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則勿憚改

過則勿憚改 的意思是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出處於《 論語·學而》。

基本信息

【名稱】過則勿憚改
【拼音】guò zé wù dàn gǎi
【解釋】過:作動詞用,犯過失。憚:害怕。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
【出處】《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事例】前者躲避現實,有點“明哲保身”的味道;後者也還看不見“~”的勇氣。 ★謝覺哉反省
出自《論語》: 《學而篇第一 》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內心就不會尊敬自己、尊敬別人、尊敬學問;學習的過程是學、用相輔相佐,如果沒有懇切莊重的誠心,所學所知很容易變遷而逝,無法給我們的生命帶來真實的體驗受用;忠信是我們學而習之的基石,沒有任何朋友不如自己,反之如果覺得別人都不如我,一定是傲慢遮蔽了心靈的雙眼;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也可以另解為: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也不會紮實。做人重要的是誠實、守信用。不結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