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市文聯,是在中共鄂州市委領導下,由全市文學藝術界各協會(學會、研究會)、各區及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文聯聯合組成的全市性文學藝術民眾團體,也是全市各文藝家協會、各區文聯和產業文協的業務主管機構,是市委、市政府聯繫和團結全市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發展和繁榮文學藝術事業的重要力量。

發展歷史

1984年5月4日,經中共鄂州市委辦公室41號檔案批准,成立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1988年12月,召開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1996年3月,召開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2007年7月,召開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2013年12月,召開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

主要職能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文聯的具體指導下,市文聯及各團體會員認真履行聯絡、

協調、指導、服務職能,充分發揮組織、引導、服務、維權作用,團結帶領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呈現出“文潤墨香千帆舞,藝妙德馨花滿園”的新氣象,為服務鄂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出了貢獻。
(一)文藝創作多點開花。市文聯團結帶領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催生了一批有影響、有特色的文藝作品。五年來,共出版小說、散文、詩歌、文學傳記、文藝評論、戲劇小品專集106部(套)。在全國各類不同文藝期刊發表文藝作品300多篇(幅)。如葉賢恩退休19年,出版《湖北名人》、《鄂州通覽》等專著13部。劉敬堂退休後筆耕不輟,出版長篇小說《蘇東坡別傳》等10多部。丁有國編著出版《張裕釗詩文注釋》(上下兩部)。彭祖貽先後出版長篇小說《憂鬱的薩克斯》等7部。姜鋒青出版個人專著《美麗的琥珀色》等3部。余耀華出版《千古第一相:管仲》等歷史小說10多部。胡雪梅、鄧元梅、楊衛平、嚴曉萍等一批中青年作家創作勢頭強勁,並在《小說選刊》、《中國作家》、《啄木鳥》等權威文學期刊發稿。胡雪梅被聘為湖北省作協第十屆簽約作家。葉有聲、劉敬堂、武銘等合著的歷史小說《吳都遺恨》被改編、拍攝成電影《武昌情殤》,已在全市首映。書畫藝術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徐年生入選全國書法考級評審資格,楊勇獲得第五屆全國青年書法“十傑”稱號。松風印社宋哲金、熊陽春、王勝輝等7人的篆刻作品入選西泠印社國際印社聯展。美術創作再攀新高,談士屺歷時十年撰寫的文化哲學專著《文化原力論》正式出版,趙家安等創作的美術作品,被《美術》、《國畫家》等刊物登載。《人民日報》海外版刊載曹曉凌美術專版。音樂方面,柳宏等人創作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音樂作品。民間文藝家黃雲山、孟翠蘭、萬水清、曹小琴、李立志、範文傑等人創作的作品在全國工藝美術大賽中屢次獲獎。古典詩詞、楹聯得到推廣,我市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達到28人。朱祥麟的詩詞入編第三屆、第四屆“華夏詩詞獎”獲獎作品集,陳西周、胡盛海、胡念征、吳永和、朱祥麟、高志文的多篇詩詞被《中華詩詞》登載。攝影、舞蹈、戲劇、曲藝、影視等門類的文藝創作方興未艾,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節目,極大地豐富了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求知、求樂、求美的精神文化追求。
(二)文藝活動亮點紛呈。全市文藝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圍繞服務中心服務大局為目標,以各種精彩的文藝活動為載體,以豐富人民民眾精神生活為落腳點,共主辦個人小說、詩詞、散文、楹聯曲藝等研討會18場次,主辦大型個展、聯展和詩詞吟誦會、音樂會22次,送書法、送文藝節目下鄉30多場次,各種文藝活動向規模化、系列化、主題化健康有序發展。一是配合中心工作有作為。圍繞慶祝建黨9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接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喜迎黨的十八大等主題,主辦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型書畫攝影工藝美術作品展》、 “喜迎十八大”書法美術展、文學徵文、戲曲演唱會和詩詞吟誦會,建市30周年美術作品展、建市30周年攝影作品展、“五城同創”大型文藝晚會、“輝煌萬聯”系列藝術大賽、文藝進軍營等活動,社會反響良好。在梁子島成功主辦了“8+1”武漢城市圈(鄂州)首屆文學論壇。