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縣

平羅縣

平羅縣 石嘴山市下轄縣,地處寧夏平原北部,距銀川50公里,是石嘴山市唯一的建制縣。東銜黃河水,西依賀蘭山,具有回、漢、蒙文化底蘊。縣域面積2086.13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53 249人(2010年),城區人口8萬人,回族人口9.7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2%。轄七鎮六鄉,141個行政村 。是西北的魚米之鄉,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譽。在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中,平羅在西部872個縣市中排名第60位。在2010年浙江民企投融資大會暨浙商500強論壇上,獲“2010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20強”稱號。在十一、十二屆西部博覽會上連續獲“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100個縣(市、區)”稱號。2015年11月,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8年10月,平羅縣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基本信息

建設沿革

名稱由來

清初沿襲明代衛所制,雍正二年改置平虜所為平羅縣,屬甘肅省寧夏府。平羅縣即為平虜之轉音。

歷史沿革

平羅縣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居戎狄部落遊牧之沃野,水草豐美。秦時屬北地郡富平縣。西漢時屬北地郡方梁縣。東漢時屬北帝郡廉縣。南北朝時期,在北魏時屬歷城郡建安縣。隋朝時屬靈武郡靈武縣。唐朝時屬警州。北宋時屬定州。嘉慶三十年(公元1551年)改為平虜千戶所。清朝初年改為平羅所。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置平羅縣。

田州古塔田州古塔
平羅縣屬五堆子一帶的狹長地帶,1784年黃河向西改道,此塊土地被甩在黃河東岸。後經陝甘總督奏準該地仍歸平羅縣,並立碑為界。

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原屬阿拉善旗的磴口一帶,劃歸平羅縣。1926年,將磴口從平羅劃出,設定為磴口縣。

民國22年(1933年),寧夏省調整寧夏、寧朔、平羅三縣的轄地,原屬平羅縣的常信、洪廣、丁義、李剛、清水、通義等9堡及高榮堡的西半部,劃歸寧夏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出平羅縣北部的寶豐、黃渠橋,石嘴山高莊、惠北、靈沙等8個鄉劃出建立惠農縣。

1945年,平羅縣屬寧夏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兩個月後,寧夏第三專員督察區撤銷,改置為銀北專區,平羅縣歸其管轄。

1949年,寧夏解放,平羅縣直屬寧夏省。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設定銀川專區,平羅縣歸屬銀川專區管轄。

1949年以前平羅縣為鄉、保、甲制,全縣共轄8個鄉、1個鎮,41保,651甲。解放後,改設為8個區,不久後8個區調整為6個區。

1950年1月,將6個區調整為5個區36個鄉,其中第一區駐縣城內,轄9個鄉;第二區駐頭閘,轄7個鄉;第三區駐五香,轄7個鄉;第四區駐姚伏,轄7個鄉;第五區駐崇崗,轄6個鄉。

1955年10月,撤區並鄉,先將第一、二、三、四4個區撤銷,所轄30個鄉合併為14個鄉1鎮。1956年4月,撤銷第五區,將其所轄6個鄉合併為3個鄉。當時全縣共轄合作、老戶、惠威、周城、大興墩、姚伏、五香、渠口、六羊、六中、大寨子、頭閘、外紅崗、通伏、崇崗、大武口、下廟等17鄉和城關鎮1鎮。

1956年夏,將頭閘、外紅崗、渠口、六羊、五香、六中、大寨子、通伏合併為頭閘、渠口、五香、通伏等4個鄉。

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全縣組建為政社合一的燈塔(後改名為姚伏)、紅旗(後改名為黃河)、紅星(後改名為大武口)和前進4個人民公社,原14個鄉(鎮)同時撤銷。

1960年2月,惠農縣的高莊、惠北、靈沙等公社劃歸平羅縣管轄,平羅縣將其分別劃歸前進和黃河人民公社。1961年,4個公社調整為11個公社。其中將前進公社分為前進、城關、高莊3個公社;黃河公社分為頭閘、渠口、靈沙、五香4個公社。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專區撤銷,平羅縣直屬自治區管轄。

