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道若退

進道若退

指前進之道反若後退。出 處 《老子》。出處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示例 雖老氏曲全,~,然行亦以需。意思是: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像難以理解,促人上進的道理反而像勸人後退,容易倡導的道理反而像難以實施。

基本信息

成語典故

進道若退進道若退
出處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示例 雖老氏曲全,~,然行亦以需。★《後漢書·張衡傳》

來源

進道若退出自老子《道德經》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直譯:

所以古語曾經說過:理解了"道"卻似昏昧,循"道"前進卻似縮退,行"道"平易卻似崎嶇。

意思是: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像難以理解,促人上進的道理反而像勸人後退,容易倡導的道理反而像難以實施。

詞語辨析

【注釋】建言:常言。昧:暗昧。夷:平坦。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按客觀規律辦事。若纇:好象崎嶇。

向自身的反向轉化,是事物自然規律的運動方式。明此理者,因異於俗人淺識,故似同愚味。用柔弱不過分的作法,使事物達到自身的和諧,是自然規律的套用方式,所以循道而行者,因虛心應物,便如同退縮。行於大道,雖然結局能使事遂身安,但聖人卻自始至終都是謹小慎微,故而若似崎嶇。

用 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