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始建於1949年,原名阜新礦業學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經院校調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全國煤炭企業前7名中的多位總經理或董事長畢業於此,學校素有煤炭行業“黃埔軍校”的美譽。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和遼寧省卓越工程師教育計畫項目試點高校,教育部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教育部與財政部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實施高校,遼寧省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資料顯示,學校建有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玉龍校園和葫蘆島校區龍灣校園,占地4240畝,其中阜新校區占地1900畝、葫蘆島校區占地2340畝,校舍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學校建有國際會議中心、科技大廈、大學生活動中心、羽毛球館、網球館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無線網路覆蓋校園。學校在冊學生4.2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高職生、留學生3.2萬人。

基本信息

校史沿革

礦院初建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949年,為了適應東北 工業建設的需要,東北行政委員會工業部相繼開辦了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雞西煤礦工業學校、撫順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以及東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

1958年7月15日,經國家煤炭工業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的基礎上建立阜新煤礦學院,隸屬於國家煤炭工業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為該校題寫校名阜新煤礦學院。

1961年4月至63年6月,撫順煤礦學院、遼寧煤礦師範學院阜新煤礦學院、雞西礦業學院和阜新煤礦學院,四校合併,校址選於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阜新煤礦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礦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88所重點院校之一。

方興未艾

 1978年,經國家煤炭工業部批准,阜新煤礦學院更名為阜新礦業學院。

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為該校題寫校名阜新礦業學院。

1983年,阜新礦業學院章夢濤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與瓦斯的統一失穩理論。

1987年3月16日,日本《工業新聞》刊登文章《煤炭技術上的先驅與積極的國際交流》,向世界各國介紹阜新礦業學院。

1987年7月20日,阜新礦業學院與東龍口礦區指揮部及煤科院北京建井所協作進行的“混凝土帷幕法鑿井工藝及理論研究”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繼往開來

1996年,阜新礦業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997年6月,該校徐志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八五”科技重大課題“岩巷錨噴支護技術的完善與提高”的子專題“新型錨桿研製”被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和國家財政部評定為國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並獲國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A類獎。

1998年由原煤炭工業部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

2002年5月5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在葫蘆島接見了該校黨委書記邢貴和,校長石金峰,副校長馬壯,副校長聶忠義,饒有興致地為該校題詞,並為葫蘆島軟體學院題寫了院名。

2005年,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8年9月20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阜新籃球學院掛牌成立,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家具有本科學歷的籃球學院正式成立。

2008年9月27日,學校成為教育部、財政部第二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高校。

2008年,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王繼仁教授主持的“煤炭自燃理論及其防治技術研究與套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9年10月8日,學校舉行建校60周年慶典。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校友韓英、副部長校友張寶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校友王顯政出席慶典大會並講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校友付建華代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宣讀了發來的賀信;校友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北京市副市長校友丁向陽、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校友張喜武回母校參加建校60周年慶典。

2010年,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潘一山教授主持的“煤礦衝擊地壓預測與防治成套技術”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0年10月21日,經科學技術部和教育部批准認定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科技園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2011年3月30日,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中國代表處揭牌儀式在該校隆重舉行,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第六專業委員會主席俞昶興決定把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主席辦公室暨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中國代表處設在該校。

2011年5月6日,學校成為由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等六部委聯合倡導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試點單位。 

2011年9月29日,學校成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2年8月18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簽字儀式在葫蘆島舉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遼寧省副省長陳超英分別代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遼寧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協定。

2013年1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王繼仁教授主持的“大同礦區複雜開採條件煤炭火災防治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3年5月22日,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2014年1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潘一山教授主持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深部動力災害一體化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4年12月,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批覆,同意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為牽頭單位,協同重慶大學、神華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煤炭企業,組建“煤礦重大動力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潘一山
校長 王繼仁
黨委副書記 王繼仁
副校長 邵良杉,張佐剛,馬壯,梁冰