1958年秋,平羅縣組建燈塔(後改名為姚伏)、紅旗(後改名為黃河)、紅星(後改名為大武口)和前進4個公社,原14個鄉(鎮)同時撤銷。同年,陶樂縣組建3個公社,下設12個生產大隊,其中燈塔公社由原馬太溝鎮、六頃地鄉組建,駐馬太溝,轄六頃地、新華、新村、東采、義和、馬太溝6個生產大隊;紅星公社由原月牙湖鄉和高仁鎮鄉組建,駐高仁鎮,轄月牙湖、高仁鎮、楊櫃3個生產大隊;紅旗公社由五堆子、紅崖子、白銀套海3個鄉合併組建,駐紅崖子,轄五堆子、紅崖子、白銀套海3個生產大隊。1959年4月,陶樂縣的燈塔、紅星、紅旗3個公社分別更名為馬太溝、高仁鎮、紅崖子公社。

1960年2月,惠農縣的高莊、惠北、靈沙等公社劃歸平羅縣管轄,平羅縣將其分別劃歸前進和黃河公社。同年10月,陶樂縣撤銷3個公社,全縣組建為1個公社,下設月牙湖、高仁鎮、六頃地、新華、新村、馬太溝、義和、予安、五堆子、紅崖子等10個生產大隊。同年5月,陶樂縣將原1個公社劃分為5個公社,10月增設一個公社。此時,陶樂縣共轄月牙湖、高仁鎮、馬太溝、新華、五堆子、紅崖子等6個公社。

1961年,平羅縣4個公社調整為11個公社:其中將前進公社分為前進、城關、高莊3個公社;黃河公社分為頭閘、渠口、靈沙、五香4個公社;姚伏公社分為姚伏、通伏2公社;大武口公社分為大武口和崇崗2個公社。

1962年04月,從前進、姚伏、頭閘、靈沙4個公社各劃出一部分組建周城、二閘、惠北3個公社;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1962年10月,在石炭井工礦區成立大武口鎮。同年,陶樂縣撤銷各公社所屬生產大隊,實行公社、生產隊兩級管理體制,9月撤銷月牙湖、新華2個公社。

1963年03月,陶樂縣由馬太溝公社分設六頃地公社。

1963年07月,將石嘴山市的黃渠橋、寶豐2個公社劃歸平羅縣管轄;平羅縣的大武口鎮(駐石炭井)和大武口公社劃歸石嘴山市。

1966年03月,陶樂縣撤銷六頃地公社,併入馬太溝公社。

1972年,設立銀北地區,平羅縣又隸屬銀北地區。

1975年,銀北地區撤銷,平羅縣劃歸石嘴山市。

1981年07月,陶樂縣縣城組建街道辦事處。

1982年,平羅縣從五香公社分設六中公社,由崇崗公社分設下廟公社。

1984年,平羅縣撤銷所有公社,改為鄉(鎮),在工礦地區組建了汝箕溝、大水溝2個鎮;陶樂縣4個公社改稱為鄉,從馬太溝鄉分設六頃地鄉。

1985年01月,平羅縣設定西大灘、火車站2個鎮;

1985年03月,姚伏、頭閘、寶豐、黃渠橋等4個鄉改為鎮;

1985年04月,陶樂縣在縣城街道辦事處的基礎上組建城關鎮,至此,陶樂縣轄城關鎮和高仁、六頃地、馬太溝、五堆子、紅崖子等5鄉。

1994年04月,火車站鎮更名為太西鎮;至此,平羅縣轄城關、太西、西大灘、汝箕溝、大水溝、姚伏、頭閘、寶豐、黃渠橋等9個鎮和前進、周城、通伏、五香、六中、渠口、靈沙、惠北、高莊、二閘、崇崗、下廟等12個鄉。

