,任平羅縣水電局局長(其間:1985年6月—1986年4月在浙江慈谿掛職鍛鍊)
1986年10月—1989年9月,任平羅縣副縣長,平羅縣委常委、副縣長
1989年9月—1991年11月,任平羅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縣長、縣長
1991年11月—1993年2月,任平羅縣委書記
1993年2月—1994年1月,任石嘴山市委常委、平羅縣委書記
1994年1月—2002年12月,任石嘴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1993年9月—1994年7月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2年12月—2003年1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黨組成員、自治區政府主席助理
2003年1月—2008年4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黨組成員(2001年3月—2004年1月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學習;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中央黨校進修部學習)
2008年5月,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主管工作

鄭小明
負責文化、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人防、文史方面的工作。分管省文化廳、省衛生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人口計生委、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省體育局、省人防辦、省地方志、省文史館、省檔案局、省出版集團公司、省新華發行集團。聯繫省文聯、省作協、省社會科學院、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省地震局、省測繪局、省紅十字會。

重要講話

鄭小明
今天,我講一件事,它在我分管的工作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需要上下共同推動的事,那就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改工作有兩個難點和重點,一是藥物制度的實施,二是公立醫院改革。今天我只重點講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
目前,我們進行的醫改還沒有涉及到體制、機制和市場規則以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層次改革。省政府為了推行醫療體制改革,今年布置的十項重點工作涉及到三個體系建設:一是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就是農村、城市居民、職工醫療保障怎么建設;二是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就是社區、縣、鄉、村分類別的建設標準;三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我省實施的是城鄉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人均達到了21.5元,這在全國是少有的。但是,這三個體系的建設都是給多少錢乾多少事,簡單地說就是用錢辦事搞項目,這個比較容易,沒有涉及深層次的改革。大家都說,衛生體制改革是熱點、難點、重點,怎么好像沒有真正感覺到呢?這次進行的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和將來進行的公立醫院改革,大家就會感覺到。
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要解決三個重大問題,這就涉及到了體制、機制、利益格局和市場規則的變革。有人說這是一次大洗牌,有人說是傷筋動骨,有人說是一次大轉換。總之,可以說是有變化。要解決的三個問題:一是解決藥貴問題,藥品要有合理的價格;二是解決公益性的偏離,主要針對基層衛生醫療單位,也就是縣以下和社區醫療機構;三是解決重新建立新的基層醫療制度體制、機制。
第一,解決藥貴。藥品貴是三個方面原因形成的:一是流通環節,從廠家到醫院的過程中由商家而形成的貴,一般都是四五個批發環節,每一個都在8%以上的利潤,這就達到30—40%之間加價。二是用藥環節,醫療單位用藥時的加價,陝西平均在33%,這只是賬面上統計的數字,還不是真正的數字。從全國看,縣以上醫院在50%以上,鄉鎮和社區在60%以上,村在80%以上,是明顯的“以藥養醫”。三是生產環節,因為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續多年不斷降價,還沒降到位。這三個方面加起來,起碼就達到合理藥價一倍以上的虛高價格。這次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就是要把這些中間環節統統取掉。我們經過一年的討論研究,在我省實行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的試點工作,就是“統一採購、統一價格、統一配送”。全省統一採購即全省招一個價格,統一招配送公司加5%的配送費,在醫療單位實行零差率銷售。所以,全省醫療單位將來是一個藥物銷售價格,招標價格加配送費就是零差率,再沒有第二個價格,這是要向社會公布的。這次“三統一”與原來的醫院招標是有本質的區別,要堅持兩個方面的原則,一是全國是統一的市場,不搞封閉;二是堅持不同所有制平等參與。“三統一”的統一採購和統一價格由省上做,市上只管統一配送。
第二,解決公益性的偏離。鄉以下和社區的基層衛生醫療單位資源比較少。我們大部分的衛生資源在大醫院裡,基層十分短缺。個人辦的醫院也都是在城市裡,不會到鄉鎮,因為有利益的原因。所以,在基層醫療單位必須實行公益性。現在的公益性有些偏離,如果說是公益性,可是要給它差額補助,讓它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說不是公益性,可是還管著它補著它。這次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要全部恢復公益性,要做到兩個到位。一是剛才說的33%的以藥養醫要補足;二是對原來是事業單位的必須全額保障。只有這兩個到位了,公益性才能體現,才能恢復基層的公益性。關於第一個到位,這次省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純清省長、正永常務副省長親自抓。公益性在陝西缺1.5億,三級財政要全額補上,中央補32%、省上補43%、市上補25%。這裡面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補多少,二是怎么補。補多少,已經明確由中、省、市分攤。怎么補,就是給醫療單位和個人怎么補,這個也明確了,由市上統籌,而且必須到位。關於第二個到位,就是對鄉鎮衛生院實行的全額撥款,必須與當地的事業單位相一致,這是市上要做到的。
第三,重建制度。基層衛生單位原來都是事業單位,這次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後,事業單位的性質不會改變,但是內部機制要全部按市場競爭機制運行,要有一個大的改變,要做到“負責人能上能下、單位員工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用通俗話講,就是要實現“政府管事不管人、用錢買服務”。要建立這么一種新體制、新機制、新制度,就是事業單位性質不變,用人機制、分配機制要全部改變,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實施過程中要堅持兩條原則:一是不改革的市不補;二是先改後補,改完了再補,程式上是市上先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驗收,財政部門再補。2010年3月份以前首先要在寶雞榆林鹹陽銅川商洛等五個市推行,第二批在6月底以前推行,第三批在2010年底前全部推行,陝西會提前完成任務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