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錢江校區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錢江校區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錢江校區坐落於距錢江新城核心區域2.5公里的人傑地靈的錢塘江畔,占地約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是目前杭州城區占地面積最大的學校,也是錢江新城的地標式建築。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的前身為創辦於1899年的“養正書塾”和創辦於1906年的“浙江官立兩級師範學堂”;1923年,兩校合併成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1928年,改稱“浙江省立第一中學”;1929年,成立“浙江省立高級中學”;1933年,改名為“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1951年,杭州市立中學併入,並改名為“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學”;1988年,復名“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

歷史沿革

辦學源頭

•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教育家林啟創辦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的前身——“養正書塾”,校址為杭州直大方伯的圓通寺內。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頒布《興學詔》,令各省將書院改設學堂,養正書塾遂改名為杭州府中學堂。

1911年(清宣統三年),杭州府中學堂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五月,浙江巡撫張曾奉準以明、清兩代時期的杭州府貢院舊址改建浙江官立兩級師範學堂。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春,校舍落成,四月開學,設優級師範選科、初級師範簡易科和體操專修科。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學堂改稱學校。浙江兩級師範學校的優級部停辦,其公共科學生併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留下初級部繼續辦理。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1913年5月,浙江省議會通過《籌設省立師範學校決議案》,將兩級師範學校的初級部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合併建校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歷史沿革

1923年,學校實行中、師合校制,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合併,兩校合稱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浙江省立第一中學直大方伯校區保留國中部(現杭州第四中學),將普通高中部遷往貢院前與師範專科部共同辦學。

1927年,浙江省立女子中學(現杭州第十四中學)併入。

1928年,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改稱浙江省立第一中學。

1929年,學校改成專制國中,分設一部、二部;同年,學校析出成立浙江省立高級中學。

1931年,浙江省政府決定撥杭州南山路孔廟舊址的地方開辦浙江省立杭州師範學校(現杭州師範大學),同年,浙江省立高級中學師範專科的所有學生和老師從貢院前校區遷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女子部重新獨立成為浙江省立女子學校。

1933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遷至麗水,與杭嘉湖地區內遷的浙江省立杭州初級中學、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學、浙江省立嘉興中學、浙江省立湖州中學、浙江省立民眾實驗學校,組成浙江省立臨時聯合中學。

1939年,浙江省立杭州初級中學被劃出,單獨成立浙江省立臨時聯合初級中學。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學校遷回杭州貢院前。

1949年,浙江省立建國中學併入。

1951年,杭州市立中學併入,並改名為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學。

1969年,改名為杭州煉油廠五七學校,後復稱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學。

1988年,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學復名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錢江校區位居錢江新城二期的黃金寶地,由錢江新城管委會建設,投資10個億建設而成。校內有觀景平台、國際交流中心、恆溫游泳池、專門羽毛球場地、全國比賽標準的田徑場和能容納700多人的音樂廳以及數十個琴房,還有眾多的功能教室和功能實驗室,有國內中學界唯一的具備天文觀測和天文演示雙重功能的的天象館等。學校還在每個教室後面配置了專門的書包間,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課程選擇的需要、走班教學的需要和多樣化發展的需要。

師資力量

百年杭高,名師薈萃。杭高接近70%的教師為高級教師,教師隊伍中,中年教師、骨幹教師居多。隨著錢江校區的啟用,去年開始,學校已進行了師資儲備,引進了一批教學經驗豐富乃至在全國、全省授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教學名師和北大、北師大、華師大、浙大等985名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最佳化了杭高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目前,新引進、招聘的教師已至杭高貢院校區進行培訓和實習。今後,貢院校區和錢江校區將保持教師的輪換與流動,進行最佳化組合、合理流通,人盡其才。

校園活動

學校不僅僅是讀書的地方,還是學生尋求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地方。傳統的課堂教學顯然有局限,而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文化活動拓展了學生互動的時空,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杭高的校園文化活動一直以來都絢麗繽紛,都為學生夢繞情牽。錢江校區也將和貢院校區同步開展“一理、二會、三評、四禮、五節”等特色校園活動,以促進學生多樣化的發展。尤其是新校區的羽毛球館、天象館等硬體設施,更會促進杭高特色活動的開展和特色活動項目的形成。

