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松

邵永松

邵永松,男,1964年10月生,遼寧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教授,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主要從事鋼結構教學、科研工作以及大量相關的工程設計和工程實踐工作。中國鋼協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副理事長、鋼結構教學委員會委員,2002年被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作為負責人主持黑龍江省精品課程《鋼結構基本原理與設計》的建設工作,目前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三屆本科教學督導專家組成員,現承擔“鋼結構基本原理與設計”、“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從事鋼結構穩定、高層鋼結構、輕型鋼結構等方面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81—1985: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工民建專業 學士

1987—1990: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結構工程學科 工學碩士

1990—1994: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講師;

1994—2002:哈爾濱建築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2—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1997—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

學術研究

1988—1991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層建築鋼結構成套技術》—中心支撐體系恢復力我的試驗研究,主要研究中心支撐體系的滯回性能及其在高層鋼結構中的套用,包括支撐桿件的偽靜力試驗,以及滯回性能的計算機模擬分析,該成果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高層鋼結構成套技術》課題,在1992年度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在1993年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另外在主要參與的課題《鋼纖維在鋼盤混凝土灌注樁中的套用》項目,於1996年獲航天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鋼纖維砼樁套用研究》於1995年獲黑龍江省城鄉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和參編5本書,分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年通過國家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獲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

主要從事高層鋼結構、鋼結構穩定和輕鋼結構的研究工作,曾對中心支撐體系恢復力特性進行實驗研究、門式剛架平面內穩定性及其構件的理論和試驗驗證分析,並對鋼纖維砼的套用進行研究和分析等,獲航天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和黑龍江省城鄉科技進步二等獎,哈工大優秀教材二等獎等獎項,擔任世界地震工程雜誌編委,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

論文成果

[1]劉瑩;邵永松;李章嘉;.半剛接鋼框架—壓型鋼板剪力牆結構非線性有限元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會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12-08-17

[2]張耀春;金路;邵永松;.考慮結構真實初始幾何缺陷的高等設計方法[A].’2011全國鋼結構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10-18

[3]金路;張耀春;邵永松;趙金友;.鋼框架結構基於變形性能的實用高等設計方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1,(12)

[4]劉洪波;翟長海;謝禮立;邵永松;.腹板連線節點焊縫應力強度因子的參數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06)

[5]陶燁;郭蘭慧;王玉銀;邵永松;.多層組合結構住宅的設計與對比分析[J]鋼結構.2011,(06)

[6]邵永松;暴偉;.鑄鋼件連線鋼框架樑柱節點初始轉動剛度計算[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9)

[7]邵永松;暴偉;.建築用鑄鋼拉伸應力應變關係模擬方法[A].鋼結構工程研究⑧——中國鋼協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第12屆(ASSF-2010)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10-08-28

[8]金路;張耀春;趙金友;邵永松;.鋼框架高等分析中初始幾何缺陷的考慮方法[J]建築鋼結構進展.2010,(03)

[9]趙偉;金路;邵永松;.單管塔的選型及有限元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2)

[10]張耀春;金路;邵永松;.考慮缺陷隨機分布的鋼框架變形性能研究[J]建築結構學報.2010,(S1)

[11]邵永松;暴偉;徐樹全;.鋼框架樑柱鑄鋼件連線節點研究現狀分析[J]建築結構學報.2010,(S1)

[12]劉洪波;趙文軍;李爽;邵永松;謝禮立;.楔形翼緣連線板腹板連線節點斷裂性能[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0,(10)

[13]邵永松;劉洪波;謝禮立;.懸臂楔形蜂窩構件靜力計算方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9,(04)

[14]王玉銀;張素梅;邵永松;郭蘭慧;唐鵬.自升組合塔式起重機[P]..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02-11

[15]邵永松;暴偉;劉洪波;陳立平;李承柱;徐樹全.一種用於鋼結構建築的鑄鋼連線件[P].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07-22

[16]邵永松;金路;劉洪波;張耀春;暴偉.一種楔形蜂窩工字鋼構件[P].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07-23

[17]暴偉;金路;邵永松;.部分端板連線樑柱組合節點初始轉動剛度計算[A].中國鋼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2007-06-01

[18]暴偉;邵永松;.部分端板連線鋼框架樑柱組合節點初始轉動剛度計算方法[A].第六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07-01

[19]金路;邵永松;.無隔板方管柱—工字梁節點靜力性能分析[A].第六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07-01

[20]邵永松;劉洪波;.建立簡化模型並對空間鋼框架結構進行彈塑性動力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四)——中國鋼結構協會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2002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2-11-01

[21]邵永松;.焊接T形支撐桿件滯回性能模型的模擬分析[A].第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1993-05-01

[22]邵永松;張立平;.鋼纖維鋼筋砼疊合構件的試驗分析與計算方法[A].纖維水泥與纖維混凝土全國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一).1992-11-01

[23]邵永松;張立平;.受拉區摻入鋼纖維混凝土疊合受彎構件理論及試驗研究[A].纖維水泥與纖維混凝土全國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一).1992-11-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