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會議

部長會議(The Minister Conference)由世界貿易組織所有成員方的代表參加,至少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其職責是履行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並為此採取必要的行動。部長會議應一個成員方的要求,有權按照《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和相關的多邊貿易協定列出的特殊要求,就任何多邊貿易協定的全部事務作出決定。在世界貿易組織中,部長會議是頂級的決策者。某些國家的政府機關稱為"部長會議",由部長會議主席或總理擔任政府首腦,如前蘇聯、義大利、保加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在沙烏地阿拉伯,部長會議主席由"真主侍者"國王擔任,在義大利、保加利亞等國家,部長會議主席由選舉產生,義大利總理正式名稱是"義大利部長會議主席"。

部長會議

正文

政府的一種名稱。蘇聯歐洲亞洲拉丁美洲非洲其他一些國家中國家權力的執行機關。
蘇聯部長會議由蘇聯最高蘇維埃在聯盟蘇維埃和民族蘇維埃聯席會議上組成。其組成人員是:部長會議主席一人,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各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國家委員會主席,以及其他有關成員。蘇聯部長會議對蘇聯最高蘇維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蘇聯最高蘇維埃閉會期間,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負責並報告工作。它有權解決按照憲法賦予的職權範圍之內的一切國家管理問題。其主要職權是:①保證領導國民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制定並採取措施以保證提高人民福利和文化,發展科學和技術,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鞏固貨幣信貸制度,實行統一的價格政策、勞動報酬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組織對工業、建築業、農業企業和聯合公司、運輸郵電企業、銀行以及其他全蘇性組織機構的管理;②制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以及國家預算,採取措施來加以執行;③採取措施以保護國家利益,維護公有制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維護公民權利和自由;④採取措施保障國家安全;⑤領導武裝力量建設,規定每年徵集服役人數;⑥領導對外貿易,以及同外國的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合作;採取措施履行蘇聯簽署的國際條約;批准和廢除政府間的國際條約。蘇聯的各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的政府亦稱部長會議。
歐洲、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如保加利亞民主德國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蒙古古巴剛果赤道幾內亞莫三比克衣索比亞幾內亞比索等國,其政府也採用部長會議的名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