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V遠征戰車

EFV遠征戰車

美軍的EFV水陸兩棲裝甲車是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在水面上“滑行”的裝甲戰車,其在水面上的時速是其他兩棲戰車無法比擬的,是新一代的水陸兩棲戰車。由於其造價昂貴,每輛造價高達700萬美元,比M1A1主戰坦克300~400萬美元的造價高出許多。而且實戰性能未知,因而遭到很多專家質疑。

基本信息

發展由來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就開展了履帶式登入車的研製。1935~1937年研製出LVT1履帶式登入車,稱為“鱷魚”。加有裝甲防護的,稱為LVT(A)1,戰鬥全重14.6噸,主要武器為1門37毫米火炮,最大陸上速度40千米/小時,最大水上速度11千米/小時。1942年生產出LVT2履帶式登入車,稱為“水牛”。有裝甲的稱為LVT(A)2,戰鬥全重約13噸,武器為3挺7.62毫米機槍,最大陸上速度32千米/小時,最大水上速度12千米/小時。1943年研製出LVT3履帶式登入車,稱為“大毒蛇”,戰鬥全重17噸,最大陸上速度27千米/小時,最大水上速度11千米/小時。1943年研製出LVT4履帶式登入車。有裝甲的稱為LVT(A)4,戰鬥全重17.9噸,武器為1門75毫米榴彈炮,最大陸上速度32千米/小時,最大水上速度12千米/小時。這些登入車提高了登入部隊作戰中從艦到岸的推進速度,從而保證了從艦到岸作戰行動的連續性。
50年代,美國研製出LVTP5履帶式登入輸送車,用於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戰鬥全重37.4噸,乘員3人,載員25人。武器為1挺7.62毫米機槍。最大陸上速度48千米/小時,最大水上速度11千米/小時,能在3.66米高浪中行駛,車體密封性較好。
70年代,美國研製出LVTP7履帶式登入輸送車,用於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突擊營,擔負將陸戰隊員由艦運送到岸,必要時也可將其運送到內陸目的地的任務。戰鬥全重18.257噸,乘員3人,載員25人。武器為1挺12.7毫米機槍。發動機功率294千瓦,最大速度64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80千米。水上行駛時,用噴水推進器推進,最大速度13.5千米/小時。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80年代,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LVTP7履帶式登入輸送車全部進行改裝,改進後稱為AAV7兩棲突擊車,戰鬥全重增至22.838噸。
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AAV7A1兩棲突擊車由AAV7改進而成,戰鬥全重23.991噸,乘員3人,載員25人。武器為1挺12.7毫米機槍,彈藥基數1000發。發動機功率294千瓦,最大陸上速度72.42千米/小時,水上行駛靠車體後部的2個噴水推進器推進,最大速度13.5千米/小時。噴水推進器為鋁合金制混流式水泵,每個泵的後部裝有轉向倒流板,由駕駛員通過操縱方向盤控制電液閥開閉,改變噴水的方向,從而實現車輛在水上轉向和倒駛,最大倒駛速度7.2千米/小時。AAV7A1兩棲突擊車已形成一個車族,包括AAV7A1輸送車、AAVC7A1指揮車和AAVR7A1搶救車。AAV7A1輸送車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主要遂行由艦到岸運送物資的任務。
由於AAV7A1兩棲突擊車主要用於向海岸運送人員和物資,雖然通過改進提高了登入後的戰鬥能力,但美國海軍陸戰隊對這種戰車並不滿意,提出了具有更高輸送能力和陸上戰鬥能力的新型戰車要求,這樣就開始制訂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的研製計畫。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分公司研製,至1999年製造出第一批3輛樣車。此後又製造出第二批共9輛樣車。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設計定型後,於2003年9月10日被改稱為“遠征戰車”(EFV)。
從目前的研製進度來看,EFV遠征戰車於2005年進行試生產,並進行作戰測評,內容包括可靠性、生存力和戰鬥能力;預計在2006~2008年間達到初始操作能力,到時將生產出約裝備1個排的EFV遠征戰車,即14輛EFVP人員輸送車和1輛EFVC指揮控制車。全功能的EFV遠征戰車將於2008年開始部署服役,以替代現役的1322輛AAV7A1。EFV遠征戰車預計到2018年共生產出1013輛,其中包括935輛EFVP人員輸送車和78輛EFVC指揮控制車,整個計畫經費達76億美元。
EFV遠征戰車擁有超過AAV7A1兩棲突擊車3倍以上的水上行駛速度和將近2倍的裝甲防護力,地面機動性能等同或優於M1A1主戰坦克,可與下級、鄰近友軍、上級進行有效的通信指揮作業,可對乘、載員提供有效的核生化防護。

