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毅

郭崇毅

郭崇毅1921年生於安徽合肥,2002年病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20多年間,郭崇毅報送了近百篇調查報告和政策建議。 郭崇毅參事以天下為己任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風範,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

郭崇毅1921年生於安徽合肥,2002年病故。他1937年16歲參加淞滬抗戰;194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皖西解放區三分區肥西南辦事處主任;1949年參加渡江戰役和解放南京、上海戰役;同年任民盟合肥分部主任委員、皖北區政協副秘書長;1949年12月4日,郭崇毅參加民盟中央擴大會議,在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曾蟬聯安徽省政協委員41年、安徽省政府參事27年之久。 郭崇毅是這中國共產黨的忠實諍友、人民民眾的忠實代言人。1955年和1956年,因堅持講真話、不講假話和違心的話,實事求是反映高級社浮誇和缺糧問題,曾兩度付出沉重的代價;但他懷著報國為民的人生理想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不因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動搖退縮,繼續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反映民生民意,忠實地履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責。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20多年間,郭崇毅報送了近百篇調查報告和政策建議。特別是在1978年我國農村改革的前夕,他不顧個人安危,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憑著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大量調研得來的第一手材料,懷著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在短短五個月內,連續三次上書中央,直言進諫,其膽識令人敬佩。對發端於安徽肥西的“包產到戶”這一農村改革新生事物,他滿腔熱忱地支持,並通過深入調研做出深刻理論闡述,為中央關於農村改革的重大決策,提供了十分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他的崇高精神與模範事跡,已載入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史冊。
12月5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和新華社播發了通訊《政府參事的楷模——郭崇毅》。郭崇毅參事以天下為己任、實事求是、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的精神風範,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緊密結合參事工作、文史館工作和機關工作的實際,學習他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的人生境界;學習他關注民生、心繫百姓的愛民情懷;學習他深入實際、直面社會的求實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敢說真話的道德情操。我們要通過開展學習郭崇毅參事的活動,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切實改進調研方法和工作作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積極推動政府參事工作和文史研究館工作的科學發展,為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而不懈努力。
國務院參事室黨組關於學習郭崇毅參事崇高精神和模範事跡的決定
國務院參事室黨組研究決定,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學習郭崇毅參事的崇高精神和模範事跡。
郭崇毅1921年生於安徽合肥,2002年病故。他1937年16歲參加淞滬抗戰;194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皖西解放區三分區肥西南辦事處主任;1949年參加渡江戰役和解放南京、上海戰役; 同年任民盟合肥分部主任委員、皖北區政協副秘書長;1949年12月4日,郭崇毅參加民盟中央擴大會議,在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曾蟬聯安徽省政協委員41年、安徽省政府參事27年之久。
郭崇毅是黨的忠實諍友。1956年,因反映高級社浮誇問題,曾付出沉重的代價,但他懷著報國為民的人生理想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不因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動搖退縮,繼續深入農村摸實情,反映民生民意,執著地履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責。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20多年間,郭崇毅報送了近百篇調查報告和政策建議。特別是在1978年我國農村改革的前夕,他不顧個人安危,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憑著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大量調研得來的第一手材料,懷著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在短短五個月內,連續三次上書中央,直言進諫,其膽識令人敬佩。對發端於安徽肥西的“包產到戶”這一農村改革新生事物,他滿腔熱忱地支持,並通過深入調研做出深刻理論闡述,為中央關於農村改革的重大決策,提供了十分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他的崇高精神與模範事跡,已載入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史冊。
郭崇毅參事以天下為己任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風範,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學習他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的人生境界;學習他關注民生、心繫百姓的愛民情懷;學習他深入實際、直面社會的求實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敢說真話的道德情操。
我們要通過開展學習政府參事的楷模郭崇毅的活動,進一步提高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改進調研方法和工作作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積極推動政府參事工作和文史研究館工作的科學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建言獻策質量和文史研究水平而不懈努力。

郭崇毅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