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戰鬥載具

遠征戰鬥載具

遠征戰鬥載具一種先進兩棲突擊載具,美國通用公司負責研發製造。

(圖)遠征戰鬥載具遠征戰鬥載具

遠征戰鬥載具expeditionary Fighting Vehicle, EFV)原名先進兩棲突擊載具(Advanced amphibious Assault Vehicle, AAAV),由通用動力公司陸地系統部門(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 GDLS)負責研發製造工作,而後在 2003 年 9 月 10 日更名為遠征戰鬥載具。依計畫,美國海軍陸戰隊將於 2015 年前購置 1,013 輛,以取代現役的AAV-7A1兩棲突擊載具

基本介紹

(圖)遠征戰鬥載具遠征戰鬥載具

本車基本上是一輛兩棲裝甲人員運輸車(Amphibious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AAPC),設計目標是要將一個完整編制的海軍陸戰隊步兵班從地平線外的兩棲突擊艦直接運送上岸,並擁有至少相等於或超過 M1 艾布蘭(Abrams)式主戰坦克的敏捷性、生存性和機動力。

為彌補上一代兩棲登入載具性能之不足,並強化其除作為兩棲載具之外的一線作戰功能,遠征戰鬥載具成為現今美國海軍陸戰隊最高優先的地面武器研製計畫。面對未來登入作戰可能面對的高威脅環境,MV-22 鶚式傾斜旋翼機、LCAC-1 氣墊登入艇(Landing Craft Air Cushion, LCAC)與遠征戰鬥載具,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美國海軍陸戰隊執行從海上作戰機動(Operational Maneuver From The Sea, OMFTS)三棲登入作戰時的三大利器。

構型

(圖)遠征戰鬥載具遠征戰鬥載具

通用動力公司陸地系統部門(GDLS)研發的遠征戰鬥載具是一輛鋁製車殼的全履帶兩棲裝甲人員運輸車。履帶系統的驅動輪在前、惰輪在後,有 7 組路輪與 2 組回帶輪,並安裝有液氣壓懸吊系統(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System),可獲得地面機動時的最佳穩定性。動力系統使用 1 具 MTU 公司的 MT883 Ka-523 四行程十二汽缸柴油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有 2 種操作模式:陸上使用的低出力模式(可輸出 850hp)及海上高速機動使用的高出力模式(可輸出 2,575hp)。

本車駕駛席位於車體左前方,前上方則是 1 座 Mk 46 炮塔。炮塔右側為車長席、炮塔左側為射手席,而步兵指揮官的座位則位於車體右前方,17 名陸戰隊步兵則乘坐於車體尾段以及中段的兩側獨立摺疊座椅。車尾有一大型跳板可供乘員進出,跳板上還設有一個可供乘員進出的艙門;另外,乘員艙頂部還有 2 片滑動式艙蓋可供緊急狀況下進出。

在海上高速機動時,車體四周的可伸縮邊板將會張開,以避免高速航行時車體或履帶與海面接觸產生巨大阻力,從外型來看很像一個衝浪板,其作用原理也類似於衝浪。配合大推力的轉向噴水推進器,遠征戰鬥載具將可以高速(46 公里/小時)在海上機動,縮短敵火下的航渡時間。

遠征戰鬥載具的車體是以鋁合金焊接而成,設計目標是可抵擋來自 300 米外 14.5mm 重機槍穿甲彈的射擊,或 15 米外爆炸的 155mm 榴彈破片。未來可能加裝模組化陶瓷裝甲,以增強防護力。

武裝

(圖)遠征戰鬥載具遠征戰鬥載具

主要武裝為 1 座 Mk 46 雙人操作電動炮塔,含 1 門 Bushmaster II Mk 44 Mod 1 30mm 鏈炮;次要武裝則為 1 挺 M240 7.62mm 同軸機槍。在電力系統驅動下,可快速轉向、全方位皆可射擊,俯仰角度為負 10 度到正 45 度。炮塔外另設有煙幕彈發射器。

在觀測與射控系統方面,Mk 46 炮塔上裝有緊緻模組瞄準具(Compact Modular Sight, CMS),整合第二代前視紅外線系統(FLIR)、日間光學系統、護眼雷射測距儀等。30mm 機炮與射控裝置均裝有二維穩定系統,具有行進間射擊能力。

另外還設有 32 具煙幕彈發射器,其中 16 具位於炮塔,16 具位於車身,未來計畫以主/被動干擾裝置取代。

衍生型(EFVC 指揮管制型)

EFVP 標準型(人員運輸型)外唯一的衍生型。其任務在提供登入部隊指揮官強大有效優異的指管能力,因此擁有較 EFVP 更多種類的通訊管制裝備,並分為 7 個工作站。除 3 名車輛操作乘員外,尚搭載登入部隊指揮官與 6 名參謀人員。EFVC 並未裝置 30mm 鏈炮與 Mk 46炮塔,只配備 1 挺 M240 7.62mm 機槍以供自衛。

不同的看法

可靠度的問題
2007 年 2 月,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不滿意遠征戰鬥載具原型車的可靠度,並打算不依照原訂期程進入量產階段。美國海軍陸戰隊已要求通用動力公司陸地系統部門製造 7 輛新的原型車,這些原型車必須修正所有被發現的缺陷,而且平均故障間隔須降低為現在原型車的一半。

對抗即造爆炸裝置的防護能力

2007年6月,美國眾議院海軍兵力和遠征部隊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subcommittee on Seapower and Expeditionary Forces)致函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表達對遠征戰鬥載具能否對抗即造爆炸裝置(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IED)的關切,認為遠征戰鬥載具應重新設計,方能提供部隊更佳的防護能力與生存力。

基本參數

類型 兩棲裝甲車
原產國 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 2015年 (計畫)
用戶 美國海軍陸戰隊
生產歷史
生產商 通用動力
衍生型 EFVP
EFVC
基本規格
總重量 34,473 公斤
全長 10.67 米
長度 9.33 米
寬度 3.66 米
全高 3.28 米 (連炮塔)
操作人數 3+17人

裝甲厚度、類型 陶/複合裝甲
主要武器 1 x 30 mm/40 mm MK44 鏈炮
次要武器 1 x 7.62 mm 機槍
發動機 MTU MT 883 Ka-523 柴油引擎
輸出功率 2,702 hp (水上)、850 hp (陸上)
推重比 34.48 bhp/ton
最大行動距離 523 公里 (陸上)、120 公里 (水上)
最高速度 72.41 公里/小時 (陸上)、46 公里/小時 (水上)

使用國家

美國海軍陸戰隊 - 1,311 輛。
阿根廷海軍 - 21 輛 LVTP-7,其中約有 10 輛已經完成局部升級。
巴西海軍陸戰隊 - 13 輛 AAV-7A1、9 輛 LVTP-7A1、2 輛 LVTC-7A1 和 1 輛 LVTR-7A1。
義大利陸軍 - 35 輛 LVPT-7,其中 25 輛已經被升級為 AAV-7A1 標準型。
大韓民國海軍陸戰隊 - 162 輛。
西班牙海軍陸戰旅(BRIMAR) - 16 輛。
皇家泰國海軍陸戰隊 - 24 輛。
委內瑞拉海軍 - 11 輛,包含 9 輛 AAVP-7A1、1 輛 AAVC-7A1、1 輛 AAVR-7A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