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

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為中國最北端的沿海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將有利於東北振興目標的實現。

遼寧沿海經濟帶遼寧沿海經濟帶

簡介

長達2900多公里的遼寧沿海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的出海口,大連港、錦州港、營口港、葫蘆島港、丹東港等優良港口雲集於此,與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是東北亞面向亞太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遼寧沿海經濟帶遼寧沿海經濟帶

《規劃》從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城鄉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開放合作、資源環境、保障措施等方面確立了遼寧沿海經濟帶下階段的發展方向。
遼寧沿海經濟帶位於我國東北地區,毗鄰渤海和黃海,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6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5.6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920公里,海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約18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695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605元。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區域,在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和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的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為進一步完善我國沿海經濟布局,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又好又快發展,充分發揮其對東北等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特制定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本規劃是指導遼寧沿海經濟帶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和編制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09—2020年。

《規劃》提出

遼寧沿海經濟帶要發揮東北地區出海通道和對外開放門戶的作用,全面參與東北亞及其他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整合沿海港口資源,全面提高航運、物流等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淘汰落後產能,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統籌城鄉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統籌規劃和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解決好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體制機制。

發展基礎與重大意義

發展優勢

遼寧沿海經濟帶遼寧沿海經濟帶

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我國北方沿海發展基礎較好的區域,具有諸多的比較優勢。區位優勢明顯。位於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是東北經濟區與京津冀都市圈的結合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關鍵地帶,與日本、韓國、朝鮮隔海鄰江相望,鄰近俄羅斯、蒙古,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歐亞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資源稟賦優良。擁有約2000平方公里的低產或廢棄鹽田、鹽鹼地、荒灘和1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的灘涂;鎂、硼、鉬、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較大;宜港岸線約1000公里,80%以上尚未開發;雙台河口、丹東鴨綠江口濕地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陸域面積1300多平方公里。工業實力較強。造船、工具機、內燃機車、成套設備等裝備製造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業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石油、電力等能源工業規模較大;擁有一批國家骨幹企業和大量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及產業工人。交通體系發達。大連、營口等港口擁有300多個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32個,已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依託沈山、哈大等幹線鐵路,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疏港和支線鐵路運輸網路;沈大、沈山、丹大、盤海營等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區內;大連、丹東、錦州3個空港已開闢87條國內航線和46條國際航線。

機遇與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繼續深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東北地區步入全面振興的新階段,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加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國家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為遼寧沿海經濟帶發揮優勢、加快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國際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深化,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日益加快,為遼寧沿海經濟帶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創造有利條件。遼寧沿海經濟帶進一步發展仍然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整體發展缺乏統籌協調,尚未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產業集聚度不高,結構有待進一步最佳化;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生態環境壓力較大;體制機制尚不完善,對外開放總體水平不高。此外,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日益顯現,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壓力也在加大。

戰略意義

進一步加快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關係到國家發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利於完善我國沿海經濟布局。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成長極,將提升北方沿海地區發展水平,有效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促進東北地區與環渤海地區相互融合,形成全國沿海地區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局面。有利於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強化服務和帶動功能,將進一步增強遼寧省和東北地區總體經濟實力,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形成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有利於更好地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提升遼寧乃至整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將為加強與東北亞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深化中日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加快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創造條件。

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最佳化空間布局,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改善民生,著力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一體化發展,率先實現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目標,在振興東北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對外開放全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原則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謀劃長遠;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全面推進;既要加快自身發展,又要加強與周邊地區協調互動,努力實現城市農村相互促進、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堅持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突破行政區劃界限,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統籌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水平,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堅持發揮優勢、集約發展。依託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和港口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打造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提高集約化規模和水平。堅持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加強生態建設,注重環境保護,提高環境準入標準,開展清潔生產,推進節能減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實現可持續發展。

