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者

鄭元者

鄭元者,男,1964年10月19日出生於浙江省樂清市。現任復旦大學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含民間文學教研室)主任,學位分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稻作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評論》主編等。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84年9月-1991年7月,就讀於原杭州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碩士學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就讀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美學方向,師從蔣孔陽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今,主攻美學、文藝學、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等;

1998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2000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2001年任博士生導師;

2005年任博士後聯繫導師(文藝學專業、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專業);

曾應邀赴日本東京大學以及韓國、新加坡等國講學或擔任客座教授。曾應邀赴日本東京大學以及韓國、新加坡等國講學或擔任客座教授。2000年獲國家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1999年度)、上海市“曙光學者”稱號,2002年入選中央統戰部“華夏英才基金”。

現任復旦大學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含民間文學教研室)主任,系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理事等,並在復旦大學領銜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藝術人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為藝術人類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主要成就

曾獨立承擔本科課程《美學》、《人類學美學》、《藝術人類學導論》、《文藝心理學》、《文學理論精讀》、《西方美學史話》等。獨立申報的“美學與藝術人類學配套課程建設”2003年獲復旦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作為主要成員之一參與的“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課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課程及教材建設項目”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出版著作

主要著作有《圖騰美學與現代人類》、《藝術之根:藝術起源學引論》、《美學觀禮》、《美學心韻》、《美學與藝術人類學論集》、《大學名師講課實錄·新美學講演錄》、《文學理論精讀》等,主編《文化與藝術人類學譯叢》、《美學》(副主編,全國高等院校本科教材)等,主要譯著有《數字人類學》、《神聖的飢餓:作為文化系統的食人俗》等,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配套資助項目、華夏英才基金項目等。

人物評價

二十餘年來,在美學、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民俗學等領域的跨學科性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圖騰美學、藝術起源學以及藝術人類學與當代人類學美學的基礎理論問題上有諸多開拓,提出了“歷史優先性原則”、藝術起源的“問題環”、文藝學與人類學、美學研究的情境觀念、原始問題、實驗性寫作等一系列富於原創性的學術命題。立足於本土化的現代性追求這一學術總目標,試圖通過對藝術起源學的系統建構、全球化時代人類藝術和審美活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的審檢、詩化人生與美學親證之間的歷史關聯、藝術人類學與知識重構等諸多問題的思考,在中國當代人類學美學、中國藝術人類學等學術新領域對相關學科進行反思與重構,尋求學科的生長點,努力擺脫學界以往那種過於依賴或複述西方美學和西方人類學話語的學術路數,把中國美學和藝術人類學研究引入一個不斷走向反思、走向實驗性寫作的話語系統和世界性對話系統,為當代人類學美學和藝術人類學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被譽為“我國藝術人類學研究的領軍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