歷任領導

姓名 職務 任期 姓名 職務 任期
潘一山黨委書記2013.6~至今吳大章院長1985.7~1989.7
校長2008.6~2013.12呂福臣黨委書記1985.4~1996.2
王繼仁校長2013.12~至今劉偉東院長1981.10~1985.7
倪玉國 黨委書記 2006.9~2013.6 劉震黨委書記1977.10~1984.9
石金峰 校長 2002.12~2008.6 院長1977.10~1981.10
副校長 2002.4~2002.12 卜明黨委書記1965.10~1966.12
邢貴和 黨委書記 1998.6~2005.5 李椽黨委書記1962.11~1965.5
黨委副書記 1996.12~1998.5 張世韓代理院長1961.9~1967.2
趙子德 黨委副書記 1996.4~1996.10 譚伯黨委書記1958.11~1962.9
黨委書記 1996.2~1996.4
劉明新 校長 1996.4~2002.3
院長 1989.7~1996.4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116個本科與高職專業(其中本科專業68個),在礦山災害治理、安全工程、測繪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機械製造等研究領域形成明顯的優勢和突出的特色,在礦區開採沉陷治理、煤炭自燃火災防治、“三下”採煤、衝擊地壓的預測與防治、地質動力區劃等許多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至“十五”末期,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擁有工、管、理、經、文、法、農、教育、藝術等多個學科,可同時培養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統招專升本、留學生及成人生等多層次、多規格人才的國家重點大學。 

招生情況

2014年,學校招生計畫為7620人,均為全日制本科計畫,面向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招生,全部在本科一批次進行錄取,招生類別包括高中起點、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按照教育部、遼寧省教育廳指示,從2014年起,學校取消專科招生計畫。 
學校2013年本科招生第一志願一本線以上省外錄取2619人;遼寧省為第一志願一本B段,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54分,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27分。 

師資力量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大教學科研設施完善、學習生活環境幽雅。學校建有阜新校區和葫蘆島校區,校園內古樸、典雅的建築鱗次櫛比,校舍建築面積203.68萬平方米,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儀器設備、教學科研設備總值達1.3億元。一萬二千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藏書170餘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種。學校編輯出版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均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進入CSTA和EI以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並首批進入中國核心期刊。

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的立足之本。遼寧工大以前瞻的意識,站在學校發展的戰略高度,堅持“充實內涵、提高質量、分級管理、重點建設”的方針,大力加強學科建設。目前,學校不僅擁有一批基礎厚、實力強的傳統學科,也擁有一批生機勃勃的新興學科。建有礦業工程、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5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已形成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遼寧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體系。一流的大學必須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遼寧工大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以培養高素質的優秀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以加強中青年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建設一支結構最佳化、素質優良、富有創新能力、滿足學校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截止2010年底學校擁有專任教師1600多名,其中雙聘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51人,教授、副教授60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633人,1名教師榮獲國家首屆教學名師獎,2名教師榮獲遼寧省教學名師獎,39名教師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名教師被確定為省級學科帶頭人17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13名教師被確定為千層次人選,17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中青年骨幹教師,學校聘請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作為名譽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目前,學校建成了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發展趨勢好、教學和科研水平高、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師資隊伍。

專業設定

校園位置學院名稱本科專業名稱
阜新校本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 地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全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理論與套用力學、工程力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車輛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建築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理學院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生物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法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外語系英語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阜新籃球學院運動訓練
阜新北校區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地下建築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交通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動畫
葫蘆島校區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礦山通風安全)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與智慧型控制、自動化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網路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行銷管理學院市場行銷、電子商務

研究生學院(校本部)

遼寧工大籃球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校本部)

經濟管理學院(北校區)

套用技術學院(北校區)

礦業技術學院(葫蘆島校區)

(說明:截至2014年5月,除表格中19個學院外,還有以上學院,總計24個學院。)

學科建設

國家級、省級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序號學科分類學科名稱學院名稱
1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省級重點學科
序號 學科分類 學科名稱 學院名稱
1 遼寧省重點學科 礦物加工工程 礦業學院
2 遼寧省重點學科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3 遼寧省重點學科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4 遼寧省重點學科 採礦工程 礦業學院
5 遼寧省重點學科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土木與交通學院
6 遼寧省重點學科 安全技術及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7 遼寧省重點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學院
8 遼寧省重點學科 工程力學 力學與工程學院
9 遼寧省重點學科 礦業工程 礦業學院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序號 學科分類 學科名稱 學院名稱
1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測繪工程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2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工程力學 力學與工程學院
3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軟體工程 軟體學院
4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商管理學院
5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機械工程學院
6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土木工程(地下建築工程) 土木與交通學院
7 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資源勘查工程礦業學院
8 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育部、省級工程教育與認證學科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學科 
序號 學科分類 學科名稱 學院名稱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採礦工程 礦業學院
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3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機械工程學院
4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 礦業學院
5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軟體工程軟體學院
6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測繪工程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7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8 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9 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10 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11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12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軟體工程軟體學院
13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通信工程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科
序號 學科名稱 學院名稱 通過時間
1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9、2012年
2 採礦工程 礦業學院 2009、2012年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序號 學科名稱 學院名稱
1 礦業工程 礦業學院
2 力學 力學與工程學院
3 測繪科學與技術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4 安全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級學科博士點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院
1 0801 力學 力學與工程學院
2 0816 測繪科學與技術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3 0819 礦業工程 礦業學院
4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學院
5 0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二級學科博士點

