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瀟湘口

《過瀟湘口 》是唐代齊己寫的七言律詩,這首詩是齊己居南嶽,溯湘江而上,過瀟湘口題詠之作,這首詩借詠瀟湘口寒碧珠媚之美,感嘆歷史的遺恨,抒發了詩人清高出世的佛家情懷,他以對柳宗元筆下“老漁叟”的讚美而言志。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過瀟湘口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齊己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寒清健碧遠相寒,珠媚根源在極南[1]。

流古滯今空作島,逗山沖壁自為潭[2]。

遷來賈誼愁無限,謫過靈均憾不堪[3]。

畢竟輸他老漁叟,綠蓑清竹釣綠藍[4]。

作品注釋

[1]珠媚:像佛珠一樣美好。極南:最南邊。極,極邊。《淮南子·墬形訓》:“六合之間,四極之內。”921年(後梁龍德元年),荊州節度使高季興召齊已至江陵,居龍興寺,命為僧正。齊已不受,作《諸宮莫問詩》十五首寄意而去。首聯可能是對這件事的感慨。寒,一作含。

[2]逗:逗留,沿途停頓。

[3]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世稱賈生。漢文帝早年,名為博士,不久超遷太中大夫,後因指責時政而謫為長沙王太傅,渡湘水,作賦吊屈原,自喻其政治上不得志。後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死,他鬱郁自傷,不久去世。他的《治安策》、《過秦論》被魯迅譽為“西漢鴻文”。靈均:屈原字。

[4]畢竟輸他老漁翁,綠蓑青竹釣綠藍:柳宗元《江雪》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名句,塑造了一個獨釣寒江雪的老漁翁形象,藉此表達為了自己的理想,不畏艱辛,在惡劣環境中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詩人借用這一典故,抒發了自己追求“綠蓑”般的平淡,“青竹”般的高節和虛懷,實現如綠藍般為世所用的情懷。綠藍:綠同菉,即藎草,可食。《詩經·小雅·采綠》:“終朝采綠。”藍:植物名,為蓼藍、菘藍之類,以作藍靛,染青碧而得名。一作“濃藍”。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齊己居南嶽,溯湘江而上,過瀟湘口題詠之作。這首詩借詠瀟湘口寒碧珠媚之美,感嘆歷史的遺恨,抒發了詩人清高出世的佛家情懷,他以對柳宗元筆下“老漁叟”的讚美而言志。全詩先議後述,平淡中見高遠,也不乏冷峭。

作者簡介

齊己(864—943),唐末五代詩僧。俗姓胡,名得生,益陽(今湖南益陽市)人。幼年成孤兒,七歲為大溈山寺放牛,常用竹枝畫牛背作詩,為老僧所賞識,於是剃度為僧。他性情放逸,喜好山水,不攀附王候,雲遊江海,遍歷名山。曾居於南嶽,自號衡岳沙門。其詩多為登臨題詠、送別贈答之作。齊已性情孤潔,胡震亨說他的詩“清潤平淡,亦復高遠冷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