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姓

釋姓

為印度姓氏,不在百家姓之列,為佛祖釋迦摩尼之姓。現在多用於正式出家的和尚僧人,為出世之姓。相傳炎黃子孫入佛教必須經過特定儀式,由佛教通過儀式告知天地,華夏祖先剝奪這個人的百家姓削去族籍,再由佛教接納為僧人。因為出家之後便斷了塵緣,所以炎黃子孫成為和尚之後為出世,不再和華夏種族有任何關係,自然不再有享受任何炎黃子孫的權利,所以釋姓的人一般都是佛教的高僧大德。

基本信息

姓氏源流

釋姓是一般為華人地區出家人統一使用之姓氏。由於此姓氏用於出家人所以未收錄於《百家姓》當中。 中國出家人以釋為姓之慣例,始於東晉道安法師。道安法師住長安五重寺的時候,跟隨他的僧眾就達數千人。僧人多了,僧人的姓也出現混亂。魏晉時期的沙門都是依師而姓,如竺法護,就是天竺人;安世高,就是安息國的,他認為“大師之本,莫尊釋迦”,所以說僧人應該以釋姓而命名。他的想法只推理而已,當時還沒有任何依據。後來,他得到《增一阿含經》時,如獲至寶,果然經中稱“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為沙門,皆稱釋種。”依此他斷定,僧人應該是姓“釋迦”,他的先前推理是正確的,《增一阿含經》中所說正印證了他的說法。“四姓為沙門,皆稱釋種。”四姓是指:1剎利種,2婆羅門種,3居士種,4首陀羅種。根據《法華文句記》所載《十誦律》也有此說法,“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一釋種。”道安法師制定的釋種一直流傳到如今,不過起先是“釋迦”,現在的僧人在法名前加上“釋”字,通常運用起來也不加“釋”字,直呼其名,或加上“法師”二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