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著
1.《漢語語音史講話》,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華書局2011年(校正本)
2.《中原雅音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切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中華書局2008年(校訂本)
4.《經典釋文音系》,台北學海出版社,1995年
5.《法偉堂經典釋文校記遺稿》,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6.《集韻音系簡論》,商務印書館,2011年
7.《邵榮芬音韻學論集》,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8.《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9年
編審
1.《現代漢語詞典》(參加審查和修改),商務印書館,1960年(試印本)、1978年
2.《古漢語研究論文集》1、2、3輯(主編之一),北京出版社1982、1984、1987年
3.《辭源》(修訂本,負責審音),商務印書館,1979~1983年
4.《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音韻學副主編),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5.《戴震全書·聲類表、音韻考》(負責審定),黃山出版社,1994年
6.《陸志韋集》(編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論文
1.《統一民族語的形成過程──兼談方言拼音文字》,《中國語文》,1952年第3期;又由前蘇聯漢學家鄂山蔭教授譯載於前蘇聯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雜誌《語言學問題》(ВопросыЯзыкознания)1953年第4期;又被
收入《漢語的共同語和標準音》,中華書局,1956年
2.《明末兵科抄出檔案中的簡化字》(與蔣希文合作),《中國語文》,1952年第4期
3.《英俄德法四種語言人地名譯音統一標準方案》(與陸志韋合作),1953年
4.《中型現代漢語詞典編纂法》(與鄭奠等合作),《中國語文》1956年第7、8、9期
5.《評〈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中國語文》,1958年第7期
6.《〈切韻〉音系的性質和它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地位》,《中國語文》,1961年第4期
7.《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8.《〈五經文字〉的直音和反切》,《中國語文》,1964年第3期
9.《評〈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國語文》,1980年第4期
10.《〈晉書音義〉反切的語音系統》,《語言研究》1981年創刊號
11.《略說〈經典釋文〉音切中的標準音》,《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
12.《古韻魚侯兩部在後漢時期的演變》,《中國語文》,1982年第6期
13.《古韻魚侯兩部在前漢時期的分合》,《中國語言學報》,1983年第1期
14.《古韻幽宵兩部在後漢時期的演變》,《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
15.《釋〈集韻〉的重出小韻》,《音韻學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84年
16.《試論上古音中的常船兩聲母》,《羅常培紀念文集》,商務印書館1984年
17.《明代末年福州話的聲母系統》,《中國語文》,1985年第2期;又載《慶祝呂叔湘先生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六十年論文集》,語文出版社,1985年
18.《〈辭源〉注音審讀記略》(節要),《中國語文》,1985年第4期
19.《“佛乘”的“乘”讀平聲證》,《中國語文研究》(香港),1986年第8期
20.《〈辭源〉注音審讀記略》,《古漢語研究論文集》第3輯,北京出版社1987年
21.《陳第對古韻的分部和音值的假定》,《古漢語研究》,1988年創刊號、1989年第1期。
22.《〈經典釋文〉的重音音切》,《中國語文》,1989年第6期。
23.《〈中原音韻〉音系的幾個問題 》,《中原音韻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24.《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試析》,《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
25.《〈切韻〉尤韻和東三等韻唇音聲母字的演變》,香港大學《東方文化》,1991年第1期
26.《陸德明反切用字析略》,《漢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語言研究》1991年增刊
27.《〈經典釋文音系〉中的幾個觀點》,《中國語文通信》,1991年第17期。
28.《陳第》,《中國古代語言學家評傳》,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29.《欣欣向榮的漢語音韻學》,《中國語文研究四十年紀念論文集》,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年
30.《上古陽聲韻若干字的歸部問題》,《語苑新論──紀念張世祿先生學術論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31.《明代末年福州話的韻母和聲調系統》,《音韻學研究》第3輯,中華書局1994年
32.《〈集韻〉韻母特點紀要》,《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
33.《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再證》,《中國語言學報》,1995年第7期
34.《論〈集韻〉的洪細》,《呂叔湘先生九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商務印書館,1995年
35.《吳棫〈韻補〉和宋代閩北建甌方音》,《中國語文》,1995年第5期;又載《音韻學讀本》劉曉南編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
36.《〈康熙字典〉注音中的時音反映—聲母部分》,《薪火篇》,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年
37.《〈韻法橫圖〉和明代南京方音》,《漢字文化》,1998年第3期;又載《語言文字學》,1998年第11期
38.《陸志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大師治學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39.《我和音韻學研究》,《學林春秋》二編上冊,朝華出版,1999年
40.《語言學家心理學家──陸志韋》,《光明日報·理論周刊》B3版,2000年3月21日
41.《〈康熙字典〉注音中的時音反映—聲調、韻母部分》,《語言》,2001年第2集
42.《釋〈韻法直圖〉》,《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2年
43.《〈陸志韋集〉編者的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44.《陸志韋生平年表》,《陸志韋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45.《〈中原音韻〉尤侯韻中〈廣韻〉尤韻明母字的音韻地位》,《音史新論》,學苑出版社,2004年
46.《說〈法偉堂經典釋文校本遺稿〉》,《音史新論》,學苑出版社,2004年
作序
1.《漢語語音史要略》(任銘善著)序,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李玉著)序,當代出版社1994年
3.《音略匯通音系研究》(張玉來著)序,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4.《古今韻會舉要及相關韻書》(寧忌浮著)序,中華書局1997年;又載《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4期
5.《漢語音韻學論文集》(馮蒸著)序,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6.《廣韻反切今音手冊》(李葆嘉著)序,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又載《文教資料》1997年第1期
7.《元代漢語音系比較研究》(李立成著)序,外文出版社2002年
其他
1.《沉痛悼念王力先生》,《音韻學研究通訊》,1986年第10期
2.《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開幕詞》,《音韻學研究通信》,1989年第13期
3.《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閉幕詞》,《音韻學研究通信》1989年第13期
4.《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開幕詞》,《音韻學研究通信》1991年第15期
5.《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閉幕詞》,《音韻學研究通信》1991年第15期
6.《沉痛悼念嚴學宭先生》,《音韻學研究通信》,1992年第16期
7.《憶鄭奠先生》,《語文建設》,1993年第9期
8.《悼念周祖謨先生》,《音韻學研究通訊》,1996年第19、20期合刊
譯著
1.《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校譯,與王力、呂叔湘、范繼淹合作),原作者前蘇聯A.A.尤國夫,鄭祖慶譯,科學出版社1958年
2.《英語結構》(與何樂士等合譯),原作者美國C.C.弗里斯,商務印書館1964年
譯文
1.《論語言發展的內部規律》,原作者前蘇聯G.A.謝列布連尼柯夫、M.M.古赫曼,《科學通報》1953年第7期
2.《介紹〈俄語語法〉》,原作者前蘇聯A.A.沙皮羅,《科學通報》,1953年第12期
3.《全民語與方言》(與劉湧泉合作),原作者前蘇聯P.M.阿瓦涅索夫,《語言學論文選譯》第1輯,科學出版社,1956年
4.《漢語裡的長短元音》(譯述,原署名欣伯),原作者P.B.登林格,《語言學動態》,1978年第3期
5.《高本漢的生平和成就》(校譯),原作者丹麥易家樂,林書武譯,《國外語言學》,1982年第1期
6.《梗攝的八思巴對音》(校譯,與楊耐思合作),原作橋本萬太郎,林書武譯,《語言學譯叢》,第2輯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務會議領導下的學術指導、學術諮詢和科研協調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