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漢字]

遁[漢字]
遁[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遁,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dùn。基本字義為1.逃避,躲閃,如:遁去、遁辭、遁世、遁北。2.是隱,消失之意,如:遁跡、遁隱。遁,也意為放縱;淫逸。如:遁樂(淫縱逸樂);遁逸(放縱;不可約束)。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1.逃避,躲閃:~去。~辭。~世。~北。

2.隱,消失:~跡。~隱。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辵( chuò),盾聲。本義:逃避)

2. 同本義 [evade]

遁,遷也。——東漢·許慎《說文》

遁,避也。——《廣雅·釋詁三》

遁,猶迴避也。——《後漢書·杜林傳》注

陽遁而不能蒸。——《國語·周語》

平當逡遁有恥。——《漢書·雋疏乾薛平傳贊》

3. 又如:遁隱(避世隱居);遁天(逃遁天理,違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猶言逃避世俗);遁避(猶逃避)。

4.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說文》

晉將遁矣。——《國語·楚語》

敵棄炮倉皇遁。——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虎大駭,遠遁。——唐· 柳宗元《三戒》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魏齊聞風先遁,今在平原君府中,不乾魏國之事。”

5. 又如:遁世離群(逃離人世,過隱居生活);遁亡(逃亡);遁退(逃跑退卻);遁奔(逃奔)。

6. 遷移。如:遁思(遷移;離去)。

7. 隱匿。如:遁疚(隱藏的疾病);遁隱(隱藏);遁影(隱藏形影);遁疾(隱藏的疾病)。

8. 隱避;隱居。如:遁夫(隱居之人);遁身(隱居);遁居(隱居)。

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宋·蘇軾《超然台記》

9. 放縱;淫逸。如:遁樂(淫縱逸樂);遁逸(放縱;不可約束)。

10. 失。如:遁逸(散失);遁舍(猶捨棄)。

11. 欺。如:遁飾(欺矇掩飾)。

常用詞組

1.遁北 dùnběi

打敗仗而逃跑。

2.遁辭 dùncí

(1)因為故意躲閃或掩飾錯誤、或者由於理屈詞窮或不願以真意告訴他人時,用來搪塞的話。

遁辭知其所窮。——《孟子·公孫丑》

(2)也作“遁詞”

遁詞巧辯。

3.遁跡 dùnjì

避世;隱居;使人不知蹤跡。

遁跡空門

4.遁入空門dùnrùkōngmén

信仰佛教出家。

5.遁世 dùnshì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

遁世絕俗

6.遁逃 dùntáo

逃走;逃避。

倉皇遁逃。

遁逃山中。

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資治通鑑》

7.遁形 dùnxíng

隱藏形跡;隱身。

無所遁形

又如:遁世離群(逃離人世)。

遁dùn

①逃走:~逃。

②迴避:~世。

【遁詞】

【遁辭】在理屈詞窮時故意避開正題的話。

【遁跡】避開人世;隱居。

遁qūn 1.見"遁巡"。

相關詞語

遵遁

追亡逐遁

逐遁

貞遁

遠遁

鑿壞而遁

鑿壞以遁

鑿坯而遁

隱遁

引遁

遺遁

逸遁

巡遁

遜遁

星遁

邪遁

宵遁

遐遁

五遁

聞風遠遁

望風而遁

土遁

退遁

逃遁

孫遁

私遁

水遁

鼠遁

沈遁

深藏遠遁

倉皇退遁

敗遁

朝令夜遁

逋遁

奔遁

犇遁

詖遁

蟾逃兔遁

沖遁

肥遁

遁跡匿影

遁光不耀

遁飾

遁叛

遁北

遁跡藏名

遁民

遁世絕俗

拼音是dun的漢字

拼音是dun的漢字共有40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