2003年,平羅縣將原有8個鎮、12個鄉調整為6個鎮、4個鄉:撤銷原前進鄉、太西鎮,合併到城關鎮;撤銷原周城鄉、西大灘鎮,合併到姚伏鎮;撤銷原下廟鄉、崇崗鄉、汝箕溝鎮,合併後新設崇崗鎮;撤銷原惠北鄉,合併到黃渠橋鎮;撤銷原二閘鄉,合併到高莊鄉;撤銷原六中鄉,合併到渠口鄉;撤銷原五香鄉,合併到通伏鄉。寶豐鎮、靈沙鄉的行政區劃不作調整。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國函〔2003〕139號)批覆同意撤銷陶樂縣,將原陶樂縣的紅崖子鄉、高仁鄉、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

2004年01月,陶樂縣撤銷,將月牙湖鄉、縣牧場、縣林場劃歸銀川市興慶區,高仁鄉、馬太溝鎮、紅崖子鄉劃歸平羅縣。

2004年07月5日,馬太溝鎮更名為陶樂鎮。

行政區劃

全縣轄7個鎮、6個鄉:城關鎮、黃渠橋鎮、寶豐鎮、頭閘鎮、姚伏鎮、崇崗鎮、陶樂鎮、高莊鄉、靈沙鄉、渠口鄉、通伏鄉、高仁鄉、紅崖子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轄9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前西、人東、前東、北郊、玉龔路、南郊、玉皇閣、回中路、太西;合作村、和平村、新建村、關渠村、新利村、新民村、前進村、前鋒村、步口橋村、沿河村、前衛村、小興墩村、星火村、老戶村、二閘村、三閘村;縣農牧場、縣苗木繁育中心、縣漁種場、縣良種繁育場、銀北鹽改實驗站。

黃渠橋鎮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黃渠橋;紅光村、黃渠橋村、前光村、侯家梁村、四渠村、萬家營村、渠中村、通潤村、永豐村、通惠村、惠北村、五星村、西潤村、聯豐村

寶豐鎮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寶豐;鎮關村、寶豐村、興勝村、吳家灣村、陸渠村、渠羊村、中方村、新渠村、馬家橋村。

頭閘鎮轄12個村委會:頭閘;頭閘村、東通平村、永惠村、西永惠村、東永惠村、裕民村、外紅崗村、紅崗村、邵家橋村、立新村、雙渠村、正閘村。

姚伏鎮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姚伏;燈塔村、姚伏村、曙光村、高榮村、沙渠村、永勝村、小店子村、周城村、團莊村、高路村、大興墩村、趙渠村、上橋村、向前村、沈渠村、北營子村、張家墩村、許家橋村。

崇崗鎮轄4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崇崗、北街、礦部、南街;崇崗村、崇富村、崇勝村、蘭豐村、躍進村、鎮朔村、長青村、暖泉村。下廟村。

陶樂鎮轄2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東街、西街;王家莊村、東園村、馬太溝村、施家台子村;陶樂良繁場、陶樂治沙林場。

高莊鄉轄13個村委會:金星村、高莊村、幸福村、同進村、銀光村、遠景村、北長渠村、東風村、東勝村、廣華村、新村村、威鎮村、惠威村。

靈沙鄉轄11個村委會:靈沙村、先鋒村、東靈村、勝利村、光明村、西靈村、田家村、東潤村、何家橋村、富貴村、統一村。

渠口鄉轄13個村委會:渠口村、六羊村、紅陽村、永光村、金橋村、紅旗村、銀星村、新橋村、六中村、分水閘村、宏潮村、阮橋村、交濟村。

通伏鄉轄13個村委會:通伏村、金堂橋村、集中村、永興村、團結村、馬場村、永華村、五香村、新潮村、通城村、新豐村、羅家莊村、新林村;黃河濕地保護林場。

高仁鄉轄4個村委會:八頃村、高仁村、六頃地村、東沙村。

紅崖子鄉轄5個村委會:紅崖子村、王家溝村、五堆子村、水泉子村、三棵柳村。

寧夏國營前進農場轄2個居委會:西大灘、沙湖;管區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羅縣位於寧夏銀川平原北部、黃河中下游,地處東經105°57ˊ42″—106°58ˊ2″,北緯38°36′18″—39°51′13″之間,是石嘴山市所轄唯一建制縣。東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相鄰,西以賀蘭山分水嶺為界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南與銀川市賀蘭縣比鄰,北與石嘴山市惠農區相連。

