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訓

郭宗訓

郭宗訓(即柴宗訓)是後周世宗的四子,天福元年(公元947年)9月4日,出生於澶州之府弟,六歲封為梁王,顯德6年(公元959年)6月世宗病歿,郭宗訓即任,稱周恭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時年12歲。

簡介

郭宗訓郭宗訓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正當北周君臣大擺宴席歡度新春之際,鎮、定二州慌報遼國和北漢大軍南下,邊境告急。符太后和宰相范質王溥等不辨真偽,速派殿前都總檢趙匡胤率兵征戰。初三夜,行至陳橋驛宿營時,發動兵變,眾推趙匡胤做皇帝。初四佛曉,趙匡胤回師京城,廢除恭帝,自己當上皇帝,史稱宋太祖。封幼帝趙宗訓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建隆3 年(公元962年)又將幼帝母子流放房州,不久母親去世。開寶6年(公元973年)春,宗訓病故,終年25 歲。

家庭

柴宗訓,有六子柴永崎,柴永廉,柴永惠,柴永孝,柴永盛。夫人趙氏,林氏,張氏。鄭王柴宗訓的太子柴永崎改封鄭國公,代代世襲。

在位期間

柴宗訓即位時,年僅7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范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柴宗訓在位期間,特別重用宋太祖,使他產生了做皇帝夢。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賀柴宗訓時,鎮(今河北省正定縣)、定(今河北省定縣)兩州忽然有人來報說,遼和北漢合兵南侵,其實這是宋太祖和其他將領編造的謊言。范質便命令宋太祖率領禁軍北上抵禦。禁軍到達陳橋驛後,突然發動兵變,擁宋太祖為帝。宋太祖回師開封,建立宋朝,廢黜柴宗訓,降封他為鄭王。後周亡。不久,柴宗訓被遷往房州(今河北省北房縣)居住。史稱柴宗訓為恭帝

陳橋兵變

趙匡胤本是後周帝國七歲小皇帝郭宗訓的殿前護從官,但卻一直伺機奪取後周政權。 960年正月初一,北方邊關突報契丹軍隊來犯。宰相范質倉促間派遣趙匡胤前往抵禦。

但趙匡胤率大軍行至開封東北十公里的陳橋驛便安營紮寨。黎明時分,部下將領把早已準備好的黃龍袍披到了趙匡胤的身上,於是,趙匡胤以“皇帝”的身分返回開封

郭宗訓無奈退位,趙匡胤將僅僅立國十年的後周帝國改國號為宋,中國從而又進入了一個統一的歷史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