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鋒戰術

邊鋒戰術

邊鋒最早出現於上世紀20年代查普曼創立的w-m陣型,不過那時更側重於得分。後來匈牙利與巴西採用4前鋒打法,開始出現比較純正的邊鋒。在西甲,人們喜歡進球,更喜歡精彩的進球,而這其中就少不了邊鋒的作用,何為邊鋒呢,以前邊鋒叫法為邊前衛,有了衛就可想而知邊前衛還要兼顧防守,而現在的邊鋒沒那么注重防守了。

概述

邊鋒最早出現於上世紀20年代查普曼創立的w-m陣型,不過那時更側重於得分。後來匈牙利與巴西採用4前鋒打法,開始出現比較純正的邊鋒。邊鋒最早出現於上世紀20年代查普曼創立的w-m陣型,不過那時更側重於得分。後來匈牙利與巴西採用4前鋒打法,開始出現比較純正的邊鋒。

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人們喜歡進球,更喜歡精彩的進球,而這其中就少不了邊鋒的作用,何為邊鋒呢,以前邊鋒叫法為邊前衛,有了衛就可想而知邊前衛還要兼顧防守,而現在的邊鋒沒那么注重防守了。
隨著梅西、C-羅、羅比尼奧、里貝里等大批沒有過重防守任務的邊鋒成為現代足壇的核心,邊鋒戰術再次成為世界足壇的主流。然而,細數數十年來的歐洲足球發展潮流,邊鋒戰術曾經幾度消沉,能有今天的魔翼競相爆發的盛況,都是因為攻勢足球復活的大環境的作用。
在這裡你要想進球,就得選擇邊路突破,然後傳中,因為邊路的防守人數遠沒有中路擁擠,邊路的空間也遠比中路寬闊.而且邊路突破也可以扯邊,拉開中路的防線,這就為進球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西甲的每一支球隊都自配有邊鋒,比如:皇馬以前的費戈,巴薩的久力,拉科的穆尼帝斯,瓦倫的維森特,還有貝蒂斯的華金。。。。。
既然有了好邊鋒就該有好陣型來相配,好鞍配好馬嘛,就比如以前西甲風靡一時的4231,並且現在也開始走紅全歐洲的433,兩個陣型的共同點是都有一個好的強點中鋒,兩個好的左右邊鋒,邊鋒除了要會突破以外還要有很好的射門技術,當中鋒被看死的時候兩個邊鋒就要發揮出射門的工夫了,有時候邊鋒還可以當做二中鋒使用,而另一個則相應的退為左(右)前衛以加強防守。而作為西班牙的主帥阿拉貢內斯就有了幸福的煩惱了,他的球隊中有著全世界最有天賦的邊鋒群。
在邊鋒中也通常分為兩種,一種屬於突破傳中型,還有一種是內切型,內切型的可以說的是左腳的踢右邊鋒,右腳的踢左邊鋒,比如巴薩的小羅,梅西,皇馬的齊達內,還有拉科的老穆。有時候球隊為了適應場上的需要會派一名防守型的邊鋒,這也是不得而為之了。

起源發展

邊鋒戰術的起源,最早應該是來自於當年查普曼大帝的WM陣型,而將邊鋒戰術發揚廣大的,則應該是五十年代中後期的匈牙利人和巴西人,尤其是當巴西人以424陣型連續在1958年和1962年兩屆世界盃上橫掃世界群雄輕取冠軍獎盃之後,邊鋒戰術一舉奠定了其在足球戰術領域的重大地位。
而後邊鋒戰術成為了世界足壇中不可或少的一種戰術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邊鋒戰術也演變出各式各樣的套路,比較常見的有433和343。而後邊前衛的誕生,也可以說的改良過的邊鋒套路,從而衍生出如:442、451和352。邊前衛肩負著比邊鋒更多的防守任務,所以他們的位置也比邊鋒更靠後,但在進攻時的壓上下底,則完全是按照邊鋒的進攻套路來執行戰術。其實從邊鋒位置後撤這個跡象上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90年代中後期邊鋒戰術消亡的前兆——既然可以退到中圈線,就也有可能退到後衛線。
而後隨著人們足球意識的進步,很多聰明的教練都發現了對中場控制的重要性——要攻破對方的球門,已經不需要也不能像以往那樣圍著對方去進行狂轟亂炸了——只要控制好皮球,通過逐層次的推進,慢慢尋找攻破對方球門的機會,即使一次進攻未果,還可以退回來防守,等待下一次進攻機會,而不會因為全隊大舉壓上而被對手反擊偷襲得手。就這樣,442、352這樣較穩妥的陣型成為了多數俱樂部的主選陣型。也似乎就從這個時代開始,邊鋒戰術基本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足球術語-足球戰術篇

set the pace 掌握進攻節奏
ward off an assault 擊退一次攻勢
break up an attack 破壞一次攻勢
disorganize the defence 攪亂防守
total football 全攻全守足球戰術
open football 拉開的足球戰術
off-side trap 越位戰術
wing play 邊鋒戰術
time wasting tactics 拖延戰術
4-3-3 formation 433陣型
4-4-2 formation 442陣型
beat the offside trap 反越位成功
foul 犯規
technical foul 技術犯規
break loose 擺脫
control the midfield 控制中場
set a wall 築人牆
close-marking defence 盯人防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