地形地貌

地貌地形可分為賀蘭山區、山前洪積扇區、西大灘碟形窪地、沖積平原區、靈鹽台地和河灘區六大地貌單元。東臨黃河,西靠賀蘭山,賀蘭山區海拔在1250米~2800米之間,多為石質山區,山勢陡峭、植被稀疏,溝道發育,土壤平均厚度40厘米。中部平原地區溝渠縱橫,湖泊沼澤繁多。東部黃河右岸為沙漠、山地、小部分黃河沖積平原。

氣候

平羅縣四季分明,屬於大陸性氣候。春旱多風,升溫快;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短暫,降溫快;冬季乾冷,雨雪稀少。日照充足,溫差大,蒸發強烈。年平均氣溫2.8℃—16.0℃,年極端氣溫28.2℃—38.9℃。歷年平均降水量173.2毫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歷年一日最大降水量為80.5毫米。平均日照時數為3008.6小時,日照時數最多的時段是5—6月。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755毫米,蒸發最多的月份是5月。由於本地氣候乾旱,受季節影響較大,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近10倍。空氣相對濕度為55%,平均地面溫度為11.9℃,平均霜凍期為194.6天,無霜期為171天。平均凍土深度為70.4厘米,平均風速2.0米/秒,風向為西北風或北風。

水文

主要河流黃河:在石嘴山市境內長146公里,黃河自南從平羅縣南端進入到惠農區出境,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01億立方米/年(1957—1980年),洪峰期均值流量為3440立方米/ 秒,枯水期均值流量為491立方米/秒(1943—1977年),輸沙量 0.953 億噸/年(1967—1977年)。礦化度 0.424克/升(1943 —1973年)。

都思兔河: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與內蒙古交界處,屬於黃河水系,發源於內蒙古鄂托期海流兔八一農場,全長16公里,流域面積 8326 平方公里,流經平羅縣紅崖子注 入黃河。境內長 9.5 公里,年徑流量 1408萬立方米,大洪峰 期流量為 234立方米/秒(1968 年8 月24日),1976年估算洪峰期流量為280立方米/秒,含沙量13.3萬噸,年輸鹽量6.05噸,礦化度 0.424 克。

資源

土地資源

平羅縣有耕地82.18萬畝,林地11.4萬畝,水域面積34.6萬畝,牧草地71.9萬畝,未利用土地150萬畝。黃河過境流程達41公里,農業倚黃河之利,水資源充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以農作物種類多、產量高、質量好,是寧夏優質小麥、大米、油料、蔬菜、瓜果和淡水魚的重要產地之一。土地面積廣闊,土質深厚,已開發耕地78萬畝,宜農、宜林待開發荒地70.83萬畝,山麓、沙灘面積13.63公頃。

礦產資源

平羅縣煤、鋁土、矽石、鐵礦石、黏土、碳岩、石英砂等豐富。是國際市場冠譽的“煤王”太西煤的產地,已探明儲藏量6.55億噸。電力資源豐富,年供電量11億千瓦時。平羅縣礦產分布主要有煤炭、粘土、大理石、石灰石、鐵礦石、硫礦石等十多種。初步探明煤炭儲量16.4億噸,其中:太西煤探明儲量6.4億噸,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比電阻率、高機械強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塊煤率、高化學活性)的特點,是理想的動力電煤和化工用煤;縣境內的黃河東岸緊臨中國最大的整裝煤田鄂爾多斯煤田,初步探明煤炭儲量近10億噸。矽石探明儲量1754.6萬噸,預測遠景儲量42.8億噸,品位較高(二氧化矽含量96.8%-99.4%),是矽系列產品、鋼鐵爐料和玻璃工業的優質原料。粘土儲量19億噸,是陶瓷、水泥、建材工業的重要原料。砂石資源豐富,是建築業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在崇崗鎮。