三種行駛模式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根據水上和陸地行駛狀態,EFV遠征戰車有三種行駛模式,即水上高速行駛模式、水上過渡行駛模式、陸上行駛模式。
水上高速行駛模式是指在水上高速行駛時,各部位滑板操作的過程。在行駛前,車首滑板向前撐開,液壓控制的履帶略為回收;兩側滑板則向外翻,蓋住履帶下緣,履帶前方也有蓋板擋住,以免高速行駛時履帶與水面接觸產生巨大阻力;車尾滑板也放下,在高速行駛時可發揮撐起車尾的功用。也就是說,在水上機動時,EFV遠征戰車將會變成一個大型水上衝浪板,再加上大推力的噴水推進器,最大速度可以達到46.6千米/小時。
水上過渡行駛模式是指在水上由低速轉為高速或由高速轉為低速行駛時,各部位滑板操作的過程。以登入前的最後行駛階段為例,其兩側滑板、車尾滑板和履帶蓋板必須先行收起,以便於登入後履帶的操作;由於履帶這時伸出並與水直接接觸,阻力增大,發動機功率也減小,行駛速度將下降至19千米/小時左右。
陸上行駛模式是指在地面行駛時,各部位滑板操作的過程。這時所有滑板都收起,車輛呈陸上行駛狀態,最大公路速度達72.4千米/小時。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EFV遠征戰車配備3名乘員。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車長和炮長分別在炮塔內右、左側,車體前部右側是步兵指揮官。駕駛員和步兵指揮官分別有1扇向後開啟的艙門,並配有潛望式觀察鏡,視野均為120度,另外他們2人還共用1具視野為270度的潛望鏡,駕駛員前方地面視覺死角為10米。車長和炮長的潛望鏡都為360度的全向視野。炮塔位於車體前部,炮塔上裝1門機關炮和1挺並列機槍。
車內搭載的17名陸戰隊員位於車體尾部和中部的兩側,每位載員都有獨立的摺疊式座椅。車體後部有1個液壓控制的跳板式尾門,可供載員出入,若跳板出現故障則可通過尾門上的安全門出入。另外,載員艙頂部有2個採用滑動式艙蓋的艙口,可供載員在緊急情況下出入。雖然後部安全門較小,且車內走道狹窄,但經實地測試,17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彪形大漢,仍可在18秒內全部衝出車外投入戰鬥。
行動裝置採用可收縮履帶的液氣懸掛裝置,有7對負重輪和2對托帶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車首兩側和車尾都裝有滑板,後部兩側各有1個噴水推進器。