序號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院名稱
1 081901 採礦工程 礦業學院
2 080104 工程力學 力學與工程學院
3 081601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4 081903 安全技術及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5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學院
6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機械工程學院
7 081603 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8 081902 礦物加工工程 礦業學院
9 081920 礦山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10 081921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11 081620 礦山計算機套用與空間信息工程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12 120120 管理決策理論與套用 工商管理學院
13 120121 工程與項目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4 120122 產業與資源配置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5 120123 科技與教育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16 120124 系統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
17 081401岩土工程土木與交通學院
18 081602攝影測量與遙感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19 081803地質工程礦業學院
20080102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力學與工程學院
21080103固體力學力學與工程學院
22080104流體力學力學與工程學院

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學科全國排名 省內參評機構排名
0801 力學 67 27/40 2/6
0802 機械工程 67 61/102 6/13(並列1所高校)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64 84/98 9/14(並列5所高校)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63 39/46 3/6(並列3所高校)
0808 電氣工程 63 41/41 2/2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63 68/74 4/5(並列1所高校)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64 72/83 8/16(並列8所高校)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4 77/120 5/15(並列9所高校)
0814 土木工程 67 42/69 3/6
0816 測繪科學與技術 69 8/18 1/1
0819 礦業工程 71 10/19 2/3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64 78/84 9/13(並列3所高校)
0835 軟體工程 64 74/106 3/15(並列11所高校)
0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72 11/22 1/5(並列1所高校)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69 47/102 4/16(並列1所高校)
1202 工商管理 65 89/115 6/19(並列6所高校)

教學建設

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遼寧省高校創新團隊、17門省級精品課程、6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教學團隊示範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名稱 學院名稱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教學團隊 力學與工程學院
省級教學團隊
序號教學團隊名稱學院名稱
1安全工程教學團隊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2工程訓練教學團隊機械工程學院
3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團隊機械工程學院
4測控技術與儀器教學團隊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5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工商管理學院
6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理學院
7工程訓練中心教學團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8高等學校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礦業學院
9礦物資源工程專業課教學團隊礦業學院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示範中心名稱 學院名稱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實驗教學中心 力學與工程學院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序號 示範中心名稱 學院名稱
1 安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2採礦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礦業學院
3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4力學實驗教學中心力學與工程學院
5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理學院
6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學院
7工程訓練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學院
8軟體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軟體學院

實踐教育中心基地

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教育部第一批) 
序號 名稱 共建高校
1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 吉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3 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4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序號 名稱 共建高校
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競邁環保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教學成果

學校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和完善“套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先後有80餘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在國家、省部組織的課程統考和教學質量檢測及各類大賽中,該校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在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該校獲得“優秀”成績。1999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2000年及2009年,學校兩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10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 ,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達95%以上。

學生獲獎情況

學校為學生提供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藍橋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慧型汽車競賽、全國高等學校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等國際、國家級賽事參賽機會。在2004年全國第五屆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該校學生獲得遼寧賽區冠軍;在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該校參賽隊伍獲得國家二等獎,遼寧賽區一等獎;在2012年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中,該校學生作品獲得全國銀獎;在2013年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慧型車競賽東北賽區決賽中,該校參賽隊伍均獲得一等獎;在2014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該校參賽隊伍獲得二等獎;該校兩名學生曾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

