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縣

郪縣,古時期地名,隋朝時期設定。

西漢置

清《潼川府志》和《四川通志》載:“漢置郪縣,屬廣漢郡,後漢至晉因之。”宋《太平寰宇記》:“以郪江為縣名。”縣城在今四川三台縣南郪江鄉。蜀漢後主建興二年(224),屬東廣漢郡。西晉武帝太康六年(285),廢東廣漢郡,復屬廣漢郡。至南朝梁撤併入北伍城縣

隋置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昌城縣置,治今四川省三台縣潼川鎮。為新城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又改新城郡為梓州。天寶元年(742),改梓州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又改梓潼郡為梓州。宋鹹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置梓州路,郪縣為路州治所。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為潼川府路。郪縣為路府治所。元為潼川州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併入潼川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