交通

公路

京藏高速、109國道、110國道及203省道、301省道貫通縣境,運輸便捷。

航空

銀川河東機場是國家4D級現代化機場,現已開通至北京、西安、上海、廣州、南京、濟南、青島、太原、成都、鄭州、烏魯木齊等國內大中城市40多條航線。縣城距銀川河東機場80公里,行程1小時。

鐵路

包蘭鐵路貫穿平羅境內,有蘭州鐵路局石嘴山站,年運輸能力300萬噸;縣城距惠農陸路口岸45公里,口岸年貨物吞吐能力400萬噸。

政治

黨政領導

縣委書記:蔣哲文

馬長青主任:主持縣人大常委會全面工作,分管人大辦公室,聯繫縣委。
顧自軍副主任:協助主任工作,分管代表聯絡與選舉工作委員會和人代會議案、代表建議意見辦理工作。聯繫紀檢委(監察局)、人武部、組織部(縣直機關工委)、政研室、黨校、編辦、農牧局、林業城管局、水務局、國土局、農發辦、農改中心、扶貧辦(移民辦)、氣象局、水文局、人行、農行、農發行、農商行、沙湖村鎮銀行、國家統計局平羅調查隊的工作。聯繫指導各鄉鎮人大工作。
金鳳霞副主任:協助主任工作,分管人大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工作。聯繫政協、宣傳部(文明辦)、統戰部(民宗局)、婦聯、殘聯、文聯、科協、民政局、人社局、教體局、文廣局、衛生計生局、檔案局、平羅中學、職教中心、陶樂養老中心、鹽業公司、郵政局、長線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鐵通公司、新華書店、農墾沙湖實業公司、沙湖旅遊公司的工作。
楊連銀副主任:協助主任工作,分管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和信訪工作。聯繫法院、檢察院、政法委(綜治辦、社工部)、團委、工會、公安局、司法局、信訪局、住建局、交通局、市場監管局、德淵市政公司、武警縣中隊、菸草專賣局、運管所、住房公積金管理部、火車站貨運部的工作。
李維元副主任:協助主任工作,分管人大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預決算審查諮詢委員會工作。聯繫政府、財政局、發改科技局、審計局、工信局、環保局、安監局、商務局、供銷社、工商聯、石嘴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寧夏精細化工基地、消防大隊、平羅煤炭集中區、國稅局、地稅局、供電公司、人險公司、財險公司、石油公司、星澤燃氣公司、自治區社會經濟調查隊業務三科、銀監辦、工行、建行、中國銀行、寧夏銀行、石嘴山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的工作。

機構設定

黨群部門

紀檢委、組織部、統戰部、婦聯、編辦、宣傳部、政研室、文明委、團委、黨校、縣工會、老幹部局、政法委、殘聯、工商聯、檔案局。

政府部門

農牧局、發改局、教育體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勞局、平羅縣國土資源局、建設局、交通局、稅務局、文化旅遊局、衛生局、人口與計生局、審計局、環保局、林業局、廣電局、信訪局、糧食局、農發辦、供銷社、商物總公司、人防辦、宗教局、平羅工業園區、崇崗管委會、寧夏精細化工基地、平羅縣一中、項目辦、監察局、招商局、統計局、法制辦、水務局。

經濟

2010年GDP為221.98億,總灌溉面積82.57萬畝,種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脫水蔬菜、枸杞等。有區屬前進農場、明水湖農場,縣屬農牧場、園藝場、繁殖場、苗木場。農民人均純收入6186元。交通、通訊、金融、保險業、旅遊業發展迅速。