戰略定位

立足遼寧,依託環渤海,服務東北,面向東北亞,建設成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臨港產業帶、生態環境優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區,形成我國沿海地區新的經濟成長極。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充分發揮東北地區出海通道和對外開放門戶的作用,創新國際合作機制,全面參與東北亞及其他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打造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沿海開放地帶,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以大連港為中心,整合沿海港口資源,拓展港口功能,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現代港口集群。加強主要港口和貨櫃幹線港建設,全面提高航運、物流等服務功能,建設完善的航運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臨港產業帶。依託沿海港口資源,堅持高端發展的戰略取向,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及配套產業,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和品牌,打造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產業集群,建設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臨港產業帶。生態環境優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區。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最佳化美化人居環境,加快建設生態屏障、綠色空間和生態城鎮,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打造文明富裕、安定和諧的宜居區域。第四節主要目標到2012年,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超過全國沿海地區平均水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0000元;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大幅提高;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升;城鎮化率提高到65%;城鄉居民收入顯著增長,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增強;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接近全國先進水平,基本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到2020年,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一些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城鎮化率提高到70%,城鄉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局面,率先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標。

空間布局

進一步提升大連核心地位,強化大連—營口—盤錦主軸,壯大渤海翼(盤錦—錦州—葫蘆島渤海沿岸)和黃海翼(大連—丹東黃海沿岸及主要島嶼),強化核心、主軸、兩翼之間的有機聯繫,形成“一核、一軸、兩翼”的總體布局框架。依據戰略定位,充分考慮現有開發強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培育建設一批發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準確、產業分工合理、示範帶動作用突出的重點區域和產業集群。
提升核心進一步增強大連的綜合實力,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其核心地位和龍頭作用,帶動區域加快發展,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建設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完善航運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努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拓展物流網路,搭建高效物流平台,建設一批輻射面廣、流量大的優勢貨品及貨櫃物流基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分撥和配送中心,加快構建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星海灣金融商務區,引進和培育高層次金融人才,改善金融業發展環境,吸引和集聚中外金融機構,健全現代金融組織和服務體系,逐步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造船及海洋工程基地、大型石化產業基地、電子信息及軟體和服務外包基地,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海洋與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集群,構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聚集區。
強化主軸大連—營口—盤錦主軸是哈大和東北沿海兩個一級發展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這一主軸,在支撐東北沿海經濟帶快速崛起的同時,服務帶動哈大經濟帶最佳化升級。加快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建設,重點發展船舶製造、石油化工、工具機、精密儀器儀表等,配套發展航運、物流、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形成臨港產業集群。加快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建設,重點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現代物流等產業,逐步建成大型臨港生態產業區。加快盤錦遼濱經濟區建設,重點發展中小型船舶修造、光電、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合成橡膠等產業。依託沈大交通走廊和大連、營口、盤錦等重點城市,建設好各類國家級、省級開發區。
壯大兩翼渤海翼。加快錦州濱海新區建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新材料、製造業、船舶修造等產業,建設錦州灣國家煉化基地和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加快盤錦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重點發展石油裝備製造與配件、石油高新技術、工程技術服務等相關產業,建成我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加快葫蘆島北港工業區建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船舶製造與配套、有色金屬、機械加工、醫藥化工和現代物流等產業。加快培育其他基礎好、潛力大的園區發展,推進具備條件的產業園區儘快形成規模。黃海翼。積極培育發展莊河工業園區、花園口經濟區、登沙河臨港工業區、長山群島經濟區、皮楊陸島經濟區,重點發展沿海臨港裝備製造、新材料、石化、能源、家居製造、服裝服飾、水產品增養殖和加工、旅遊、現代物流等產業。進一步發展丹東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精密輕型裝備等裝備製造業,製藥、精細化工以及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旅遊、口岸物流等服務業。

