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舊居

郭沫若舊居

座落於樂山市沙灣區沫水街中段的郭沫若舊居,是郭沫若誕生和少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是世界文化成功崛起的起點。

概要

郭沫若舊居郭沫若舊居
郭沫若舊居位於樂山沙灣綏山鎮,是一幢小青瓦園林建築,它詳細記載了這位名人成長和奮鬥的歷程。郭沫若(1892~1979)是我國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傑出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郭沫若舊居在沙灣城中一條明清建築風格的老街中段,坐西向東,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由四進三井中式穿斗木結構平房和一個後院組成,共有大小房屋36間,建築面積1108平方米。舊居的建築和陳設,仍為郭沫若童年時代的原貌,1980年修復展出,並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舊居從修復開放至今,已接待中外旅客百萬人次,1994年被省命名為“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相關介紹

郭沫若於1892年11月16日誕生在舊居中房,他在這時發出的第一聲啼哭即是向社會出發的第一次吶喊。他母親說:“懷他時曾夢見一隻小豹子突然咬她左手虎口。”由此取乳名“文豹”,母親是希望“豹子投胎”的八兒文雅一點。文豹出世時是腳先下地,對此,郭沫若曾風趣地寫道:“這大約是我一生成為叛逆者的第一步,也可以說我來到世間的第一步就走錯了”。

(圖)郭沫若舊居郭沫若舊居-汾陽世第

“汾陽世第”這個大匾有其來歷,“汾陽”指唐代名將郭子儀平息安史之亂後封為汾陽王成為郭姓家族顯赫的人物,郭沫若祖上和郭子儀只是同姓不是本家,舊社會應有這個習慣,自己姓什麼就找一個歷史上同姓的名人物來炫耀自己的家族。郭沫若家的“四進三井”不象常人想像的那樣一次修建而成,它是分三次逐步擴建發展成現在的格局,今天仍然保持著古樸的原貌。郭家的後花園有郭沫若少年時代生活和學習的地方“綏山山館”。

為紀念郭沫若誕辰一百周年新擴建花園裡,有現代書法家郭沫若的書法碑林,他的書法堪稱獨樹一幟,如龍騰虎躍,魚翔鷹擊,馳名中外,最後的墨跡留在了四川奉節縣“白帝城”三個大字上,正如郭沫若的老朋友成仿吾的題詞“山河依舊露真情,文彩流傳天地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