第一產業

羅縣糧食產量大,是中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小麥、水稻、玉米種植面積為23.1萬畝、13.8萬畝和36.6萬畝,產量分別達到6.64萬噸、5.91萬噸、17.24萬噸;蔬菜質量、品質上乘,種植面積達24萬畝;養殖規模較大,牛、羊、豬、禽飼養量分別達到15.27萬頭、162.3萬隻、25.83萬頭、454萬隻。

枸杞產業:寧夏枸杞被確定為國家地理產品保護。由於獨厚的氣候、地理環境、黃河水質,孕育了寧夏平羅“杞娃枸杞”。果實中含有甜素鹼、胡蘿蔔素、核黃素、硫胺素、VC、煙酸、抗壞血素、鈣、鐵、磷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祛風、明目之功效。全縣已累計發展優質枸杞面積5.5萬畝,年產枸杞乾果6500噸,產值8500萬元以上。

生態水產業:平羅縣發展人工池塘養殖,養殖面積達到10.26萬畝,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500噸,養殖品種達到二十多個。

清真肉羊產業:平羅縣是國家農業部確定的西北肉羊優勢產區,是寧夏引黃灌區優質肉羊雜交改良示範區。培育規模養殖戶183個,萬隻羊場32座,肉羊雜交改良點160個,肉羊繁育中心1個。成立平羅縣金福來羊產業協會。全縣羊只飼養量達到201.9萬隻。肉羊產業是支撐平羅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主導產業。

第二產業

農產品加工:依託優質糧食和清真肉羊、蔬菜、水產、制種、枸杞 “一優五特”產業,平羅成為寧夏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基地。

寧夏君功重型汽車寧夏君功重型汽車

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以大地、興平、新安、大生等企業為依託。已基本

形成大地化工大爐型、全密閉、低耗能、達標排放的電石循環經濟產業新格局。產品有電石、石灰氮、雙氰胺、農藥、生物柴油、PVA等,電石產量占全區總量70%,農藥原藥產量居西北第一,雙氰胺產量占全國50%以上,是寧夏最大的電石、農藥和雙氰胺、生物柴油生產基地。

煤化工:主要產品有:蘭炭、焦炭、甲醇、合成氨、煤焦油等,其中蘭炭、煤焦油、蘭炭尾氣量大質優,是發展煤化工的優質原料。發展煤基甲醇、二甲醚、煤制化肥、煤基烯烴、醋酸乙烯等煤化工產品。

裝備製造產業:青年汽車、君功礦用自卸車、君德特種車、科行環保設備、興鑫泉環保設備、南方環保設備、華儀風電設備、天潤新能源設備、銀晨太陽能設備、三林電機、立源變壓器、玉隆鑄造項目等落戶平羅,發展汽車裝備和節能環保設備製造為主的裝備製造業。發展礦用自卸車、全路面汽車起重機、消防車、強力吸塵車、裝卸車、挖掘機、礦熱爐成套設備、環保設備、煤化工生產設備等設備製造業,大型化工防爆特種變壓器、整流器、電感器、發動機、壓縮機等電器裝備及器材製造業和無縫鋼管、焊管及法蘭、閥門、彎頭等金屬製品業。

第三產業

平羅縣發展以109國道縣城段商貿、貨運、汽修、物流為一體的產業區。中國吉運西部物流總部基地和寧夏山水建材城是西部的物流樞紐。中國吉運西部物流總部基地項目一期規劃總占地面積2630畝,計畫投資約56億元。基地規劃西部皮草交易中心、日用百貨商貿中心、物流集散配送中心、冷鏈倉儲中心、物流公鐵聯運中心、汽車後產業發展中心、寧夏工業產品質押集散中心等19個專業功能區,是集物流、商貿、加工、居住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城市板塊,呈現了西部大物流格局,形成遍布全國的物流網路、信息網路。

社會事業

平羅縣城是歷史文化古城,寧夏北部地區二級中心城市,以發展商貿流通、輕工業、農副產品加工、科技環保型產業和旅遊業為主的生態型城市,為康熙飲馬湖濕地、翰苑湖濕地、威鎮湖、明月湖所環繞。