兩種身管炮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EFVP人員輸送車的主要武器為1門可更換身管的MK44型30/40毫米穩定式機關炮,輔助武器為1挺M240型7.62毫米並列機槍,安裝在車體前部的MK46型雙人炮塔上。在電力系統的驅動下,武器系統可快速在360度方位內射擊,高低射界為-10度~+45度。
必要時,MK44型30毫米機關炮身管只需更換5個零件,就可容易地更換為40毫米身管。這樣,就可以相當低的成本來大幅度強化EFV遠征戰車的火力,且車上待發與備用炮彈數量與先前相同。
車內攜帶215發30毫米待用彈,其中55發穿甲彈、160發高爆彈,另外還有180發備用彈。機槍彈共1400發,其中待用彈600發,備用彈800發。身管射擊壽命高達20000發,在測試時曾持續射擊37000發,未曾出現過鎖閂或進彈方面故障。MK44型30毫米炮可擊毀2000米內的輕型裝甲車輛,最大射程可達4000米。
車長有5具前視潛望鏡和1具後視潛望鏡,可進行360度的周視觀察。炮塔上安裝了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分公司的緊湊型模組化觀瞄系統,它由晝用光學鏡、人眼安全雷射測距儀和第二代前視紅外系統和雙向穩定裝置組成,無論在白天、夜間,還是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都能夠瞄準打擊目標。火控系統由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分公司生產,是M1A2主戰坦克的計算機化火控系統的衍生型。30毫米機關炮和瞄準具都裝有雙向穩定器,可在行進間射擊靜止目標和運動目標,在打擊運動目標時具有相當高的首發命中率。

三種功率模式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EFV遠征戰車為了達到水上和陸上的三種行駛狀態模式的需求,採用了一顆特殊的“心臟”——三種功率輸出模式發動機。發動機為德國MTU公司生產的MT883Ka523型12缸增壓柴油發動機,安裝在車體中部,以取得水上航行時的重心平衡。發動機有三種功率輸出模式。在陸上行駛模式時,利用二級連續渦輪增壓系統,發動機在轉速2600轉/分時功率為624.75千瓦;在水上高速行駛模式時,起動第二級渦輪增壓器,在轉速為3300轉/分時,功率達到1984.5千瓦;在水上過渡行駛模式時,輸出功率為882千瓦。
發動機達到如此高的輸出功率,使EFV遠征戰車在水上的單位功率達到58.7千瓦/噸,能在水上疾駛如飛,有人把它比做義大利的“法拉利”賽車;陸上單位功率達到18.5千瓦/噸,其陸上機動性與M1A1主戰坦克相同或更好。
傳動裝置為阿里遜公司的“動力傳動模組”,在陸上行駛模式時,發動機的動力經變矩器傳給X4560全自動6速變速箱;在水上高速行駛模式時,動力還傳給2個噴水推進器,推進器的直徑548毫米,總推力可達10.35噸,並由轉向噴嘴控制推進方向。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在3級海浪條件下,EFV遠征戰車仍可以46千米/小時的高速在海面上航行,航速為AAV7A1兩棲突擊車的3~4倍。在37千米/小時航速時,其轉向半徑為85米;在46千米/小時航速時,其轉向半徑為100米。
車上可攜帶1382升燃油,可供在水上行駛120千米和在陸地行駛480千米。如果用於兩棲作戰的話,這些燃油可保證EFV戰車在海上航行40千米後,仍能在陸上行駛約320千米。
值得一提的是,EFV戰車裝有輔助動力裝置,包括22.05千瓦水冷柴油發動機和10千瓦發電機。這樣,EFV戰車在寂靜監視模式中,可整夜安靜地待在伏擊位置,並在不驚動敵人的情況下,利用車上輔助動力裝置給蓄電池充電,以維持車上電子和熱成像等系統的正常運作。而AAV7A1兩棲突擊車在停車警戒時,主發動機需要數小時來為蓄電池充電。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EFV遠征戰車的生存性設計概念,就是五大防護措施。一是防偵察,避免不被發現。其措施是降低視覺特徵,減少噪音、熱輻射信號、雷達信號等。二是防探測,一旦被發現,避免被標定。其措施是安裝煙幕彈發射器、光學干擾器、雷射干擾器和雷達干擾器等。三是防命中,一旦被標定,避免被命中。其措施是採用主動防護系統、毫米波干擾器等。四是防殺傷,一旦被命中,避免被擊穿。其措施是採用優質被動裝甲,安裝附加裝甲等。五是防陣亡,一旦被擊穿,避免被擊毀。其措施是採用防崩落襯層、隔艙化結構、滅火抑爆裝置、核生化防護裝置等。
車體由鋁合金裝甲焊接而成,全周可承受14.5毫米重機槍穿甲彈的攻擊,頂部可防155毫米榴彈破片。必要時還可附加模組化陶瓷裝甲,這種陶瓷裝甲可承受相鄰地點多發命中彈的衝擊,而一旦損壞和未來有性能更佳的裝甲出現時,也能方便地加以更換。
車內裝有自動火警探測與撲滅系統、具有核生化防護能力的環境控制超壓系統,另外還有多具煙幕彈發射器,其中16具安裝在炮塔上,16具安裝在車體上。未來將安裝主動防護系統,並強化各種偽裝效果,以達到全面整體的優質生存性。

