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里姓

屬於姓氏的一種,源於滿族,出自古代東海女真瓦爾喀部郭爾里氏。

基本介紹

郭齊里[郭齊�,讀音作guō qì lǐ(ㄍㄨㄛㄑㄧ�ㄌㄧˇ),滿語為Gociri Hala]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古代東海女真瓦爾喀部郭爾里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郭齊里氏,亦稱科奇哩氏、柯齊禮氏,滿語為Gociri Hala或Keciri Hala,世居德爾吉(今黑龍江虎林)、阿庫哩(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的阿庫里河流域)。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郭齊里氏多冠漢姓為郭氏、國氏、奇氏、柯氏等。

遷徙分布

郭齊里氏是一個源出滿族的姓氏群體,後多冠漢姓為郭氏、國氏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以遼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遼東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郭齊里・特穆深:(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鑲紅旗人。著名清朝將領,騎都尉。世居德爾濟河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的阿庫里河流域),後金崇德三年(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郭齊里・特穆深隨愛新覺羅・皇太極征伐明朝,在河北遷安時陣亡,贈騎都尉,其子郭齊里・扈鈕承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