醫療衛生

截止到2010年平羅縣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26個,病床610張,衛生技術人員788人;村衛生室156個。縣醫院、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所達到了一級甲等站(所)標準;13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建設房屋、設備,8所鄉鎮衛生院配備了救護車。全縣156個村衛生室達到了“十統一”標準化建設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復蓋縣所有鄉鎮村隊,2008年參合人數達到20.7萬人,參合率達94%。

平羅縣綜合改革農村衛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健康工作。獲得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先進縣、全區農村衛生建設先進縣、全國綜合醫院中醫模範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重點業務工作被自治區衛生廳授予全區衛生監督執法先進單位、結核病防治先進單位、孕產婦系統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全市衛生工作目標考核獲得第一名;全縣年終目標考核中,連續二年獲得重點專項工作優勝獎、重點業務工作二等獎、對外經濟合作功臣集體銀杯獎、引資功臣集體銀杯獎,衛生局黨委榮獲“五個好”黨委稱號。

科技發展

1999年平羅縣科技局跨入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行列,連續三年通過考核驗收,先後榮獲“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自治區“科技興農先進集體”、“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試點工作先進集體”和“平羅縣文明單位標兵”“平羅縣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體育事業

截止到2010年平羅縣體育服務中心有專業技術人員10人,其中高級教練1人,中級教練3人,其他人員6人。

平羅縣擁有各類標準體育場地592個,有 13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承擔自治區重點訓練項目4個(田徑、腳踏車、舉重、摔跤)。有一個占地面積150畝的體育公園,園內建有標準體育場、桌球場、門球場、健身廣場、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國民體質監測中心。2006年,平羅縣在西區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4484平方米的體育健身中心,體育健身中心土建工程、外裝工程已基本結束。平羅縣先後獲“全國田徑之鄉”、“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業餘體育訓練先進集體”及“自治區體育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教育事業

截止到2010年,平羅縣共有中國小85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4所,九年制學校14所,國小63所,公辦幼稚園3所,民辦幼稚園7所。中國小在校學生39489名,在園幼兒3348名,在職教職工2918名,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13人,本科學歷1328人,專科學歷1136人,中專學歷394人。

全縣學校占地面積212.7萬平方米,生均占地6.56平方米;學校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其中樓房面積9.9萬平方米,平房面積19萬平方米。全縣設有職業教育中心一所(整合了農業廣播學校、農機學校、衛生學校、通源駕校、電大工作站),各類培訓中心3個,鄉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3所,村級分校136所。全縣基本形成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農科教相結合的教育網路體系。1998年6月,通過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普九”驗收;1999年12月,被評為全國“兩基”先進縣;2001年率先在全區通過“兩基”復驗;2003年12月,平羅縣推進“兩基”工作,實施素質教育通過了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的評估驗收;2008年6月,平羅縣通過“兩基”國檢;2008年1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認定平羅縣教育強縣工作高標準通過驗收,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為優秀。

基礎設施

縣城公共運輸體系健全,供熱、供排水功能完善。

供電,大武口電廠、石嘴山電廠距縣城分別有20公里和40公里,總裝機容量312萬千瓦,發電量200億千瓦時,縣內共有220千伏變電所4座,110千伏變電所8座,35千伏變電所11座。

供水,黃河徑流縣境45.3公里,年平均流量185億立方米,地下水補給總量3.2億立方米以及賀蘭山泉水,可利用量1.1億立方米,日綜合生產能力7.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能力1.5萬立方米,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優質水資源。

平羅文化會展中心平羅文化會展中心

平羅縣為寧北地區的交通樞紐,109國道、京藏高速公路、301省道、包蘭鐵路掠城而過,北通石嘴山,南達首府銀川,東通陶樂,西抵西大灘、沙湖,對外交通便捷。

平羅縣城新區建設是按照“大空間、低密度、大綠地、寬馬路、現代化、和諧性”的規劃理念,自2006年啟動實施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3.2億元,城市面積由6.9平方公里擴大到13.4平方公里,城區面積擴大了一倍。總建築面積達20.8萬平方米;廣場面積11.6萬平方米;實施了城市生態植物園和道路綠化工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達10.6平方米;新建道路25.52公里;新區廣場、污水提升泵站、新區電網、景觀水系和唐徠渠縣城段整治等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開發建設了金水湖畔、恆產家和春天、星海花園、祥雲都市花園、金順花園、明月新村等住宅小區。現代化園林城市和基礎服務設施功能完善。