兩種車型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EFV遠征戰車目前只有兩種車型,即EFVP人員輸送車和EFVC指揮控制車。EFVC指揮控制車可給各級登入指揮官提供優異的指揮能力,因此相對於EFVP輸送車較簡單的C4I系統(3部VHF無線電台、1個多頻衛星通信系統、頭戴無線式車內通信系統、AN/VSQ-1位置定位報告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羅盤),EFVC指揮控制車就複雜得多。
EFVC指揮控制車內除3名乘員外,還有登入部隊指揮官和6名參謀人員,設有7個工作檯。車上配備的通信系統包括2個單信道地空無線電系統、2個UHF增強位置報告系統、2個HQ(HaveQuick)Ⅱ型無線電系統,而指揮系統則包括戰術戰鬥作戰系統、先進野戰炮兵戰術資料系統、情報分析系統和多台指揮控制個人電腦(C2PC)等。
EFVC指揮控制車沒有安裝帶30毫米機關炮的MK46炮塔,只配備1挺7.62毫米機槍,用於自衛。

作戰使用

由於EFV戰車優異的特性,使登入艦在離海岸40千米處或更遠的距離外,就卸下EFV戰車,並儘快脫離戰區。而EFV戰車也可憑仗本身強大的火力與優異的防護力,在暢通的指揮系統掌握下,向內陸發起攻擊,執行各項作戰任務。

三棲登入作戰概念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超視距”三棲登入作戰概念,即在敵方海岸守備部隊的視距與海岸雷達的偵察距離外(通常指30~50千米處),兩棲突擊戰車遂行由艦到岸登入作戰。而傳統的靠近海岸進行以兩棲機動為主的登入作戰,因反艦飛彈的普遍使用而變得十分危險。當時,美軍可以遂行“超視距”作戰的運載裝備,主要有CH-46運輸直升機LCAC氣墊艇。在兩棲登入戰車方面,其LVTP7A1(後改為AAV7A1)雖可以約10千米/小時的速度在海上行駛7個小時,但如果要橫跨40千米從艦到岸的距離,一車陸戰隊員須在海上顛簸4個小時,不僅影響士兵戰鬥力,而且在這4個小時中發生的變化也難以預料。
為進一步提高“超視距”作戰能力,實現21世紀美國海軍陸戰隊“從海上作戰機動”的概念,美軍陸戰隊除計畫裝備飛得更快、更遠的MV-22傾轉旋翼飛機,以取代CH-46直升機外,還將裝備一種水上速度更快、地面機動性更好、火力和生存力更強的,並具有指揮控制功能的兩棲作戰平台,即EFV遠征戰車。
面對未來登入作戰可能的最大威脅環境,MV-22側轉旋翼飛機、LCAC氣墊艇、EFV遠徵車被美軍陸戰隊視為21世紀執行“超視距”三棲作戰的“三大法寶”。