承辦了省作協第四屆“荊楚作家走鄉村”活動啟動儀式,《一湖秀水入幽夢》、《獨臂撐起的都市村莊》等15篇報告文學等分別被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作協聯合出版的《大地之子》等6部專著登載。二是文藝惠民活動有成效。先後組織文藝家赴澤林鎮塗橋村、梧桐湖大壠新社區等20多個鄉鎮、村(社區)寫春聯、送書畫,為村民贈送春聯18800多幅、書法作品1800多幅、美術作品600多幅。連續主辦了九屆“民間藝術回農家”活動,先後赴東溝鎮、花湖鎮、塗家垴鎮萬秀村等地與村民和學生互動,傳授雕花剪紙、器樂、繪畫等民間藝術。歷時三年,精心編輯出版了專著《鄂州民間藝術覽粹》,填補了我市系統研究民間藝術的空白。艾三明等編著的《武昌魚之謎》、萬其文編著的《吳都探古集》等正式出版,為我市深入研究武昌魚文化和三國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楹聯學會多次組織全國性徵聯活動,張裕釗研究會積極協助梁子湖區和沼山鎮,規劃、設計、修建了“張裕釗文化園”,並組織開展了多次中日張裕釗書法民間交流活動。武漢城市圈第四屆老年書畫聯展在鄂州成功舉辦,《松風墨韻——鄂州市老年書畫家作品選》正式出版。市戲協、曲協、舞協、楚劇聯誼會等定期開展“送文藝、送戲曲下鄉”活動,受到基層民眾的歡迎。三是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有影響。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去年8月23日,鄂州市文藝志願者分會正式成立,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永澤,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建平為鄂州市文藝志願者分會授旗授牌,這是全省成立的首家文藝志願者分會。全市目前已招募文藝志願骨幹313人,並與新廟中學、沼山中學、洋瀾國小、楊灣社區、新民街國小等五家單位成為結對共建單位。今年4月,全國文聯組聯工作暨文藝志願服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鄂州市文聯代表湖北市州文聯在會上作了《傳遞文藝正能量、志願服務到基層》的經驗交流。鄂州文藝志願者分會被授予全市“2012年度優秀志願服務組織。”
與此同時,各區、開發區、街辦和企業文協等文藝社團有組織、有陣地、有活動、有活力。鄂城區加大各級文藝事業投入,花湖鎮成立了鄂州市鄉鎮首家民間文藝樂團,《花家湖》文藝期刊辦出了一定文化品位;《人文汀祖》一書公開出版,澤林鎮《鳳嶺松風》雜誌影響力不斷擴大,碧石渡鎮白雉山詩詞書畫社各項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燕磯鎮池湖社區的民眾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文化峒山”的建設穩步推進。華容區文聯成功組織了全區“布藝”大賽,出版了《腳印農家》徵文集,恆大社區民俗館正式建成,臨江鄉《蘆林風》文學刊物順利創刊,華容文昌詩詞書畫社定期組織詩詞吟誦活動,“彭楚藩紀念館”建成對外開放。梁子湖區文聯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在創建楹聯名島,服務梁子湖捕魚節、胡柚節、紅楓節、藍莓節、采菱節等節慶活動中彰顯了活力,擴大了影響。通過不懈努力,沼山張裕釗文化園已初步建設成為集休閒度假、學術會議、教學寫生、生態景觀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葛店開發區、鄂州經濟開發區、鄂鋼、程潮鐵礦、電力公司、武昌魚集團、顧地塑膠公司等單位的文化投入不斷加大,職工文藝活動異彩紛呈。古樓、鳳凰、西山街辦的社區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楊灣社區“三關愛”藝術團長期開展文藝志願活動,受到社區民眾的廣泛好評。市國稅局成立了“藍風筆會”,“楹聯話稅、圓夢中國”活動成功開展。市地稅局邀請著名詩人葉文福為全體員工講座。市公安局、市建委等單位多次組織舉辦職工書畫展。鄂鋼盲人歌手程前獲得星光大道周賽冠軍等等。鄂州大地呈現出一道道靚麗的文藝風景線。 (三)品牌創建特色鮮明。市文聯在文藝精品生產和文藝品牌創建活動中,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一,打造了一批鄂州特色的文藝品牌。一是鄂州雕花剪紙品牌。借鄂州雕花剪紙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契機,先後推出了黃雲山、孟翠蘭、萬水清、楊浪萍等人創作的雕花剪紙《鄂州八景》,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孟慶忠等創作的《吳都新韻·鄂州》12米國畫長卷,張全文創作的《禮樂頌盛世 明鏡鑄清廉》13.6米國畫長卷,《2011年鄂州雕花剪紙廉政文化檯曆》,形成了歷史文化與地域文化有機結合的精品。孟翠蘭的剪紙藝術品《白鷺清廉》被評為湖北省第二屆工藝美術珍品三級。二是“一縣一品”文化品牌。鄂城區的吳都“工藝美術”,華容區的“水鄉布藝”,梁子湖“漁鄉文化”漸成品牌。其中“夢裡水鄉”和“鄂州梁子湖捕魚節”,先後被評為湖北省第一屆和第二屆“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獎”。