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元燨

鄒元燨

鄒元爔(1915年10月6日—1987年3月20日),字立清,浙江平湖人,冶金學家,半導體材料專家,中國冶金物理化學活度理論研究的先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 1933年鄒元爔考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1937年大學畢業後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工作,先後擔任冶金室練習生、長沙精銅煉廠工務員、重慶煉銅廠助理工程師、雲南鋼鐵廠副工程師;1942年獲國家“林森獎學金”官費留學美國,進入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的卡內基理工學院;1947年獲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學科博士學位後回國,擔任資源委員會南京鋼鐵事業管理委員會工程師,以及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研究員、室主任;1958年參與創辦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冶金系;1961年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7年3月20日逝世於上海。 鄒元爔主要研究化學冶金和半導體材料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鄒元爔 鄒元爔

1915年10月6日,鄒元爔出生於浙江省平湖縣乍浦鎮 。自幼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先後畢業於稚川中學、杭州高級中學。

1933年,考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

1937年,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之後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工作,先後擔任冶金室練習生(1937年—1938年)、長沙精銅煉廠工務員(1938年—1939年)、重慶煉銅廠助理工程師(1939年—1941年)、雲南鋼鐵廠副工程師(1942年—1943年)。

194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國家“林森獎學金”官費留學美國。

1943年,進入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的卡內基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

1947年,獲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學科科學博士學位。是年6月回國,擔任資源委員會南京鋼鐵事業管理委員會工程師,以及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1947年—1952年)。

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後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至1961年),從事化學冶金和半導體材料研究。50年代,參加九三學社。

1953年,中國科學院“兩礦”(白雲鄂博鐵礦和大冶鐵礦)領導小組組長周仁任命鄒元爔為白雲鄂博鐵礦石高爐冶煉研究任務的技術總負責人。

1958年,參與創辦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冶金系,兼任校務委員會委員、系主任、教授。

1961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7年)。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7年3月20日,因心臟病突然,逝世於上海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20世紀50年代初,鄒元爔和周仁合作對包頭含氟稀土鐵礦高爐冶煉中氟的行為和冶煉過程進行了研究,解決了含氟鐵礦高爐冶煉問題,使包鋼得以投入全面開發。1957年承擔了攀枝花鐵礦煉試驗任務,在國際上首先採用釩鈦鐵礦高爐冶煉新工藝,實現了風口噴吹新技術。20世紀60年代後致力於半導體材料和有關高純金屬及其物理化學研究。領導研製出高純金屬鎵、磷、砷等,為中國高純金屬研究和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致力於砷化鎵材料質量的提高及缺陷的研究,用物理化學觀點研究結構缺陷,提出砷化鎵結構缺陷模型的新理論 。

鄒元爔的研究涉及熔渣和金屬中組分的活度、渣和金屬間的平衡、火法和濕法冶金過程的物理化學基本理論。所完成的大量二元系、三元系冶金體系中組分活度和金屬間化合物生成自由能的研究,為冶金物理化學積累了寶貴的數據,其中不少內容已被收入大學教科書和大百科全書。此外,在活度測量中,鄒元爔打破了黑色冶金工作者常用鐵作金屬相的傳統做法,採用某些有色金屬相,然後藉助變通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兩組元活度係數之和或商來分別求得各組分的活度,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國際上長期存在的坩堝材料選擇和化學反應設計以及微量元素活度測定等難題 。

•項目承擔&成果獎勵

時間獎勵名稱
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65年國家創造發明獎二等獎
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83年國家發明獎三等獎
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參考資料:

•主要論著

1952年起,鄒元爔創建並領導了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學研究工作,完成了《氟對高爐爐渣粘度、熔化性及脫硫力的影響》等120餘篇系列性的學術論文,分別刊登在《中國科學》、《金屬學報》和《科學通報》等學術刊物上,著有《冶金過程理論》、《冶金過程的物理化學》等。