遼寧沿海經濟帶各類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遼寧大連出口加工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連保稅區、大連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丹東市邊境經濟合作區、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開發區:遼寧瓦房店炮台經濟開發區、遼寧長興島經濟開發區、大連旅順經濟開發區、大連金州經濟開發區、遼寧普蘭店經濟開發區、大連甘井子工業園區、遼寧丹東東港經濟開發區、遼寧丹東前陽經濟開發區、遼寧錦州經濟開發區、遼寧錦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遼寧錦州溝幫子經濟開發區、遼寧營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遼寧營口南樓經濟開發區、遼寧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遼寧盤錦經濟開發區、遼寧葫蘆島經濟開發區、遼寧葫蘆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遼寧葫蘆島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遼寧葫蘆島八家子經濟開發區
產業發展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做強具有基礎優勢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和原材料工業,做大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提高產品質量,逐步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
做大做強優勢工業壯大先進裝備製造業。重點發展資金技術密集、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交通運輸設備、通用設備及成套設備製造業,支持大型壓縮機、大型重載精密軸承、大型船用曲軸、數控工具機及功能部件等產品的研發,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環節實現突破。調整船舶工業結構和布局,大連、葫蘆島重點發展大型、高附加值船舶製造及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丹東、營口、錦州、盤錦積極發展以修船、中小型專用船舶製造為主的各具特色船舶工業。加快發展以客車及發動機、電力機車為重點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大連重點發展發動機、城市軌道車輛和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丹東、錦州重點發展大中型客車和汽車安全氣囊等汽車零部件產業。大連、營口重點發展數控工具機、製冷設備、特種軸承基礎件等通用設備製造業。盤錦、營口、大連重點發展石油裝備、冶金成套裝備、風電設備及港口和機場倉儲物流裝備等大型成套設備。提升原材料工業。石化產業重點發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機材料,加快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培育形成若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統籌考慮中俄原油管線建設和俄羅斯及其他地區原油進口因素,結合錦西煉油異地改造,適當擴大葫蘆島等地煉油能力,盤錦、錦州重點發展石化下游深加工和高端石化產品。冶金產業重點發展精品板材、特鋼產品和鋼材深加工,大連重點發展以不鏽鋼、軸承鋼、工模具鋼、齒輪鋼、彈簧鋼和高合金鋼為主的特鋼產品;營口重點發展寬厚板、冷(熱)軋薄板等;葫蘆島、錦州重點發展有色金屬產品生產加工。營口重點發展鎂質材料,大連重點發展以化學建材為主的新型建築材料。發展高技術產業。大連、營口、錦州重點發展積體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半導體照明、套用電子、移動通信等電子信息產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葫蘆島培育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承接京津冀地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大連、營口重點發展基因工程製藥、疫苗、生物晶片、檢驗試劑盒、動物藥、海洋藥、中藥飲片及生物醫用材料等。以大連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及中科院大連科技創新園為依託,重點發展膜、信息光電、納米、金屬複合、精細化工等高性能新型材料和複合、節能環保材料;加大丹東硼化工新材料開發和利用,加快發展錦州、營口鈦白粉產業。發揮錦州光伏產業優勢,發展矽材料,逐步建成多晶矽和矽電池研發生產基地。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依託重要交通通道和運輸網路,加快建設大連國際物流中心和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丹東區域性物流中心,支持發展重點物流園區;培育現代物流企業集團,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完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對腹地物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積極推進金融創新,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推進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提高增值電信業務、軟體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和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水平,加強信息化套用系統建設,建立綜合性軟體服務公共技術平台和公共信息套用平台,建設城市管理以及適應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的信息化系統,重點在大連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體開發和服務外包產業基地。扶持和培育技術創新型第三方服務企業。推進服務業標準化。積極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運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最佳化城市各類流通設施和商業網點布局,加快建設和完善農村流通設施和流通網路,支持一批現代大型商貿企業做大做強,發展專業特色市場,積極發展現代流通業態和行銷方式,營造便捷、舒適的消費環境。進一步加強濱海、邊境、濕地、人文、森林等旅遊景區的建設,加強優勢旅遊資源的開發,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和工業、農業觀光等特色旅遊,整合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密切與省內、東北和環渤海地區旅遊合作,推進旅遊一體化發展。積極扶持會展、創意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依託大連動漫產業優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動漫產業集聚區。推進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第三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培育優質專用良種,加快標準糧田建設,推進糧食集約化、專業化生產,建設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積極發展果品、花卉等特色農業,推進產業化經營,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積極推進畜牧飼養和經營方式的轉變,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和精深加工,推廣稻田河蟹生態模式養殖,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加工基地。繼續推進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場建設,扶持壯大遠洋漁業。加快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鼓勵發展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促進產學研結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盤錦、營口、丹東重點發展優質稻米生產加工;大連、丹東重點發展水產品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大連、營口、錦州、葫蘆島重點發展優質水果、設施蔬菜、名特優雜糧、薯類、花卉生產加工;丹東及大連的東部山區重點發展食用菌、中藥材、蠶桑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服務和安全防控體系。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業機械化監理鑑定、農產品質量監管及村級服務站點等公共服務機構,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技術服務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監測體系。鼓勵發展多元化的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社會力量興辦服務三農的公益性機構和經濟實體。
產業發展重點工業。重型裝備、製冷設備、石油工程裝備、核電及風電等新能源裝備、數控工具機、特種軸承等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基地;船舶與船舶配套、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軌道車輛等交通運輸裝備產業基地;數位化醫療影像設備產業基地;大型石化產業基地;精品鋼材生產基地;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研製和生產基地;新型建材基地;新材料、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光伏、無水印染等產業基地;積體電路、半導體發光二極體、高密度印刷電路板、移動通信產品等項目。現代服務業。金融商務區;軟體開發和服務外包產業基地;物流園區;特色旅遊區等。現代農業。增產千億斤糧食工程;設施農業建設工程;優質水果開發工程;特色產業開發工程;規模化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工程;水產品健康養殖工程;現代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基礎設施重點工程

