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斤成風

運斤成風

運斤成風典故簡介楚國的國都郢都有一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稱為郢人。郢人有個好友,是位匠人,不知是姓石還是名石,人們都叫他匠石。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運斤成風運斤成風
解釋:運,揮動;斤,橫刃的斧頭(可以簡單理解為像鋤頭的銳器)。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熟練,技藝高超,又說技巧熟練,大膽、快捷而有力。有時也用於形容自信。
用法:用來比喻技術極為熟練高超。一般作定語。
近義詞:運用自如、遊刃有餘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徐無鬼》
莊子送葬,過惠子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⑿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注釋

1.惠子:戰國時宋國人,莊子的好友,也是哲學上的對手。
2.過:經過。
3.郢:楚國的都城。
4.堊:(è),白色粘土。
5.慢:通“墁”,不規則地塗抹。
6.匠石:名叫石的工匠。
7.斫:(zhuó),用刀斧砍。
8.運:揮動。
9.斤:斧頭。
10.成風:名詞作狀語,像風一樣。
11.失容:改變神色。
12.雖然:儘管如此。
13.質:通“鑕”。砧板,引申為配手,即郢人。
14.夫子:那人。指惠子。
15.若:像

譯文

莊子送葬,達到惠子的墓地,回頭對跟隨的人說:“郢城有個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蒼蠅的翅膀一樣。讓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頭砍掉這點白粉。石匠揮動著斧頭,帶著呼呼的風聲,聽任(斧頭)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乾乾淨淨,(郢人的)鼻子卻一點沒有受傷。郢人站在那裡,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將匠石叫來,說:‘(請你)給我也試試看。’匠石說:‘我曾經確實能夠砍掉鼻灰。即使這樣,我的配手已經死了很長時間了。’自從先生去世以後,我沒有(辯論的)對象了,我沒有說話的人了。”

釋義

“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古時稱斧頭為“斤”)後遂以“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熟練,技藝高超,又說技巧熟練,大膽、快捷而有力。有時也用於形容自信。亦作“運斤如風”。

用典示例

①清·梁啓超《變法通議·論變法後安置守舊大雅之法》:“故善舊國者,必有運斤成風,堊去而鼻不傷之手段。”
②金末元初詩人元好問稱賞某畫家所作的墨竹,有詩道:“運斤成風刃發硎。”(硎,即磨刀石;形容斧子鋒利,象是剛磨過的。)
《王黃華墨竹》詩:“豈知遼江一派最後出,運斤成風刃發硎。” 《續夷堅志·賈叟刻木》:“平陽賈叟,無目而能刻神像……僧說賈初立木胎,先摸索之,意有所會,運斤如風。”
③宋文天祥《跋蕭敬夫詩稿》:“累丸承蜩,戲之神者也;運斤成風,伎之神者也。”
④寄生《革命今勢論》:“凡政府之對於其民……人謂將以鋩刃一頓而知所返,吾以為彼方自矜運斤成風而伎巧靡有窮也。”

成語故事

楚國的郢都有個勇敢沉著的人,他的朋友石是個技藝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們表演了這樣一套絕活:郢人在鼻尖塗上像蒼蠅翅膀一樣薄的白粉,讓石用斧子把這層白粉削去。只見匠人不慌不忙地揮動斧頭,呼地一聲,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卻絲毫沒有受到損傷,郢人也仍舊面不改色,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裡。
這件事被宋國的國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石的絕技和郢人的膽量,很想親眼看一看這個表演。於是,國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人石請來,讓他再表演一次,石說:“我的好友已經去世,我失去了唯一的搭檔,再也沒法表演了。”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將“運斤成風”引為成語,比喻手法熟練,技藝高超。

相關閱讀

惠子是莊子的朋友,也是辯論對手。兩個人經常為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絕"等觀點相互爭論。惠子死後,莊子去送葬,回頭對門徒說:"楚國郢都有個人搗石灰時把一滴泥土濺到了鼻尖上,這滴泥土就象蒼蠅翅膀一樣薄。搗石灰的人請匠人替他削掉。匠人揮動一把大板斧,揮得呼呼作響,若無其事地隨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卻沒有絲毫損傷。搗石灰的人站著神色不變。宋元君聽說了這件事,就把匠石找來,說:'你能不能給我表演一下?'匠人說:'我過去可以這么削,但現在不行了。因為能站著讓我用斧子劈去泥點的人已經死了。'自從惠子去世,我就沒有對手了,沒有可以推心置腹談論的對象了。"
所以在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對手正是自己的知音。匠人能夠運斤成風,需要膽大的郢都人配合。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欣賞。伯牙正在彈琴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山嶺,在一邊聽著的鐘子期就說:"你的琴聲仿佛是巍峨的高山。"伯牙忽然又想到了河流,鍾子期就說:"你的琴聲仿佛是潺潺的流水。"鍾子期死後,伯牙把琴砸了,說:"我再也不彈琴了,因為我再也找不到鍾子期這樣的知音了。"
三國時候,蜀國大臣李嚴犯了罪,丞相諸葛亮將他撤職,流放到邊遠的地方。諸葛亮死後,李嚴嚎啕大哭,說:"諸葛亮雖然撤了我的職,但是他了解我,知道我的才能,如果他活著,說不定哪天就會重新重用我。現在他死了,還有誰能夠了解我呢!"在李嚴的心目中,諸葛亮始終是他的知音。
唐朝韓愈曾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們的國家的經濟建設,既需要千里馬,更需要伯樂。匠石雖然有運斤成風的本事,沒有搗石灰的人配合也無法表演。所以,有了伯樂的慧眼,有了搗石灰的人配合,千里馬才能各盡其才,匠石才能運斤成風。企業才能興旺,國家才能富強。有一個國營企業的領導,曾對下屬說:"你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如果不和我搞好關係,我也不會用你,你就施展不開。你別忘了誰在代表組織,誰在給你寫評語。"嗚呼!代表組織、寫評語的人如果是這種觀點,又怎么能指望下屬人盡其才,又怎么能使企業不斷發展呢?國營企業改革的難點,也許就在這兒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