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游

部落游

部落游是台灣充分利用原住民文化資源開發的旅遊項目,隨著兩岸交流的推進,部落游也成為陸客赴台遊玩的“新寵”,自2015年2月部落游首發團赴台後,人數逐月攀升,專案入境人次總計1.5萬人,為原住民部落帶來超過3000萬元新台幣的產值。

觀光路線

部落游部落游

台灣各風景區管理處,與少數民族部落合作推動“小眾、精緻、深度之生態旅遊——部落觀光”,催生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台灣部落觀光路線。例如,東海岸管理處推出的東河部落的竹筏體驗;花東縱谷管理處利用微電影串接部落元素,強化部落行銷亮點;日月潭管理處推動布農與邵族原住民文化巡禮之台灣觀巴;參山管理處推出南莊賽夏泰雅舞茶宴,以“台灣好行”(專門為旅遊路線規劃設計的服務性公車接駁系統)整合在地自然風光與原住民文化等等。每一條路線,都是十分有特色的部落觀光形態。

遊玩項目

以奇美部落為例,因為交通不便,奇美部落早期處於傳統封閉狀態,20世紀80年代,部落居民仍普遍居住在傳統的茅草屋里,1986年部落聯外的瑞港公路才開通,1992年才有電話。到21世紀,奇美部落仍然完整地保存了許多傳統的智慧,年齡階級訓練的機制也依然嚴格地傳承下去。

洛神花體驗

部落游部落游

12月,奇美的洛神花紅了,近4公頃的花田,閃閃發光美如紅寶石。到奇美的遊客,可以參加鄉公所舉辦的洛神花體驗活動,在洛神花田中漫遊采果,製作洛神蜜餞及洛神茶。倘若遊客在6人以上,可參加文化泛舟一日游,讓奇美部落的勇士帶領你順著秀姑巒溪一路說故事、捕魚、抓蝦、野炊,盡情融入阿美族文化與大自然嬉戲。

深度游

遊客亦可選擇兩天一夜深度游,第一天在奇美文化館參觀,到傳統家屋中體驗原住民生活,採集檳榔苞、放蝦籠、撒網捕魚。夜晚,要自行生火洗澡,入住返璞歸真的傳統家屋。第二天去收蝦籠,看看到底捕了多少蝦,烹煮石頭火鍋,製作狩獵陷阱,感受自食其力的樂趣。

風味飲食

至於部落的風味餐也非常有特色,食材取自奇美的野菜、秀姑巒溪的魚蝦、奇美人自己種的有機蔬菜。依照季節的不同,靠天吃飯,看老天賞賜什麼,遊客就得吃什麼,相當的任性。

經濟效益

為了吸引陸客,台灣“觀光局”特別針對陸客觀光團參加原住民部落深度游,制訂了一個“旅遊作業要點”,規劃出32條線路。據統計,該專案自2014年10月1日實施至2015年11月30日為止,專案入境人次已超過1.5萬人。陸客部落游的行程安排包括桃園南投高雄花蓮、台東、宜蘭屏東地區等部落,產值估計超過3000萬元新台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