期刊論文

時間論文名稱作者期刊信息
2016中秋夜懷增瑾隔離在安化路宿舍鄒元爔中華詩詞,第7期
1988用物理化學方法鑑別砷化鎵中最主要深能級EL2的本性鄒元爔,汪光裕,莫培根物理學進展,第4期
1987GaAs中最主要的深能級缺陷(EL2)本性的研究鄒元爔,汪光裕稀有金屬,第1—4期
1987化學原理在GaAs缺陷研究中的套用鄒元爔稀有金屬,第5期
1987GaAs 中某些缺陷間的相互關係鄒元爔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第4期
1986砷化鎵中的EL2及應變模型鄒元爔稀有金屬,第1—4期
1983砷化銦中的剩餘施主和高純砷化銦晶體的生長 Ⅰ.砷化銦的淺施主——總受主關係和剩餘施主本性的推測鄒元爔套用科學學報,第2期
1983半導體材料技術與科學的進展萬群,鄒元爔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第4期
1980砷化鎵—鎵鋁砷雙異質結雷射器慢退化機理的初步分析鄒元爔電子學報,第1期
1980液態 La2O3—CaF2和 La2O3—CaF2—CaO—SiO2渣中 La2O3的活度王常珍,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77砷化鎵和有關化合物的深能級結構缺陷及其實際含義鄒元爔稀有金屬,第2期
1965銦在液態鉛鋅間的分配李愛珍,鄒元爔金屬學報,第3期
1965鉛、錫、鎂在液態鎵汞間的分配李愛珍,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65InSb化學比的電化學研究姚林聲,鄒元爔科學通報,第9期
1964PbO—BiO(1.5)熔體中的活度鄒元爔科學通報,第1期
1964Mg3Bi2,Ca3Bi2,CaMg2Bi2及K9Mg6Bi7的生成自由能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64Mg2Si,Mg2Pb及Mg2Sn的生成自由能鄒元爔金屬學報,第3期
1964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學中的套用鄒元爔金屬學報,第3期
1964銦—銻和錫—碲系的熱力學數據與相圖的關係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64碳化鈣和液態鉛、錫、銀間的平衡鄭文陞,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63氫在矽酸鹽熔體中溶解度數據的解釋鄒元爔科學通報,第6期
1963Cu2S—FeS 熔體中的活度鄒元爔金屬學報,第1期
1963液態鉛、錫中氪溶解度和空穴體積間的關係鄒元爔科學通報,第5期
1963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lubility of Krypton an鄒元爔中國科學(英文版),第10期
1963轉爐型渣中硫揮發速率的初步研究潘鴻芳,鄒元爔科學通報,第7期
1963液態高爐型渣中 MnO 的活度及還原速率王渭源,鄒元爔金屬學報,第1期
1963 PbCl2—SnCl2和 PbCl2—CdCl2熔體中的活度 徐元森,鄒元爔化學學報,第3期
1963高爐型渣中氧化釩還原的物理化學趙彭年,鄒元爔金屬學報,第1期
1963鐵-鈦-碳及鐵-矽-鈦-碳熔體中鈦與碳的溶解度彭瑞伍,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62希有金屬氧化物還原的某些熱力學問題鄒元爔科學通報,第1期
1962變壓器鋼真空脫硫和脫氧機理的分析鄒元爔科學通報,第6期
1958鋼脫氧的物理化學鄒元爔金屬學報,第3期
1958Fe——Ti——C系中Ti與C的溶解度彭瑞伍,鄒元爔科學通報,第16期
1957矽、鋁、錳脫氧數據與脫氧產物組成的關係鄒元爔,蔣新元,許康金屬學報,第3期
1957 錳在液態Fe—Mn—C合金內的活度 王渭源,鄒元爔科學通報,第9期
1957高爐爐缸內化學平衡的考察 Ⅱ.矽—硫、矽—碳和矽—錳平衡鄒元爔金屬學報,第1期
1956高爐爐缸內化學平衡的考察 Ⅰ.錳—硫平衡鄒元爔金屬學報,第4期
1956液態高爐型熔渣的熱力學 Ⅰ.液態高爐型熔渣內 SiO2與 CaO 的活度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56液態高爐型熔渣的熱力學 Ⅱ.一個新的鹼度公式在生鐵脫硫平衡方面的套用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56液態高爐型熔渣的熱力學 Ⅲ.液態高爐型熔渣內 MnO 的活度鄒元爔金屬學報,第3期
1956鐵碳系統的熱力學研究 Ⅲ.鐵碳相圖介穩平衡部分的熱力學分析鄒元爔金屬學報,第3期
1956鐵碳系統的熱力學研究 Ⅱ.鐵碳相圖穩定平衡部分的熱力學分析鄒元爔金屬學報,第2期
1956鐵碳系統的熱力學研究 Ⅰ.液態鐵碳合金的熱力學鄒元爔金屬學報,第1—4期
1956對化學冶金研究方向的一些意見鄒元爔科學通報,第1期
1956鈦冶金及其合金鄒元爔科學通報,第5期
1956液態鉛—銀、銀—鋁、鐵—鋁等二元系內的活度及鋁脫氧常數的計算鄒元爔,伊立奧特化學學報,第1期
1955關於鋼液或鐵液中加鎂法的一個建議鄒元爔科學通報,第11期
從鈷土礦提煉純鈷之研究 Ⅱ.鈷液的提淨與電解
1952從鈷土礦提煉純鈷之研究——Ⅱ.鈷液的提淨與電解鄒元爔,沈邦儒,楊倩志科學通報,第8期
1951從鈷土礦提煉純鈷之研究—Ⅰ.鈷的浸出鄒元爔,沈邦儒,楊倩志科學通報,第10期