科學研究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學校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生命,以培養政治信念堅定、道德品質優良、知識結構合理、心理體魄健康,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複合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與教育創新,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學校先後有4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33項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在國家、省部組織的課程統考和教學質量檢測及各類大賽中,我校均取得了優異成績。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達95%以上,居遼寧省高校前列。廣大畢業生以思想文化素養較高、基礎專業知識紮實、埋頭苦幹富於創新的特點,贏得了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受到了社會的好評。1999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2000年,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校做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較強的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科技開發能力及多學科交叉的綜合科技優勢,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調整科研主攻方向,不斷加強與國內知名大型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提升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與振興的貢獻力,特別是為阜新經濟轉型做出了應有貢獻。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星火計畫、“863”國家高新技術等各類科研課題800餘項,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20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及市級科技進步獎。目前,學校在礦山災害治理、安全工程、測繪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機械製造等研究領域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突出特色,在礦區開採沉陷治理、“三下”採煤、衝擊地壓的預測與防治、地質動力區劃、石油開採等許多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學校成功參加了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先後榮獲大會優秀成交獎、優秀組織獎。

國際交流

學校始終堅持走國際化、開放式辦學道路,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先後與 德國澳大利亞南非美國日本越南俄羅斯 等10多個國家的許多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校際聯繫和學術交流關係,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南非比陀利亞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日本秋田大學等國外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科研合作,聘請世界知名學者擔任學校名譽教授。學校聘請了一大批外籍教師和專家為學生上課,培養了一大批外國留學生,與國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擔了數十項科研課題。學校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越南礦業 學院共同開辦了“2+2”、“3+1”聯合培養人才模式,與德國克勞斯達爾技術大學簽定了聯合培養人才協定。

校園文化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大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機械設計大獎賽、電腦程式設計大獎賽等豐富多彩的科技學術活動形成了校園文化的主鏇律。學校每年都有10餘項學生髮明專利問世。在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中我校參賽作品獲得一等獎;在全國第五屆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我校學生獲遼寧賽區冠軍;在1999年遼寧省“鳳祥杯”首屆大學生電視辯論賽上,學校代表隊獲得了冠軍;在“ 創維杯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學校參賽隊伍分獲遼寧賽區一等獎和三等獎;在“CCTV杯 ”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榮獲優勝獎;在全國大學生軟體之星大賽中學校代表隊獲得第三名;在近幾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上,有20餘項作品獲獎。以掛職鍛鍊為主要形式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多次受到中宣部、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的表彰。2000年,學校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2005年,學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央精神文明辦、全國學聯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光榮稱號;2006年,學校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授予“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光榮稱號。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學校以其優良的學風和校風,多次被遼寧省政府、省教育廳授予“文明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優良學風校”榮譽稱號。建校半個多世紀以來,已向國家輸送了6萬餘名各類人才,廣大畢業生遍布國家經濟建設各條戰線,湧現出了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和著名專家、學者。在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世紀,遼寧工大人正以昂揚的鬥志、豪邁的情懷、創新的精神,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把學校辦成優勢學科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教學科研水平高、綜合實力強、社會貢獻大、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國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術研究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學校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星火計畫、“973計畫”、“863計畫”國家高新技術等各類科研課題3500餘項,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240餘項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6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及國家自然科學獎。學校建有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2012年科研經費3.55億元。 

學術交流

國內交流

學校與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中平能化集團、大同煤業集團、山西焦煤集團、東軟集團 、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等20多家國內大型企業簽訂了實質性校企合作協定,與阜新、朝陽、營口、鐵嶺等市簽訂了市校共建合作協定。學校擁有國家安全培訓一級資質、全國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一級培訓資質和全國煤炭行業經營管理幹部工商管理培訓資質。在省內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會,擁有董事會單位120家

國際交流

學校始終堅持走國際化、開放式辦學道路,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與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南非、越南、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的39所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校際聯繫和學術交流關係,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南非比陀利亞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日本秋田大學等國外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科研合作,聘請世界知名學者擔任學校名譽教授。學校聘請了一批外籍教師和專家為學生上課,培養了一批外國留學生,與國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擔了數十項科研課題。學校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美國西阿拉巴馬州立大學 、越南礦業學院、越南廣寧工業大學等大學共同開辦了“1+4”、“3+1”、“3+2”、“2+2”等聯合培養人才模式,與德國克勞斯達爾技術大學簽定了聯合培養人才協定,與美國勞倫斯科技大學簽署“3+1+1”學生交換項目合作協定。

學校成功參加了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三次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組織獎”。先後舉辦國際礦山測量協會第十二屆大會、第三屆現代採礦與安全國際學術會議 、中俄礦山深部開採岩石動力學高層論壇、第一屆國際測繪與地球空間信息研討會、第四屆國際礦山安全學術研討會等近百次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學術會議,具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和國際知名度。

