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留的時間

遺留的時間

《遺留的時間》影片是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雷曼的半自傳式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巴勒斯坦家族從1948年到現今60多年間所發生的改變,從導演的角度審視以色列所經歷的種種巨變。伊利亞·蘇雷曼執導的《神聖的介入》曾經入圍2002年的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並且獲得了評審團特別獎。

基本信息

(圖)遺留的時間《遺留的時間》

基本資料

(圖)遺留的時間《遺留的時間》主創電影宮前合影

電影名:《遺留的時間》

英文名:(The Time That Remains)

導演:伊利亞·蘇雷曼Elia Suleiman

主演: Ali Suliman 薩萊赫巴克里 伊利亞蘇雷曼

類型: 劇情

片長: 105分鐘

上映日期: 2009年10月28日 法國

簡介

《遺留的時間》由伊利亞·蘇雷曼自編、自導、自演,被視作他的一部半自傳體電影,折射出以色列社會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在這部影片中,講述了一個很具個人色彩的故事……同時,表達了影片導演的政治觀點和期待。事實上,蘇雷曼的作品曾幾度登入坎城,但卻始終未能出現在正式競賽單元。蘇雷曼上一次結緣坎城是在2007年,當時,他被邀請參加了坎城電影節60周年慶生影片《每人一部電影》的創作。事實上,蘇雷曼的作品曾幾度登入坎城,但卻始終未能出現在正式競賽單元。

導演介紹

(圖)伊利亞·蘇雷曼 伊利亞·蘇雷曼

導演伊利亞•蘇雷曼於1960年7月28日出生在拿撒勒,於2002年憑藉《神的介入》一片獲得坎城評審大獎。

由於他在拍攝中對於滑稽諷刺與嚴肅謹慎手法的完美結合運用,伊利亞經常與雅克•塔蒂以及巴基特•基頓列為同類導演。

《遺留的時間》是繼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雷曼《消失文明的編年史》,《神聖的介入》之後的第三部關於以色列的電影,全片耗資七百萬,是導演至今以來投資最高的電影。拍攝地點包括以色列,巴黎以及紐約三個地方。而此片將作為導演以色列三步曲的最後一部影片。三部作品內容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基本上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同一個故事。

影片風格

(圖)導演伊利亞·蘇雷曼攜神秘美女現身導演伊利亞·蘇雷曼攜神秘美女現身

影片《遺留的時間》的本質與《神聖的介入》差不多,但它更具有個人和歷史角度:一系列小事件的發生、流傳的笑話、導演塔蒂式風格的帶有諷刺性的觀察。蘇雷曼頑固地對過去60年裡的主要政治人物避而不提,將重點緊扣他家鄉納扎里特鎮一個小家庭和其鄰居們。

影片隨後的五個段落(每個段落大約有20分鐘)只是由鏡頭的逐步消失分開的,沒有打出日期字幕,不過人們根據內含的信息不能猜出時間段。最初段落的時間背景是1948年,阿拉伯人的抵抗已開始瓦解,納扎里特鎮的鎮長在向以色列軍隊簽署投降書(其中的一個場景預示了影片的畫一樣的風格。)

無可挑剔的影像風格(每個鏡頭是根據幾何學處理,人物的背景總是納扎里特鎮的非常漂亮的道路或者風光秀麗的風景)立刻產生了一種拘泥形式之態度及行為,這點在其它方面得到了體現。

影片簡潔地也是幽默地為以色列自己的殖民行為進行了素描,學校在國慶日演唱希伯萊語歌曲,學生們觀看好萊塢對猶太復國主義諷喻的影片《斯巴達克斯》。至此,影片已確立了不斷出現的場景和人物的節奏,其中包括一位瘋狂的、滿嘴髒話的老鄰居,他總是威脅要把自己作祭品。

影片在最後半小時開始進行情感的拉動,埃利亞作為一名成人於聖誕節返家,和他的同伴們坐在同一家位於街邊的酒吧外,他還要照顧他年老的母親。

影片在技術上的處理都是一流的,馬克·安德烈·巴吉涅的攝影,有點戲劇化的劇情設計、服裝、背景音樂的使用都很不錯。特效鏡頭很流暢地融入了電影。對最後現化片段的剪輯將提升其節奏,現代片段的節奏顯然比其它片段的節奏緩慢。

評價

(圖)遺留的時間《遺留的時間》主演

有關阿拉伯人猶太人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他們之間的故事已得到了又一次表情冷漠的、幽默的講述,其中夾雜著悲傷和神秘。

《遺留的時間》是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雷曼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三部曲講述了他的人民在以色列現代國家中的位置。在他父親日記的啟發下,加之這位作家兼導演自身的回憶,這部影片比《消失文明編年史》(1996年)或《神聖的介入》製作的更為嚴格,情節也要更輕快。影片有時候接近於實驗劇場,蘇雷曼對此幾乎是一個外部觀察者。

影片還使用最低限度的資源來為素描大型事件。這實際是一種小宇宙劇院,具有諷刺性地上演著對美麗、陽光普照地方進行占領的血腥歷史的片斷時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