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曜

公,汾陽之長子也。 於惟郭公,公門濟美。 郭曜,字曜。

基本信息

郭曜,郭子儀長子,華州鄭縣人。性孝友廉謹。子儀薨,出征於外,留曜治家,少長千人,皆得其所。諸弟爭飾池館,盛其車服,曜以儉樸自處。累遷至太子賓客
建中初,子儀罷兵柄,乃遍加諸子官,以曜為太子少保。子儀曜遵遺命,四朝所賜名馬珍玩,悉皆上獻,德宗復賜之,曜乃散諸昆弟。子儀薨後,楊炎、盧杞相次秉政,奸諂用事,尤忌勛族。子儀之婿太僕卿趙縱、少府少監李洞清、光祿卿王宰,皆以有人告訐細過,相次貶黜。曜家大恐,賴宰相張鎰力為庇護。奸人幸其危懼,多論奪田宅奴婢,曜不敢訴。德宗微知之,詔曰:“尚父子儀,有大勛力保乂皇家,嘗誓以山河,琢之金石,十世之宥,其可忘也!其家前時與人為市,以子儀身歿,名被誣構,欲論奪之,有司無得為理。”詔下方已。曜居喪得禮,若儒家子,服未闋寢疾,或勸其茹蔥薤,曜竟不屬口。
建中四年三月一日,郭曜卒,贈太子太傅。 京兆杜萸賞、昌黎韓秀榮撰、書有墓志銘《大唐故銀青光祿夫守太子少保兼判詹事府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贈太子太傅郭府君墓志銘並序》。
郭曜四子:郭銳、郭鋒、郭鏈、郭錡。
大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守太子少保兼判詹事府事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贈太子太傅郭府君墓志銘並序
杜萸裳
正議大夫行尚書司封郎中新平縣開國男杜萸裳撰
奉義郎行京兆府倉曹參軍昌黎韓秀榮書
昔丁公纂尚父之勛,作藩成周,保大姜姓;今少保荷汾陽之業,師長東朝,克茂公族。時異功侔,議者稱之。公諱曜,字曜,其先系周封晉,家於太原,厥後因官,遂為鄭縣人也。高祖昶,事隋為涼州司法參軍。生通,永徽中以才調京兆府美原縣主簿。生敬之,開元中歷渭、吉、綏、壽四州刺史,所至以理行聞,乾元初贈太保。太保生尚父汾陽王。
公,汾陽之長子也。敦厚魁岸,沉靜寡言。每舉措,必形遠大,弱喪慈親,及長而知,有終身之戚焉!天寶初成師,張大賓、高仙芝鹹闢為軍鋒,從事破斬,啜突騎、施開勃律,碎棄前後,議勞以公為多。累授上柱國、上黨郡臨漳府右果毅都尉。至德初,以父任擢試衛尉卿。是歲汾陽王靖難中原,法駕來復,公參護警蹕,式遏外虞。璽書褒美,詔加銀青光祿大夫、試太常卿。既而尚父以功蓋天下,為國元老,守之以虛,卑不可逾。雖子弟繁衍,多求散秩。至代宗朝,方以公為太子賓客,有輔導審諭之德焉!又改太子詹事,有典禮端平之政焉!無何,丁繼親霍國夫人憂,居喪以純孝聞服闋屬。今上嗣位,以公久護東朝,光昭懿績,擢太子少保,仍領詹事府。時議比石奮踈廣,推重漢廷不能過也!
居二年,尚父薨。公柴毀骨立,水漿不入口者七日。寢苫枕凷,食必瓦器。人或勸公年長氣衰,宜節哀以為禮。公號泣而已,終無所對。既葬,遵遺命,以四朝錫賚、文馬雕鞍、盤盂錦罽、珍玩綺飾,悉皆上獻。皇上感悼,嘉而不納。公散給群從,惸嫠已無秋毫焉!逮於疾甚,哀容無變,竟至滅性。哀哉!以建中四年三月一日,薨於親仁里第,春秋六十有一。臨終顧謂弟晞曰:“吾以虛薄,謬承門蔭,位登三孤。年享下壽,已逾量矣!所懼於名無以稱,於善無以錄,將負先君之業,為士林羞。昔王祥解佩刀於覽,今以為托爾,其勉之!”言終而歿。
公之伉儷太原郡夫人王氏,克修婦道,有敬姜之行;有男曰銳、曰鉾、曰鏈、曰錡,仰荷成訓,有臧孫之美;以其年五月二十六日卜宅於萬年縣鳳棲之原,禮也!永惟公德方氣純,去華尚質。以朴儉鎮榮盛,以孝慈睦閨門;事主有盡忠之誠,周身無可悔之行。葬滕公而有慟,頌郭泰而無慚。銘曰:
於惟郭公,公門濟美。太保之孫,太師之子。
孝純成性,忠恪由己。秉直不回,發言可履。
出事三邊,三邊以清。入侍兩宮,兩宮以寧。
高門大勛,當世顯榮。鳴謙守虛,儉德持盈。
喪制有數,先王垂教。至性無節,哀哉死孝。
嘉庸可紀,隱德難挍。於噓太原兮,芳音永劭!
〔題解〕:
本文為唐郭曜墓志銘,京兆杜萸裳撰,昌黎韓秀榮書。
郭曜,字曜。其遠祖郭亭,漢高祖時人,封阿陵侯。亭曾孫廣意,生孟儒,官至左馮翊。孟儒遠世裔孫履球,為華州鄭縣人,仕隋官至金州司倉參軍。履球生郭昶,唐涼州司法參軍。郭昶生郭通,唐京兆美原縣主簿、贈兵部尚書。郭通生中大夫、壽州刺史郭敬之。敬之生汾陽郡王郭子儀。郭曜即是子儀之長子。
郭曜性沉靜,資貌瑰傑。從戰將征伐四方,破敵有功,累授臨漳府果毅都尉。唐至德元載,授官試衛尉卿,封太原縣開國公。郭子儀主征伐,常留曜公護衛。詔加銀青光祿大夫、試太常卿。大曆中累加太子賓客,改太子詹事,進封太原郡開國公。大曆十四年,加官太子少保。父歿,襲爵代國公。唐建中四年癸亥(公元 783)三月初一日病歿,年六十一。贈太子太傅,謚曰“孝”。葬京兆府萬年縣義善鄉鳳棲原(今陝西西安市東南郊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