交通碼頭

大連鮎魚灣港區、營口仙人島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營口鮁魚圈港區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連大窯灣港區三期、錦州港二港池貨櫃碼頭工程,錦州港四港池煤炭碼頭。航道:營口港仙人島港區、鮁魚圈港區25萬噸級航道工程,丹東大東港區5萬噸級航道工程。鐵路:北京—瀋陽—哈爾濱(大連)、錦州—營口、瀋陽—丹東鐵路客運專線,錦州—赤峰鐵路,東北東部鐵路通道,遼寧沿海港口疏港鐵路等。公路:丹東—通化、丹東—海城、莊河—蓋州、綏中—凌源、盤錦—阜新、皮口—長興島高速公路等。機場: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丹東機場擴建,大連等新機場建設。

能源工程

能源紅沿河二期等沿海核電工程,大連駝山等沿海風電場工程,城市區域大型熱電聯產工程及縣(區)熱源工程,綏電二期等高效大容量火電工程,丹東蒲石河等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電網改造和建設工程,錦州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和大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秦沈輸氣等沿海油氣管道工程。

水利水資源開發利用

三灣水利樞紐及輸水、錦凌水庫、青山水庫、三道灣水庫工程,加快猴山水庫、上窩鋪水庫、夾河水庫、半拉山水庫、龍頭山水庫、頭道河水庫、沙里寨水庫,石湖水庫、張家堡水庫及白石水庫尾工工程前期工作。
水資源配置:大夥房水庫輸水二期一步、大夥房水庫輸水二期二步、大夥房水庫輸水應急入連工程,大連、營口、盤錦、錦州市配水管網改造工程,凌海、北鎮等重要縣鎮供水工程。加快觀音閣水庫輸水、龍源供水、引洋入連、鐵甲水庫供水、“東水西調”工程前期工作。
防洪防潮: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丹東城市防洪工程,盤山閘擴建,白雲閘工程,鴨綠江國際界河整治工程,海防堤建設工程,病險水庫和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莊河、鳳城、寬甸、義縣、凌海、蓋州、興城、建昌、綏中等縣城防洪工程,遼河流域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大凌河、小凌河,大洋河、璦河、六股河、大遼河口、重點中小河流等河道防洪工程。
小型農村水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莊河、東風、東港、營口、大窪、盤山、王石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中型灌區節水與改造工程,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農村小水電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