鄂州吳王古都三國文化被評為“靈秀湖北十大旅遊名片”,梁子島生態旅遊區被授予“靈秀湖北十大旅遊新秀”稱號。 “湖北省影視創作拍攝(鄂州)基地”、“湖北省工藝美術創研(鄂州)基地”先後在梁子島和峒山社區掛牌。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授予鄂州張裕釗故里“荊楚書法名勝”稱號。三是“穀雨筆會”品牌。連續主辦“穀雨筆會”16屆,組織作家們先後赴武漢市石榴紅村、黃梅五祖寺、葛店開發區、梧桐湖開發區等地開展文學採風採訪活動,創作出了散文、詩歌500多篇(首),《芳草》、《武漢作家報》雜誌開闢專版、專欄登載“穀雨筆會”文學作品。集結出版了鄂州市作協歷屆穀雨筆會作品精選——《採擷春光》。“穀雨筆會”已成為全省重點推介的文學活動品牌。四是《江南風》雜誌品牌。充分發揮《江南風》雜誌“吳楚文化、江南風情、鄂州名片、作家搖籃”的作用,不斷提高編輯鑑賞水平,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先後編輯出版了“四城”創建、梁子湖旅遊捕魚節、鄂州公安、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特色文藝專刊。同時開設《廉政警句》欄目,每期刊載一些具有警示性、可讀性、收藏性的名言警句,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市文聯網站建立《江南風》電子閱讀版,《江南風》雜誌刊載內容成功被鄂州市幹部教育網納入幹部學習超市。《江南風》雜誌兩次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文藝期刊。五年來市文聯共在《湖北文藝界》、《湖北作家》、市委《每日快訊》刊發各類信息150餘篇。
(四)文藝隊伍薪火相傳。全市文藝隊伍和文藝人才得到了健康、有序的發展,全市現有3個區級文聯、18個市直文藝家協會,10多個產業文協,全市共有各類文藝會員3860人,其中國家級會員80人、省級會員313人。農村文藝劇團33家,農村文藝個體戶和文化中心戶58戶。先後指導基層文聯和有關協會及時換屆,健全組織,實現了全市文藝組織全覆蓋。一是老藝術家“傳幫帶”。中國劇協會員劉蘭秋、秦湘麟這對藝壇伉儷,從藝六十年,桃李滿天下。葉賢恩、夏廷鐸、劉敬堂、姜鋒青、胡家愷、朱朗如、胡志強、徐長生等老藝術家言傳身教,培養了一大批文藝新人。談士屺創辦的鄂東中國畫研究院每月開展藝術“沙龍”及鑑賞點評,30多名會員的藝術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二是多渠道培訓。通過開展“請進來”、“走出去”、“互交流”等多種形式,先後選派12名青年作家分別參加全省首屆農民作家培訓班,第一屆至第三屆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全省第一至第二屆中青年文藝理論家高級研修班,全省首屆工人作家培訓班和首屆影視劇本創作培訓班學習。選派範文傑等參加全國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學習。選派夏漢洲到中國美院進修深造。邀請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劉醒龍,著名作家劉益善、任蒙,著名學者白雉山,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楊逸明,中國金融書協副主席李相國等作客“吳都講壇”,為文藝家協會會員授課,廣大會員受益匪淺。三是全方位推介。近五年,共有46人加入國家級文藝家協會(其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5人),108人加入省級文藝家協會,10人被評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名人和工藝美術師,推薦13人入選湖北省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庫,有5個優秀文藝項目成為全省扶持項目。與省作協聯合主辦葉賢恩新著《湖北名人》作品研討會。在中國書法院主辦了《松風2013——楊勇書法作品展》。在省圖書館成功舉辦了談士屺中國畫展。先後選派宋哲金、趙德榮赴韓國參加書法交流。戴均台等帶領京劇票友應邀赴台灣開展京劇聯誼活動。全市作家有18人入選《湖北作家辭典》。《江南風》雜誌每期推介兩名鄂州文藝家,利用《鄂州作家通訊》、《書法動態》、《民協快訊》、《鄂州詩聯》、《松風夕照》等信息媒體,為全體會員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近幾年全市文藝界共有3名會員榮獲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聯五年一屆表彰的“先進工作者”,1名會員榮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部表彰的“先進工作者”。