育人模式

錢江校區將與貢院校區一起追求並實踐“三寬四自”育人模式。學校倡導每位老師以寬厚之胸懷、寬容之態度營造寬鬆之氛圍,鼓勵每位學子“自覺、自主、自律、自強”,使學生在成長中發現自我,改變自我,超越自我,在實現升學夢想之同時,實現高成長基礎上的高發展。值得說明的是,我們倡導的自主,是在規範基礎上循序漸進的自主。這樣一種自主能力,是學生高成長性的核心要素,高成長性不排斥學習成績,高成長性要以學習的方法、動力和能力為基礎。

住宿情況

錢江校區為寄宿制學校,能滿足2000左右學生的住校需求,主要是六人間,學校還為特殊身高學生準備了加長的床鋪和四人間,切實解決了學子“住校難”的後顧之憂。錢江校區擁有目前全省最先進的住宿條件,寢室生活和學習設施一應俱全,每個宿舍均提供熱水,配有空調、獨立衛生間、直撥電話、生活區配有洗衣房和超市等。學校還有完善的物業服務、保全服務,還有教師公寓,用於教師的值班管理。寢室精細化、安全化、一體化管理,能切實做到令學生舒心,教師安心,家長放心。

錢江校區夜景 錢江校區夜景

學校標識

•文化精神

•科學、民主、求真、創新

•校訓

勤、慎、誠、恕

註:此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時期的校訓

•校歌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校歌

夏丏尊作詞,李叔同(弘一法師)譜曲

人人人,代謝靡盡,先後覺新民。

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潤心身。

吾儕同學,負斯重任,相勉又相親。

五載光陰,學與俱進,磐固我根本。

葉蓁蓁,木欣欣,碧梧萬枝新。

之江西,西湖濱,桃李一堂春。

註:現杭高校歌是《落英紛飛》

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黨委副書記蔡小雄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旭光
副校長、黨委委員陳利民、張敏傑
副校長、黨委委員,共青團浙江省委學校部副部長許濤
副校長李王萍
工會主席謝永明
辦公室主任、黨委委員朱巍

知名校友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央研究院等院士、科學家
馬敘倫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教育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達中國社會學家、人口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代中國人口學的開拓者之一
姜立夫數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
陳建功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原杭州大學副校長
沈志遠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斯行健古植物學家、地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丁舜年電機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程裕淇地質學家、變質岩石學家、礦床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原常委、副主任
李正武核物理學家,中國磁約束核聚變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伏雄植物胚胎學家、植物孢粉學家,中國孢粉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洪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程純樞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祖塏真空電子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日光燈、電子束管產業的開拓者
鄒元燨冶金學家、半導體材料專家,中國冶金物理化學活度理論研究的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明鎮古脊椎動物學家,中國恐龍研究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自良材料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杜慶華固體力學家、力學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鴻烈國際法專家,英國格萊摩根大學榮譽院士,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
鈕經義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效祥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全泰勛英國皇家亞洲學院院士
李德生石油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鐸環境保護專家,美國環境工程學院院士
徐承恩煉油工藝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海昌固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允鋼植物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志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俄羅斯古建築科學院外籍院士
韓濟生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疼痛醫學的開創者
韓禎祥電工、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浙江大學校長
胡仁宇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家驄吉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如人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毛江森醫學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董石麟空間結構工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汪集暘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端夫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材料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匡迪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院長、上海市原市長、原中共中央委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朱位秋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忠鎬血管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顏德岳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蔣築英光學專家,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政界
俞秀松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革命活動家,杭州“五四運動”的領導人
施存統原勞動部副部長、民主建國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
汪壽華五卅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原上海總工會委員長
梁柏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原法務部部長、內務部副部長
徐光春原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共河南省委書記
盧展工原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文學、藝術界
徐志摩詩人、散文家
郁達夫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金庸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豐子愷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翻譯家
潘天壽畫家、教育家,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
曹聚仁作家、學者、記者
柔石作家、革命家,左聯五烈士之一
馮雪峰詩人、文藝理論家,原中國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
張抗抗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參事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