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繭

選繭

選繭是指根據制絲工藝要求對原料繭進行選剔分類的工藝過程。

選繭

正文

根據制絲工藝要求對原料繭進行選剔分類的工藝過程。由於蠶本身體質和結繭時的環境不同,以及受收繭、烘繭、運輸等影響,往往有一部分難以繅制高級生絲的次繭和不能繅絲的下繭,以及繭內有兩粒或兩粒以上蠶蛹的雙宮繭等。即使是同一品種的蠶繭,繭形大小、繭層厚薄、色澤等也有差異。因此,必須按不同工藝要求進行選繭分類,以符合繅絲的要求。選繭是在普通光線下(也有採用燈光裝置的)目測進行的。選繭分粗選和精選兩步。粗選僅在光繭中選出雙宮繭和下繭,其餘都是可供繅絲的上繭;精選是在粗選的基礎上,在上繭中選除次繭,並按繭形進行分型。繭形分型用篩繭機,篩落下來的是小型繭,不能通過的是大型繭。篩格間距的大小可根據繅絲需要調節。此外,選繭時還應選出有米黃、湖綠、淺紅斑的有色繭,防止絲色不勻或夾花。(見彩圖)

桑蠶繭的次繭和下繭 ①黃斑繭,又稱污染繭,是由於蠶上簇後處理不當,或上簇過早,排泄物污染繭層造成的。污染程度輕微的屬次繭,嚴重的屬下繭。②柴印繭,在繭層表面留有柴梗痕跡,程度輕微的屬次繭,嚴重的屬下繭。③綿繭,繭層鬆軟、縮皺不明。繭層稍有鬆軟的,屬次繭,鬆軟程度嚴重的屬下繭。④穿頭繭,又名蛆孔繭,繭層上有蛆孔,是被蠅蛆或大谷盜蟲蛀穿的,屬下繭。⑤印頭繭,繭的端部或腰部有蛹汁滲出且程度嚴重,屬下繭。⑥內印繭,繭的端部或腰部雖無蛹汁滲出,但蛹汁污染繭層內部且程度嚴重,繅高等級生絲時應予選出。⑦爛繭,病蠶或蛹在繭內腐爛,污水滲出繭外且面積較大,屬下繭。⑧油繭,蛹油沾污繭層面積很大,屬下繭。⑨薄皮繭,病蠶或蠶體因發育不良而繭層薄、彈性差。此類蠶繭如與一般正常繭混雜,在煮繭時極易崩潰,應予選除。⑩雙宮繭,由兩條或兩條以上蠶合營(做)的繭,不能繅制生絲,可繅制雙宮絲或製做絲綿。(見彩圖)

柞蠶繭的次繭和下繭 柞蠶繭除具有和桑蠶繭類似的次繭和下繭外,主要還有:①蛾口繭,蛹體未殺死,羽化為蛾從封口處穿出。②塊印繭,繭層表面有光滑的塊狀印痕(俗稱鏡子面繭)。③黑斑繭,繭層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塊狀斑痕。④外斑繭,繭層表面有黑褐色斑痕。⑤天然破口繭,繭柄下封口處組織疏鬆、無彈性。⑥疙瘩繭,繭形不正,部分縮皺特粗。⑦僵蠶繭,患僵蠶病的蠶在結繭後死亡,蠶體硬化乾固,俗稱乾固繭。⑧空瓤繭,繭體輕,搖時無蛹體滾動聲。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