(五)獲獎作品全新突破。彭祖貽、胡雪梅合著的長篇小說《越過雷池》獲公安部第十屆“金盾文學獎”,楊衛平的中篇小說《油菜花香》獲第十七屆梁斌小說獎一等獎。嚴曉萍獲得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李紅學的中篇小說《淼淼進城》獲第三屆全國電業職工文學作品比賽一等獎,電影文學劇本《牛奶好香》獲第八屆湖北產(行)業文藝楚天獎文學作品三等獎。董念濤、王龍芳、孫新民等人的作品分獲全國“柳鋼杯”冶金職工文學作品大賽組詩、散文詩、報告文學類金獎。陳西周獲第六屆黃鶴樓詩詞大賽一等獎,吳永和獲三等獎。姜鋒青創作的小品《紅菱攪宴》獲湖北省第十三屆楚天群星獎銅獎。林波樵的話劇《橋殤》獲重慶市面向全國徵集舞台劇本二等獎(一等獎空缺)。楊衛平的話劇小品劇本《“三惡”一家親》獲首屆全國文化獎。趙家安的油畫《被曬乾的魚》獲湖北省第十四屆楚天群星獎銀獎;油畫《痕跡》獲全國群星獎銀獎。楊勇的書法獲全國群星獎銅獎。曹曉凌的國畫《記憶的溫度》入選2013年全國中國畫年度展,並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黃少安的書法作品入選全國辛亥百年書畫展。魯金洲的書法作品在中國書法家協會、湖北省文聯舉辦的第二屆全國老年書法大展中獲優秀獎(最高獎)。王澤中、楊勇的書法雙雙入選由中國書協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頁冊書法作品展。談士屺、黃少安、王秀萍、陸國文等四人的作品入圍第五屆全國花鳥畫展。柳宏創作的《採蓮船歌》獲湖北省第七屆“屈原文藝獎”、第五屆湖北音樂金編鐘作品獎,《永恆的旗幟》獲湖北省“新紅歌”創作大賽一等獎。范國珍獲全省“8+1”城市圈首屆舞蹈聲樂電視大賽一等獎,第三屆“黃鶴樓”杯歌手大賽二等獎。女子群舞《官柳依依》、《銅鏡樂舞》,分別獲湖北省第二屆舞蹈“金鳳獎”舞蹈比賽青少年組一等獎和二等獎。舞蹈《小河淌水》、《鋼鐵之鷹》獲楚天金鳳杯金獎。熊海春在首屆湖北省民間故事大王表演賽中獲銀獎。攝影作品《我的夥伴》、《爺爺奶奶們》、《課餘》分別獲第二屆湖北省少兒文藝金蕾攝影比賽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胡盛海的春聯獲“精彩中國2012年”春聯大賽一等獎,姜宗哲、楊景亨等四人的春聯獲湖北省第34屆(2013)春聯大賽二等獎。黃雲山的剪紙作品《武昌魚》獲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比賽銅獎。孟翠蘭的剪紙作品《樊川精靈》、萬水清的剪紙作品《鯿魚韻》、曹小琴的剪紙作品《龍鳳傳說》,分別獲中國烏木根雕藝術節銀獎;李立志的布貼畫《十二生肖》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百花杯”金獎,範文傑的麥桿畫《牧牛圖》獲銅獎。舞蹈詩《吳都風華》獲第十屆楚天文華優秀劇目獎和第八屆“屈原文藝獎”。曲藝作品《告狀》獲全國第十四屆群星大獎。少兒戲曲節目《打焦贊》獲全國第十屆少兒戲曲金獎。京劇《坐宮》獲首屆湖北省少兒文藝金蕾獎戲曲表演藝術一等獎。余秋萍在中央電視台第四屆全國京劇戲迷票友大賽中獲中青年組花旦銅獎。沼山鎮桐油村穿花龍舟隊代表湖北省先後參加中國第一屆、第二屆龍舟文化節展演賽分獲銀獎和金獎。等等。
(六)機關建設活力增強。市文聯根據機關人手少、舞台大、服務對象多的實際,堅持抓班子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提高做好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的擔當力、創新力、執行力和服務力。近幾年,先後榮獲湖北省文聯繫統“先進集體”,市級“文明單位”,市直機關“黨建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五年榮獲全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從2007年至2012年連續三屆榮獲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先進單位”,榮獲2012年度全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等榮譽。一是抓班子建設。市委高度重視文藝工作,2012年4月中旬,市委選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姚再林兼任市文聯黨組書記。市文聯形成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為全市文藝事業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二是抓制度建設。先後修改和完善了《鄂州市文聯主席工作職責》、《鄂州市文聯主席團會議制度》、《關於加強和改善文藝家協會管理若干意見》等23項規章制度。堅持按規章制度管人、管事,做到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三是抓作風建設。按照市委提出的“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向人民報告、讓人民滿意”的要求,先後召開了兩次“全市文藝界座談會”,統一了全市文藝工作者的思想。組織文在線上關幹部開展了先進性教育、“雙聯雙促”、“三抓一促”等活動,作風建設成效顯著,服務基層文聯、服務文藝家協會的能力不斷增強。四是抓黨風廉政建設。市文聯黨組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不動搖,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以創先爭優、創建文明單位為動力,以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預險防控為目標,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謀事幹事的濃厚氛圍。

