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福禪師蘭若

《過福禪師蘭若》是唐代著名詩人、畫家王維的詩作。該詩描繪了禪詩幽深、寂靜的環境,表達了詩人對福禪師高深的佛學造詣的讚賞。

作品原文

過福禪師蘭若
岩壑轉微徑①,雲林隱法堂②。
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
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注釋譯文

①岩壑:山巒溪谷。南朝宋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雲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微徑:小路。《六韜·軍用》:“狹路微徑,張鐵蒺藜。”
②隱:遮住;隱藏。

作品鑑賞

王維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在當時,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而王維可以說得上是“詩佛”了。人們熟悉他的許多詩,無不清新別致,悠逸平淡,大有禪趣。他傾慕佛經中所介紹的維摩詰居士,並自號“摩詰”。而後來他應荷神禪會禪師之請,寫下了著名的《六祖能禪師碑銘並序》,與禪宗結下了不解之緣。
“岩壑轉微徑,雲林隱法堂。”一條小路,在山谷中盤旋而上,山是那么的深,林是那么的密,“福禪師蘭若”——福禪師所住持的禪院,就隱藏在這雲林深處。
“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進入寺廟,兩廊的壁畫極為迷人:那些長著翅翼的飛仙們在為佛演奏“交響樂”;美妙絕倫的天女們跪在佛下面焚香禮敬。
“竹外峰偏曙,藤蔭水更涼。”穿出佛殿、竹林外看見群峰之巔晴開了,陽光正照耀在座座峰頂,山色蒼翠欲滴。而岩壁、林上密布的藤蔓,與流於其下的澗水,又給人帶來陣陣的涼意。
“欲知禪坐久,行路常春芳。”修行必須坐禪,禪坐日久,心境空朗,百慮不生,神定氣和,所見所聞,無不情趣逸然,如“春芳”在胸,再無平常那些喜怒哀樂憂恐驚的複雜陰暗心態了。這是王維自己習禪的心得和受用。在他的時代,“祖師禪”尚未流行,一般習禪的都依“如來禪”,故在王維眾多的詩中,“如來禪”的氣息極為濃厚,王維詩歌的美,也美在這“如來禪”上。

作者簡介

王維畫像王維畫像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王維的詩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