學術期刊

學校編輯出版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2012年“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自然科學類二等獎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2012年“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人文社科類一等獎 )均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進入CSTA國家資料庫和EI檢索以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並首批進入中國核心期刊

研究資源

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中心實驗室、國家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研究中心、國家煤礦開採與安全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國家大學科技園(教育部、科技部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3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機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名稱學院名稱
礦山熱動力災害與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組建)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名稱礦山液壓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中心實驗室
實驗室分類實驗室名稱學院名稱
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國家級中心實驗室礦山通風技術基礎研究實驗室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名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興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名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序號 實驗室分類 實驗室名稱 學院名稱
1 部級重點實驗室 國家煤炭工業採礦工程重點實驗室 礦業學院
2 部級重點實驗室 國家煤炭工業礦山機械工程重點實驗室 機械工程學院
3 部級重點實驗室 國家煤炭工業測量工程重點實驗室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4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煤炭工業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5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煤礦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6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大型工礦裝備實驗室 機械工程學院
7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 力學與工程學院
8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礦物加工與利用實驗室 礦業學院
9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實驗室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10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導航與位置信息服務實驗室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11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心 機械工程學院
12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套用實驗室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13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信息與管理工程實驗室 工商管理學院
14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礦山沉陷災害防治實驗室 土木與交通學院
15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工礦電氣設備與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16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 力學與工程學院
17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礦物加工與利用實驗室 礦業學院
18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採礦工程實驗室礦業學院

校級研究院(所)

研究院(所)名稱
礦山災害治理研究院 計算力學研究所 時空分析與建模研究中心 工程與環境研究所
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中心 會計研究院 爆破技術研究院 水土保持生態研究院
資源開發利用新技術與裝備研究院 礦物加工與利用設計研究院 管理工程研究院 衝擊地壓研究院
職業安全與健康工程研究院 耐磨堆焊材料與工程技術研究院 安全工程技術研究院 設備診斷與自愈工程研究院
化工研究院 電氣自動化研究院 礦業技術研究院 地質調查研究院
礦業節能減排研究院 圖像與信息處理研究院 數據科學與產業研究院

 文化傳統

文化底蘊

學校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以掛職鍛鍊為主要形式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多次受到中宣部、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的表彰。學校是首批全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試點高校,創造性構建實施了將第一、第二課堂有機整合的素質拓展學分化新模式——雙嵌入素質拓展學分模式,形成了以“一節”、“兩月”、“三類講座”、“四項工程” 和“十五項賽事”為框架的校級校園文化活動體系。學校團委連續兩次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是遼寧省唯一兩次獲得該稱號的高校。2006年,學校的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宣講團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授予“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第三屆全國高校十佳學生標兵社團”,這是遼寧高校歷史上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社團。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該校以其優良的學風和校風,多次被遼寧省政府、省教育廳授予“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優良學風校”等榮譽稱號。建校半個多世紀以來,已向國家輸送了12萬名各類人才,廣大畢業生遍布國家經濟建設各條戰線,湧現出了以10餘名省部級領導幹部為代表的卓越管理人才,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為代表的著名專家、學者和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掌門人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精英,廣大畢業生中走出了四位國家煤炭工業部部長,全國煤炭企業前7名中,有5個企業的總經理或董事長是該校的畢業生,學校素有煤炭行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工大精神

堅持以德養才、厚重人品的育人理念 塑造歷代學子的“太陽石精神”

“太陽石”是人們對煤炭的稱頌,稱頌它的樸實無華,沒有寶石絢麗的光彩;稱頌它的堅韌頑強,承受著大地的高溫高壓;稱頌它的無私奉獻,燃燒自己,奉獻著光和熱。建校伊始,我校就植根於煤炭艱苦行業和偏僻落後的遼西地區,秉承煤炭人的獻身、敬業與特別能戰鬥精神,融合遼西艱苦地區樸實、堅韌、刻苦、頑強的社會文化底蘊,歷經50餘年的積澱,鑄就了遼寧工大人特有的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半個多世紀以來,我校始終以“太陽石精神”為脊樑,弘揚勤勉敬業、無私奉獻的師德,忠教愛生、嚴謹治學的教風,頑強刻苦、拼搏向上的學風,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將“太陽石精神”與現代意識、科學技術交融,形成了濃重而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太陽石精神”不僅是全校教職工治學厲行的精神源泉,更是遼寧工大學子成才立業的寶貴財富。