風景名勝

平羅玉皇閣

平羅玉皇閣平羅玉皇閣
平羅玉皇閣,位於平羅縣城北端,始建於清代光緒元年,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道教寺院。有城隍、觀音、玉皇等12個殿堂。殿內塑像更是形神各異、雕工精湛。是國家3A級景區,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城北大街與富民街交匯處。是寧夏最大的道教場所,被稱為平地古建築的奇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占地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

沙湖

沙湖沙湖
沙湖,是國家35個王牌景點之一、國家首批5A級景區、中國十大魅力休閒旅遊湖泊之一,全縣最大的生態濕地;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萬畝水域,棲居著多種珍鳥奇禽,百鳥翔集,巍為壯觀。

田州古塔

田州古塔,俗稱姚伏塔,平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石嘴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姚伏鎮東1公里處,距平羅縣城20公里,是銀北地區重要的旅遊景點。田州塔門楣題為“田州古塔”。田州塔是一座平面呈六角形,八層樓閣式磚塔。建立在高4米,南北長70米,東西寬40米的台基上,高約38米,塔頂呈六邊覆斗狀,塔底直徑為7.5米。低層南北門牆上都有對聯,其中南門上對聯為:一柱撐天東帶黃河明獻瑞孤標拔地西屏蘭岳秀爭輝。

榮譽

平羅縣自古是西北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譽。在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中,平羅在西部872個縣市中排名第60位。在2010年浙江民企投融資大會暨浙商500強論壇上,榮獲“2010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20強”榮譽稱號。在十一、十二屆西部博覽會上連續兩年榮獲“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100個縣(市、區)”榮譽稱號。

公交線路

1路:西域首府--中心糧庫。

早發車時間6:40,晚收車時間19:40。

途經:轉盤、鼓樓、四中。

6路:汽修城--政府。

早發車時間7:20,晚收車時間18:30。

途經:東方明珠、體育公園南大門、鼓樓、住建局、公安局、社保大樓。

108路:星和家園--汽車站。

早發車時間6:40,晚收車時間19:40。

途經:供電局、中世酒店、農發行、公路段。

103路:鼓樓--新汽車站。

早發車時間6:40,晚收車時間19:40。

途經:七一廣場、體育公園南大門、東方明珠。

106路:新中醫院--新汽車站。

早發車時間7:20,晚收車時間18:30。

途經:政府、文展中心、一小、唐徠灣、金水湖畔、鼓樓、體育公園南大門、東方明珠、汽車站。

109路:東方大飯店至新汽車站。

早發車時間7:20,晚收車時間18:30。

途經:明月新村、明珠嘉園、錦繡華城、平中、星海花園南大門、鼓樓、體育公園南大門。

平羅縣行政區劃

石嘴山市行政區劃

石嘴山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市人民政府駐大武口區,拼音:Shizuishan Shi。
石嘴山市面積4703平方千米,人口72萬人(2003年)。石嘴山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
大武口區面積1007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753000。
惠農區面積1088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3200。
平羅縣面積2608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郵編7534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寧夏回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
銀川市興慶區 | 西夏區 | 金鳳區 | 靈武市 | 永寧縣 | 賀蘭縣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 | 惠農區 | 平羅縣
吳忠市利通區 | 青銅峽市 | 鹽池縣 | 同心縣 | 紅寺堡開發區*
固原市原州區 | 西吉縣 | 隆德縣 | 涇源縣 | 彭陽縣
中衛市沙坡頭區 | 中寧縣 | 海原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