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前身為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在1955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當時鄒元爔率先招收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硏究生兩名,這就是中國科學院也是新中國首批研究生。從1955年至1965年十年期間,鄒元爔招收培養了10名。1978年全國恢復高考和招考研究生,其中80多名考生報考鄒元爔導師的,按招生計畫他只招收2名研究生,後經調劑錄取為4名與彭瑞伍導師一起帶。鄒元爔培養的歷屆研究生個個按時開題進行論文實驗工作,完成學業大部分留所工作,也為兄弟研究所輸送科研新生力量。鄒元爔擔任所長期間,貫徹黨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方針,他治學嚴謹,崇尚科研道德。上海冶金研究所獲得4個搏士、7個碩士專業(共12個研究方向) 。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來源
1980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來源
1964年12月—197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3月—1983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3年6月—1988年4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
中國化學學會理事
上海市金屬學會副理事長

個人生活

鄒元爔出身於職員家庭。其父鄒宏賓是早期同盟會會員,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獲博物學碩士學位,曾任浙江大學教授。母親知書達理,曾幫助過辛亥革命。鄒元爔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

鄒元爔兼擅文學,身後留下的詩詞不下400餘首 。

人物評價

鄒元爔的貢獻不僅在於將冶金物理化學的原理延伸到半導體材料的研究中,更重要的是他將固體半導體材料缺陷和冶金熔體這兩個看來完全不同的學科領域統一於化學這門基礎學科之中,為物理化學的套用、發展和開拓作出了重要貢獻。鄒元爔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科學、敬老愛幼;他關心同仁、同窗校友、朋友,關心青年學子 。 (中國科學院評)

後世紀念

•紀念鄒元爔先生逝世十周年

在紀念鄒元爔先生逝世十周年時,由他培養的歷屆研究生王渭源、彭瑞伍、姚林聲等研究員、汪光裕博士以及冶金所同仁陳志良同志輔佐鄒先生夫人廖增瑾女士,整理編輯從四百多首遺詩中挑選了二百多首出版了《鄒元爔詩詞選》,學習和弘揚鄒先生的高貴品德 。

•紀念鄒元爔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2015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舉辦紀念鄒元爔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會議還邀請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李愛珍,鄒元爔先生的學生蔣新元、汪光裕及其家屬代表鄒愛民等參與座談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