四級編制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目前,在美國海軍陸戰隊AAV7A1兩棲突擊車的編制中,最大的單位為兩棲突擊營。未來EFV遠征戰車在編制和運用上也將是一樣,其編制單位為兩棲突擊營、兩棲突擊連、兩棲突擊排和兩棲突擊分隊四級。
兩棲突擊營將根據任務需要,配屬給陸戰師,可為團級登入隊提供兩棲運輸、戰術機動、通信支援與戰鬥支援。整個兩棲突擊營總共擁有EFV登入戰車207輛,其中EFVP人員輸送車192輛,EFVC指揮控制車15輛。1個標準兩棲突擊營下轄1個營部勤務連和3個兩棲突擊連。其中營勤連下轄營部排(組)、維修排、通信排、一般支援排、機動運輸分隊和一般支援分隊等單位,配備的23輛EFV戰車(包括7輛EFVP輸送車和16輛指揮控制車)都編在一般支援排內,可提供營直屬單位必要的戰術機動與裝甲防護能力。
兩棲突擊連下轄3個兩棲突擊排、1個維修排和1個連部排,配備44輛EFVP輸送車和2輛指揮控制車,可為營級登入隊(BLT)提供戰術機動與戰鬥支援。其中連部排負責連的行政管理、後勤、武器與醫療支援,分為指揮車分隊與一般支援分隊,指揮車分隊配有2輛EFVP輸送車和2輛EFVC指揮控制車,其中EFVC指揮控制車可為受支援的單位(步兵營)提供機械化的戰術指揮所,而EFVP輸送車則可為指揮所提供安全防護,並提供額外的載運能力。一般支援分隊配有6輛EFVP輸送車,可用於搭載營的81毫米迫擊炮排、反坦克排和配屬的戰鬥工兵。維修排主要由戰車維修與通信技術人員組成,這些人員通常被編組為數個小組,或由兩棲突擊連指揮官統轄運用,或編配給兩棲突擊排作直接支援。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兩棲突擊排配備12輛EFVP輸送車,可運載、支援1個陸戰隊加強步兵連。編制包括1個排分隊和3個兩棲突擊分隊。其中排分隊配有3輛EFVP輸送車,用以運載連級指揮人員、配屬的間接火力/空中火力支援作業人員和數個60毫米迫擊炮組人員。
兩棲突擊分隊配備3輛EFVP輸送車,用以運載機槍小組。一般可載、支援1個加強步兵排,為兩棲突擊隊中最小的運用部署單位。當任務需要時,兩棲突擊連也可派出部分EFVP輸送車組成一般支援分隊,來加強兩棲突擊排的陣容。

缺陷

美國EFV遠征戰車美國EFV遠征戰車

在對EFV遠征戰車的一片盛讚聲中,還是有人對其缺點提出了質疑,甚至部分美國專家主張停止EFV戰車的發展,他們提出了許多相關的論點。
EFV遠征戰車的長度較大,且比AAV7A1兩棲突擊車重8.5噸。這樣一來,每艘兩棲突擊艦所能裝載的兩棲突擊車數量就會減少,而原先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就感到不足。
採用高功率發動機來提供水上和陸上的高速機動,其每千米行程的耗油量為AAV7A1兩棲突擊車的2倍,將加重後勤供應的負擔;由於車內空間狹窄,運貨量只有AAV7A1的一半,並少載4~8名陸戰隊員。
複雜的懸掛裝置和履帶系統將使後勤維修費用增加;鋁合金裝甲具有可燃性,在遭到如RPG火箭彈這類成型裝藥反坦克彈的攻擊時,將可能起火燃燒,危及乘、載員安全;在海上較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無法高速航行,而當進行海上高速航行時,將會產生數千米外就可清楚看到的浪花和波紋,即使在夜間,只要有月光,其航跡也容易被發現。每輛造價高達700萬美元,比M1A1主戰坦克300~400萬美元的造價高出許多。儘管EFV遠征戰車是一種造價高的戰車,但是否適用於實戰還要拭目以待。

現狀

環球網軍事頻道國際軍情中心2010年12月10日報導,美軍的EFV水陸兩棲裝甲車是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在水面上“滑行”的裝甲戰車,其在水面上的時速是其他兩棲戰車無法比擬的,是新一代的水陸兩棲戰車。

全功能的EFV將於2008年開始部署服役,總數1013輛EFV,預計2018年生產完畢,以取代現役的1322輛EFVP構型、78輛為EFVC構型。整個計畫經費高達76億美元。

從目前的研發進度來看,EFV將於2010開始初期的少量生產,並進行作戰測評。測評項目包含可靠度、存活率和戰場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