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賦

背景資料

鄂爾多斯(漢語為“眾多的宮殿”之意)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35000年前,“河套人”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秦魏趙周等國以及漢隋唐等朝均在此設定郡縣或都督府。十三世紀,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親征西夏途經這裡,被美麗景色所打動,選為長眠之所。明朝天順年間,蒙古族鄂爾多斯部駐牧於此,始稱鄂爾多斯。1649年,清政府在這裡設伊克昭盟。2001年2月,國務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
鄂爾多斯市通過科學利用優越的資源條件,高起點引進和配置生產要素,全面推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集約化的工業和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創造後發優勢,實現跨越發展,走出了一條西部資源富集地區快速發展的路子,創造了“鄂爾多斯模式”。

作品原文

鄂爾多斯,宮殿之群①,擁八白室,蓋以其名②。天驕聖地,毓秀鍾靈,恩澤眾生,福佑子民。黃河為弓,長城作弦,圍合沃土,八萬七千③。其神也!其靈也!其闊也!
壯哉斯城,亘古久遠。海陸變遷,高原崛起,迭印寶藏億萬年。人猿相揖別,薩拉烏素走出河套人④,文明傳薪火,朱開溝烈焰鑄青銅⑤。蒙恬開疆⑥,昭君和親,秦直道奏響民族融合之佳音⑦。筆尋根脈,匯聚蒙古源流⑧,文續千秋,集成黃金史傳⑨。大夏建都⑩,終成一方政統,明築長城,未阻南北交融,待六旗會盟,伊克昭青史留名。
嘆哉斯城,蹇惑多重。懷獨貴龍起,星火燎原;感移民墾務,民國多亂。此後相與,民生多艱。荒漠侵沃土,留人間多少躊躇,綠野失繁榮,引無數才俊扼腕。上下求索,民族自治,春風化雨,改革開放,時給不足而人不怠,民不富而志不改。歷屆執政,勵精圖治,殫精竭慮,更萬民一心,斬棘披荊,篳路藍縷。先行歌詠者,培地力以足溫飽,汲寶藏以達阜饒。後領風騷者,皆盡忠節奠基石,瀝血草原鑄豐碑。
奇哉斯城,熱土沸騰。世紀新元,宏圖開卷,撤盟設市,府城易址。逢盛世,憑欄縱棹共潮聲,揚帆破浪自從容。擇機緣,矢志不渝謀跨越,天道酬勤展新顏。萬里青雲直上,激揚千峰飛躍。斯地斯民,卓卓英傑,洵亮節而高風,誠雄才以偉略,引凌雲銳氣,礪滿懷豪情。滄海桑田,顯英雄本色,大浪淘沙,酬崢嶸歲月。聚內外人氣,滄桑巨變續神話,秉古今神韻,人傑地靈寫傳奇。噫噓唏,賞新發之春雷,觀日月之新天,浩瀚赤子情,浩然天地間。
觀當今之鄂爾多斯,百草葳蕤兮萋萋滴翠,萬木蔥蘢兮鬱郁吐青。馬龍車水,漸繁華以盛大,花海人潮,獻異彩而含宏。交通成立體,通天塹以達九州,百業次第舉,名天下而爍古今。蜃樓降人間,勝跡得之造化,玉宇見大地,蔚觀源於神工。倉廩實兮明禮儀,氣自華兮知辱榮。盅碗成舞起翩翩,祭祀承禮盛融融。民族團結賡續,文化融合傳承。斯是時也,祥生禎起,瑞氣氤氳。攬五湖群英絢麗以塞外,匯四海春光爛漫於草原,展恢弘畫卷以寰宇,創神奇偉業於當今。此則鄂爾多斯之大觀也!
遙想當年,一代天驕,因水草豐美飲馬駐足,發遺鞭之感慨,駐聖主之英靈。撫看今朝,國之聖者,為西部典範不辭往返,道發展之玄機,賦模式之盛名17。展望未來,風翥九天,名顯華夏,龍驤千里,譽馳乾坤。
真哉鄂爾多斯,實力厚重,活力充盈,魅力無窮;善哉鄂爾多斯,科學發展,和諧共濟,普泰安寧;美哉鄂爾多斯,英姿勃發,走向世界,展翅鯤鵬;偉哉鄂爾多斯,祖國昌盛,民族復興,勇堪重任。
期我厚土,地力永葆,冀我生民,福祉綿存。

文章注釋

①鄂爾多斯:蒙古語,意為“眾多的宮殿”。
②八白室:又稱“成吉思汗八白宮”,指八座白色的蒙古包,是供奉成吉思汗靈柩、遺物的陵包。
③八萬七千:鄂爾多斯市總面積8.7萬平方公里。
④薩拉烏蘇:蒙古語,意為“黃色的水”。1922年在鄂爾多斯高原最南端的烏審旗薩拉烏素河大溝灣發現了“河套人”文化遺址,“河套人”是距今約14至7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偏晚階段的晚期智人。
⑤朱開溝:指朱開溝遺址,位於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納林塔鄉境內朱開溝村,1974年發現,經文物考古部門科學發掘,發現了我國年代最早的“鄂爾多斯式青銅器”。
⑥蒙恬:秦朝名將,曾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
⑦秦直道:公元前212至前210年,秦始皇命蒙恬率大軍修建的重要軍事要道,南起鹹陽雲陽林光宮(今陝西淳化縣),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總長700多公里,橫穿鄂爾多斯,被稱為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
⑧蒙古源流:蒙古族三大歷史巨著之一,產生於鄂爾多斯地區。
⑨黃金史傳:即《蒙古黃金史》,蒙古族三大歷史巨著之一,產生於鄂爾多斯地區。
⑩大夏建都:公元407年,匈奴族後裔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建都“統萬”,城址在今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
伊克昭:蒙古語,“大”之意。鄂爾多斯前身為伊克昭盟。清朝在內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公元1649年,鄂爾多斯地區六旗會盟在鄂爾多斯地區最大召廟“王愛召”。
獨貴龍:蒙古語,環形、圓圈之意。19世紀中後期,蒙古族人民反封建鬥爭的一種組織形式。組織者討論問題、通過決議、呈文簽名,均呈圓圈形,既表示人人平等,又不易暴露組織者。這一運動被稱為“獨貴龍運動”。
撤盟設市:2001年2月,國務院批准,撤原伊克昭盟,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
盅碗成舞: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間舞蹈。表演者頭頂三至四個瓷碗,雙手各持一對酒盅起舞,動作剛柔相濟、灑脫優美,為鄂爾多斯蒙古族經典舞蹈。
祭祀承禮: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族每年舉行隆重祭祀活動,這項禮制已經持續了800多年。2007年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鞭:相傳成吉思汗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地區,看到美麗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忘情地失手掉落馬鞭。
17模式:即鄂爾多斯模式。

作者簡介

雲峰,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原中共鄂爾多斯市委書記、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