組織結構

領導機構

鄂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劉國安,副主席方桂英,兼職副主席柳宏、趙家安、邵義剛、楊勇。

機構設定

鄂州市文聯為正縣級單位,配有專職主席1人、專職副主席1人,兼職副主席4人,委員39人。市文在線上關定編7人,內設機構有辦公室、組織聯絡部,現在崗6人,離退休幹部6人。下轄《江南風》雜誌編輯部,正科級事業單位,編制4人,經費自籌自支。
鄂州市文聯所屬市級文藝家協會18個,其中:寫作類4個、表演類8個、展覽類6個,國家級和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393人,市級文藝家協會會員3860多人。區級文聯3個,區級文藝家協會28個,區級文藝家協會會員1540人。省屬和市直企業產業文協13個。

組織章程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章程

第一條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鄂州市各文藝家協會(學會、研究會)、各區文聯和產業文協及其他全市性文藝社團組成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文藝家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條 鄂州市文聯的宗旨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守憲法和其他法律。團結、動員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致力於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事業,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為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第三條 鄂州市文聯堅持文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原則,尊重文藝規律,繼承優良傳統,推動文藝創新,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創作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

第四條 鄂州市文聯在中共鄂州市委的領導下,團結全市文藝工作者,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而奮鬥。本會主管單位是中共鄂州市委宣傳部。本會作為團體會員加入湖北省文聯。

第五條 鄂州市文聯辦公地點設在鄂州市濱湖北路市委大樓。

第二章任務

第六條 鄂州市文聯以出作品、出人才為主要任務。通過組織學習、深入生活、文藝創作、理論研究、學術討論、書刊出版、文藝評獎、人才培訓、對外交流和權益保護等項工作,使文藝自覺服從於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務於鄂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