一、鑄就“太陽石精神”,置身艱苦行業和偏僻地區育人治校

新中國誕生前夕,為了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支援解放全中國、迎接新中國經濟與文化建設高潮,培養煤礦生產建設急需的建設者和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在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阜新,成立了阜新煤礦工業學校。建校之初,一大批愛國知識分子回響黨的號召,懷著建設東北解放區、為新中國煤炭事業培養技術人才的愛國之情來到了這裡,在一片荒野上建設了這所學校。六十年代初,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在國家煤炭工業部的決策下,撫順煤礦學院、遼寧煤礦師範學院和雞西礦業學院先後併入阜新煤礦學院,一大批教師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離開了瀋陽、撫順等經濟發達城市來到了偏僻落後的阜新。全校教職員工懷著對發展祖國煤炭教育事業的熱情,團結協作,並肩奮鬥,克服生活的艱苦和辦學的困難,教書育人,治學治校。在教學與科研實踐中,廣大教師經常深入百里礦山,與煤礦工人一起從事危險而艱苦的生產勞動。艱苦的生活環境、危險的生產實踐和煤礦工人堅韌頑強、不怕犧牲、特別能戰鬥的精神,不斷地影響和塑造著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了遼寧工大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們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這批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也成為了學校未來發展、成長、壯大的堅實砥柱。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建的城市,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數十年來,除了煤電行業,其他工業相當薄弱。相對於國內坐落於經濟發達中心城市的高校而言,我校在引進高層次教師、對外學術與信息交流以及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困難。學校的每一步發展都要付出超過其他高校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努力和代價,錘鍊了遼寧工大人堅韌頑強、努力拚搏的意志;地處偏僻的城市缺乏優越的辦學資源和人才成長條件,促使遼寧工大人形成了樸實無華、埋頭苦幹的作風;較差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工作條件,培育了遼寧工大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太陽石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遼寧工大人勇於克服辦學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勇於克服個人成長成才道路上的重重困難,腳踏實地,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將一所煤炭職業專科學校建設成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多層次、多科性大學。

二、弘揚“太陽石精神”,培育煤炭工業和各領域精英

建校之初,我校隸屬於燃料工業部,1978年實行煤炭工業部和遼寧省雙重領導,以煤炭工業部為主的管理體制,1998年劃歸遼寧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幾十年來,我校始終堅持立足煤炭,服務煤炭,為煤炭工業培養人才。在我國,煤炭工業是一個極其艱苦的行業,井下採煤作業更是高危險的工作。根據煤炭行業的這一特點,我校在人才培養中始終堅持以德養才、厚重人品的理念,不僅培養學生具有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使學生甘於從事艱苦而危險的煤炭事業。

我校隨著煤炭科技的進步和煤炭工業的發展,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將教育學生熱愛煤炭、獻身煤炭,作為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內容,貫穿於大學四年教育始終。我校積極組織新生到煤礦參觀,使學生親臨其境,現場感受煤礦工人獻身敬業、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品質;每年都邀請一批在煤炭戰線上做出突出業績的校友以及煤炭生產勞動模範來校作報告,以他們成長成才的經歷和先進動人的事跡,感染薰陶學生,培養學生“愛煤炭、乾煤炭”的思想;在實踐教學中,組織學生參加煤礦生產實習,鼓勵學生參加工程項目、教師的科研課題、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鍛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意志,同時廣大教師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品格也深深感染著學生,使“太陽石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學子中發揚光大,激勵著他們成長成才,在國民經濟各條戰線上做出了閃光的業績。廣大畢業生以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勇於實踐、團結協作、甘於奉獻的特點,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讚譽。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已成為遼寧工大學子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特有的精神風貌。

遼寧工大在煤炭行業享有“黃埔軍校”的美譽,從這裡走出了4位煤炭工業部的部長和一大批各領域精英。原煤炭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胡富國,1964年畢業於我校採煤專業,曾任山西省政府省長、省委書記;原國家煤炭工業部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韓英,1955年畢業於我校採煤專業,曾任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和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神華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原國家煤炭工業部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張寶明,1963年畢業於我校礦山測量專業,現為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煤炭工業部副部長王顯政,1969年畢業於我校採煤專業,現任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這些部長不僅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更具有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每一個人都踏踏實實從最基層做起,在煤炭生產一線排除險情,解決技術難題,歷經無數的困難和危險,正是這種“太陽石精神”使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創造了事業的輝煌。

