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外文書名: Research on Dao'An
叢書名: 道安研究系列著述
平裝: 3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543621
條形碼: 9787802543621
尺寸: 20.8 x 14.4 x 2.4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胡中才,1944年出生,湖北南漳人。大專學歷。副研究員。1964年由校門進機關從政,2004年在湖北省襄樊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任上退休。退休後習於研讀史書,從事理論研究。主要研究道安文化和荊楚民俗。先後任襄樊市社科聯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襄樊市荊楚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襄樊市作家協會會員。2008年4月被聘為襄樊學院道安研究所研究員,2009年9月被聘為襄樊學院鄂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要著作有:
《古代信訪史話》(39萬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荊山陽鑼鼓》(44萬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荊山陰鑼鼓》(54萬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安著作譯註》(23萬字,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同時,有10篇論文被正式出版的論文集或文化叢書收錄;有55篇論文在各類雜誌上發表。

內容簡介

釋道安(312—385),東晉時期佛教高僧,佛學
家。本書《道安研究》涉及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道安史跡考評;
二、道安主要著作;
三、道安的般若思想、譯經思想;
四、爭奪道安的內幕、經過與結局;
五、歷代名人學者對道安的評價。
《道安研究》由胡中才編著。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道安年譜
第一節 道安出生
第二節 弘法年譜
出世啟蒙時期
出家拜師時期
避難潛修時期
襄陽弘法時期
長安弘法時期
《道安傳》記事順序考證
第三節 道安圓寂
道安圓寂時間
道安圓痕原因
第二章 道安史跡考
第一節 道安一生所到過的地方
拜師求學時期
避難潛修時期
襄陽弘法時期
長安弘法時期
第二節 道安僧團的形成
避難恆山 形成僧團
分張眾徒 化整為零
屈居長安 僧眾數千
僧團供養 歷經艱辛
第三節 漆道人和奇道人
膚色如漆 印手稱奇
超群記憶 鄉鄰嗟異
思維判斷 超於常人
常識廣博 苻堅稱奇
第四節 道安著作考析
一、史載書目,著作亡佚30部(篇)
二、署名道安的傳世著作18篇
三、傳世“作者未詳”的道安著作5篇
第三章 爭奪道安之戰
第一節 醞釀
孝武頒詔 安撫道安
苻堅遣使 禮請道安
第二節 經過
前秦發兵 道安被挾
苦攻襄陽 夫人築城
苻丕被責 力攻襄陽
第三節 結局
朱序懈怠 內奸獻城
詔稱戰績 一人有半
第四章 創史之舉
第一節 依國主立佛法的倡導者
依國主立佛法思想的提出
佛教初傳時與“國主”的關係
道安依國主立佛法的實踐
第二節 中國佛教史上注經第一人
第三節 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的編纂者
第四節 佛門釋姓的統一者
第五節 中國僧制的首創者
晉初僧團 極不規範
鑿空開荒 制定僧
完善戒律 嚴謹持
第六節 淨土信仰的倡導者
第七節 第一個佛經譯場的組織者
組織譯場
譯經思想
第五章 對格義的運用和批判
第一節 佛教的演變和傳入
第二節 “格義”法的運用
第三節 對“格義”的批判
第六章 般若學研究
第一節 領導般若學研究
領導般若學研究
習般若重在修心養性
第二節 以“無”釋“空”創“本無”
第三節 本無宗與荊州學風
第四節 六家七宗的大辯論
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的辯論
第五節 般若修習的目標
第六節 戒律、禪定與般若的關係
第七章 儒道釋佛錄
第一節 以儒道理論解釋佛理
潢 澤
襄 陽
長 安
第二節 借用儒道名句、名詞著述
第八章 道安的社會關係
第一節 道安與師傅佛圖澄
佛圖澄慧眼識道安
道安尊師又怨師
道安懷念恩師
第二節 道安與同學法汰、法和
拜師避難皆為友
廣布教化泣涕
共研佛理度晚年
第三節 道安與要徒慧遠
道安慧眼識慧遠
襄陽建寺解急難
輔佐道安弘佛法
承繼淨土為祖師
第四節 道安與鳩摩羅什
第五節 道安與眾徒
第六節 道安與襄陽名士習鑿齒
謙稱弟子薦安公
兩公鬥嘴試才幹
共商儒釋相融事
同為人才俘長安
第七節 道安與前秦王苻堅
第九章 無傳之傳
第一節 正史無傳
第二節 無傳之傳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