第七條 鄂州市文聯對團體會員履行“聯絡、協調、指導、服務”的職能。承擔團體會員中需要統籌安排的事宜。本會受委託對全市性文藝社團負責資格審查和管理的職責。

第八條 鄂州市文聯會同各團體會員積極推動並加強全市文藝界的團結,增進廣大文藝家之間的友誼,促進各團體會員加強同全省和全國(包括港、澳、台地區)及世界各國文藝界人士和文藝社團的聯繫和交流,積極宣傳鄂州,提高鄂州知名

度,為我市文藝發展作出貢獻。

第九條 鄂州市文聯積極加強同社會各界的聯繫並與政府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發展我市的文藝事業。

第十條 鄂州市文聯及時向有關方面反映團體會員和文藝家的情況和要求,在團體會員和文藝家的智慧財產權等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第十一條 鄂州市文聯積極爭取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加強基本建設,增強自身活力和凝聚力,努力幫助各團體會員改善文藝工作條件。

第十二條 依據政府有關政策,推進有關文化產業發展。

第十三條 鄂州市文聯依法開展文藝領域的行業教育、行業自律、行業服務和行業管理。努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大力倡導德藝雙馨,表彰獎勵優秀文藝工作者和文藝作品,發現、培養和扶持文藝人才。

第三章會員

第十四條 鄂州市文聯實行團體會員制。承認本會章程,申請加入本會的我市文藝家協會(學會、研究會、聯誼會)、區文聯、產業文協,經本會主席團批准,即為本會會員。允許各團體會員實行掛靠的辦法,密切全市文藝家與政府部門及企、

事業單位的聯繫,改善各團體會員工作條件。

第十五條 會員的權利:

1、由團體會員推選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代表大會代

表、市文聯委員會委員、顧問、名譽委員,代表團體會員意願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對本會工作進行監督、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3、參加本會舉辦的各種活動;

4、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5、要求本會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6、如自願退會,可向本會申請,履行退會手續。

第十六條 會員的義務:

1、遵守本會章程;

2、執行本會決議;

3、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4、完成本會分配的任務;

5、按時交納會費;

6、開展符合章程的各項活動;

7、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四章組織

第十七條 民主集中制是鄂州市文聯的組織原則。

本會最高權力機構是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代表大會;

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市文聯委員會為最高執行機構;市文聯委員會閉會期間,主席團為領導機構。

第十八條 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代表大會的代表由各團體會員推選和本會特邀產生。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審議和通過會務工作報告;修改本會章程;通過市文聯委員會委員名單;討論和決定其它事項。

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必要時由市文聯委員會決定提前或延期召開。

代表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以會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九條 市文聯委員會委員由各團體會員及有關方面按規定名額推選,由代表大會主席團提交代表大會通過。按照團體會員制的原則,各團體會員及有關單位推選的市文聯委員會委員,因故不再適合擔任該職時,其缺額由其所代表的會員單位重新推選人員替換,並經市文聯委員會通過。市文聯委員會的職權是:根據代表大會的決議,審議年度工作計畫和執行情況;選舉正、副主席和秘書長;通過增補和更換市文聯委員會委員;審議、決定對本會不稱職領導成員的罷免等事項。

市文聯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必要時由主席團決定提前或延期召開。

第二十條 鄂州市文聯視工作需要設文聯委員會顧問和名譽委員。顧問、名譽委員由主席團提名並報上級機關批准,經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凡對我市文藝事業建設和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文藝家、組織管理工作者、熱心支持和贊助我市文聯工作、文藝事業的實業家,由主席團提名,經代表大會(或市文聯委員會)討論通過,可聘為名譽主席。

第二十一條 市文聯委員會選舉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

組成主席團。主席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集體領導。其職權是:領導實施代表大會及市文聯委員會的決議;對本會工作及重大業務活動進行總體規劃和決策。

主席團會議由主席或受委託的副主席召集。在主席團領導下,設立秘書長,協助處理日常會務。

第五章經費

第二十二條 鄂州市文聯經費來源:

1、政府撥款;

2、會員會費;

3、社會贊助捐贈;

4、其他合法收入。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 修改鄂州市文聯章程須經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本會章程解釋權屬鄂州市文聯委員會。

第二十四條 鄂州市文聯終止須經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經二O一三年十二月五日鄂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