遼寧工大不僅走出了國家煤炭工業的領導者,而且還走出了一大批高級管理者和科技精英。如1955年畢業於地質勘探專業的程安東,曾任中央委員、陝西省省長;1969年畢業於採煤專業的張明元,曾任鐵法礦務局局長、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2年畢業於露天開採專業的田會,現任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院長;1982年畢業於採礦工程專業的付建華,現任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1982年畢業於礦井建設專業的張家漁,現任甘肅煤礦安全監察局黨組書記、局長;1982年畢業於工程力學專業的馬興瑞,曾任“實踐五號”衛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力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1984年畢業於機械製造專業的劉志全,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飛船結構與機構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1986年畢業於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的孫鴻志,現任吉林省松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等等。這些從工程現場和科研一線成長起來的高級管理者和專家學者,已成為我校畢業生的優秀代表。他們每個人都有相似的成長經歷,從基層做起,深入實踐,不畏艱苦,勇挑重擔,甘於奉獻。正是這種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成就了廣大學子的輝煌業績,同時也鑄就了遼寧工大人才培養的特色與品牌。

三、傳承“太陽石精神”,培育新時期建設者和接班人

九十年代後期,我校更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地方管理為主之後,仍然立足於地礦行業,保持地礦特色,堅持以德養才、厚重人品的育人理念,傳承“太陽石精神”,為新時期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校在新時期人才培養中,重視品德塑造,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線、以教師為主體、以社會實踐為手段,在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和學子中傳承“太陽石精神”。

堅持以思想教育為主線,傳承“太陽石精神”。我校把新生入學教育作為思想教育的第一課,廣泛宣傳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和誠樸求是、博學篤行的校訓,邀請老教授舉辦講座,使廣大學生了解學校悠久的發展歷史、光榮的辦學傳統,為他們勇於紮根偏僻地區、從事艱苦行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在大學四年里,我校緊緊圍繞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團隊精神教育的思想教育主線,把培養學生愛國、敬業、拼搏、奉獻的思想品質作為重中之重,將“太陽石精神”貫穿於第一、第二課堂及人才培養始終,使學生受到“太陽石精神”的薰陶,具有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堅持以教師為主體,傳承“太陽石精神”。教師是傳承“太陽石精神”的主體。我校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立了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政策制度為保證、以主題教育和系列活動為載體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格局,以“太陽石精神”引導教師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無私奉獻,形成了忠教愛生、嚴謹治學的教風。一大批教師紮根於這片熱土、為學校建設發展奉獻了青春年華,付出了心血汗水。中老教師們率先垂範,嚴謹治學,以“太陽石精神”,培育塑造了廣大青年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老教師劉瑞寬教授在女兒奔赴抗“非典”一線、兒子在日本突發心臟病去世的特殊時期,強忍悲痛,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堅持為學生上課、輔導答疑,直到圓滿完成畢業論文指導工作;中年女教師蘇榮華教授,患股骨頭壞死,行動極其不便,術後不久便拄著拐杖走上講台,為能夠按時上課,每天都要提前一個小時出門,為保證正常教學,每次上課前她都要少吃少喝。中老年教師的敬業精神不僅影響著青年教師,也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位學生。老教師章夢濤、黃伯軒等一批教授,把生死置之度外,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百米井下,開展井下衝擊地壓防治、瓦斯運移規律、礦井通風與火災防治研究,為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攻克了許多重大技術難題。在老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帶領下,劉劍、張宏偉、王來貴等一批中青年學者弘揚優良傳統,敢於選擇最危險的工作,勇於接受挑戰,圍繞煤礦安全生產領域出現的新難題,進行煤礦災害與防治研究,在基礎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這種不畏艱險的品格、不怕犧牲的勇氣、勇於奉獻的精神,為學生樹立了楷模,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學子。

我校廣大教師以對教育的忠誠熱愛、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對學術的精益嚴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廣大學子不僅樹立了遠大理想,還具有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他們在學習上刻苦努力、拼搏進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每年都有一大批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例如2001級學生吳繼業以清華大學本專業總分排名第一的成績考取該校工程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胡長偉、秦玉靈分別以哈工大本專業總分排名第一、第二的成績考入該校理論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02級學生王軍以同濟大學本專業總分排名第一的成績考入該校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堅持以社會實踐為手段,傳承“太陽石精神”。我校把社會實踐和工程實踐作為培養學生具有“太陽石精神”的重要途徑,將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計畫,經常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服務團,深入城市、農村,深入企業、礦山,參加社會實踐,開展社會調研與社會服務。通過社會實踐,學生不僅了解社會、提升了實踐能力,而且具有了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和無私奉獻的品格。我校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成效顯著,先後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評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示範高校、全國百支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服務團隊”;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被遼寧省團委授予“志願服務遼西北工作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我校傳承“太陽石精神”,培養一大批滿足新時期國家經濟建設需要的優秀人才。1990年畢業於採礦工程專業的王灝,現任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積極推動特許經營模式在城市大型基礎設施領域的套用和理論研究,是國內最早倡導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領域引入特許經營模式理念及進行基礎理論研究的專家之一,並首先在國內軌道交通領域按照特許經營模式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1994年畢業於鐵道運輸專業的秦志軍 ,現任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青藏鐵路工程指揮部指揮長,他指揮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火車站 。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無論是在艱苦的青藏鐵路建設一線、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還是在艱苦的煤炭生產建設一線,都活躍著一大批遼寧工大的學子,他們為青藏鐵路的建設,為“神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發射,為煤炭事業的發展,為祖國現代化的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57年來,我校為國家輸送了5萬餘名各類人才。廣大畢業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紮實的基礎專業知識,奮鬥在各領域工作崗位上,無論是在危險的礦山井下,還是在艱苦的實驗基地,他們一乾就是幾年、幾十年,不僅傳承了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而且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經對近2000名本科畢業生進行調查,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思想道德品質評價最高,優良率為97.59%;在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專項問卷調查中,畢業生對教師敬業精神評價最高,優良率為95.44%,這些數字強有力地印證了“太陽石精神”已經成為我校改革發展和全校師生員工成長成才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校區建設

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

即校本部,位於阜新市中華路47號,郵政編碼:123000。

即北校區,位於阜新市玉龍路88號,郵政編碼:123009。

北校區於2009年6月開工建設。歷時一年多的時間,一個占地550畝、校舍面積14萬平方米(2010年)的新校區已屹立在玉龍新城,成為玉龍新城一道靚麗的風景。學校土木與交通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套用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已成建制搬遷到北校區。

葫蘆島校區

位於葫蘆島市龍灣南大街188號,郵政編碼:125105。

校區北依首山,南臨海天一色的渤海遼東灣。共設有8個二級學院、2個研究院所,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已達12000餘人。校區現有專任教師 55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19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366人。教學區主要由靜遠樓、爾雅樓和耘慧樓組成。

傑出校友

科學界 田會 原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院長、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張春良 德國核工業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王建國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瀋陽研究院院長 姚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
張彥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分院書記、副院長 柳鐵林 煤炭工業部重慶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教育界 徐惠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陽升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柳貢慧北京工業大學校長潘一山遼寧大學校長
孫鶴旭 河北科技大學校長 邢貴和 瀋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趙國剛 哈爾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張星臣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
孟上九 哈爾濱理工大學副校長 馬雲東 大連交通大學副校長
時力華 華北理工大學副校長 馬念傑 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楊建國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汽車工程學院院長 李仲學 北京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張寶生 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梁棟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
於廣明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學院院長王永岩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
政界 王顯政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央紀委委員 胡富國 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山西省委書記、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常委
韓英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山西省委書記、團中央第一書記張寶明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中央候補委員、全國政協常委
馬興瑞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廣東預備役高炮師第一政委、第一書記付建華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中央紀委委員
張喜武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中央候補委員 丁向陽 國務院副秘書長
程安東 原陝西省省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央委員 潘利國 瀋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王君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趙明鵬 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黃玉治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 楊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
曹元 遼寧省政協機關黨組成員 李金柱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侯純祿 黑龍江工會副主席 張樹森 阜新市副市長
張家漁 政協甘肅省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陳必成 原遼寧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工商界 王安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延江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灝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洪宇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仲田神東天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韓有波遼寧鐵法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金智新山西焦煤集團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常委、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喜武原神華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王文義 天津中隧通風機有限公司總經理 樊慶峰

遼寧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