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費

進城費

所謂“進城費”,是對異地車輛進入該城市而徵收的過路費。收取“進城費”的目的是為了限制車輛密度,減少交通堵塞。近年來,進城費的收取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各地各城市紛紛提出收費標準,雜亂紛呈。

國外“進城費”

最早收取進城費的城市——倫敦

最早收取進城費的城市是英國倫敦,2003年2月,倫敦市政府宣布,向進入倫敦市區的每輛汽車每天收取5英鎊的“進城費”,以緩和市中心的交通擁擠現象。當時得到的效果是,在新措施實施的前三個月,進入倫敦中央區的車輛減少了16%。市區的車速有所增加,計程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也能更加流暢地行駛。

隨後,倫敦市政府又決定將“進城費”由原來的5英鎊提高到8英鎊,從而使“進城費”一下子增加了60%。同時,政府還把市中心收費區向西擴大了一倍,並打算出台一些新的“優惠政策”,以減少交付“進城費”所帶來的麻煩。

進城費進城費

全球開徵“進城費”

據《光明日報》報導,法國國家計畫署上周發表報告,建議法國向英國學習,對進入城市市區的機動車輛徵收“進城費”。在歐洲,挪威首都奧斯陸與隆赫姆市已開始進行類似倫敦市的改革。(2003年7月)

為了彌補游人對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建築物造成的損害,該市市政府正在考慮向遊人徵收“進城費”。、屆時,威尼斯可能會向每位遊客徵收高達50歐元。(2006年)

國內各地“進城費”

廣州:2001年起開徵進城費

2001年,廣州開始向外地車輛收取“次票通行費”,按車輛大小分為四類,收費分別為10元、20元、30元和40元不等。

天津:2003年起開徵進城費

天津從2003年6月1日起,要求凡是進入天津的機動車輛都要交20至60元不等的“進津費”。

上海:外地車輛憑票過境

上海市要求,外地車輛進入上海市需在道口交費,憑票過境;入境一次,收費一次。通行費憑證必須保存到出境為止,7日內有效。超過7日的,另行交費。

保定:2005年收費6800萬

保定市的二環路是由保定市交通局及一家加拿大企業聯合投資建設的,在建設時總計投入了資金四億八千萬元人民幣。建設好後由保定市交通局及那家外資企業聯合成立了環通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收取二環路的通行費用來還貸。 以每車10元計算,保定市2005年收取進城費6800萬。

寧波北加收10元進城費 用於還貸及公路養護

2010年6月20日零時起,江北區交通局開始徵收“四自公路費”。高速公路寧波北出口至市區一段,是省內最後一批“四自公路”項目(自行貸款、自行建設、自行收費、自行還貸),由寧波北收費站代收,採取“進口不收,出口收”的方式,一類車10元/車次、二類及以上車20元/車次。

中山:外地車輛9月開徵“進城費”

中山市委託境內高速公路收費站代收車輛通行費次票的申請已獲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對這一問題作出正式批覆,意味著經過中山市境內8個收費站的車輛都要交單次通行費,收費根據不同車型在10-35元之間。不過,珠海、江門兩市購買了本市年票的車輛可以免收。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在省內試行路橋收費年票制的城市中,在中山之前,廣州、珠海、汕頭、韶關、河源和梅州等市已實施委託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口單向代收進入本市境內的外籍車輛的普通公路車輛通行費次票。 (2010年9月)

烏魯木齊:住在城裡卻要交進城費

2007年8月1日,原昌吉州米泉市和新疆烏魯木齊市東山區合併成米東區。不足4年時間,米東區經濟發展迅速。如今在米東區(原米泉區域)買房、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工作已經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然而由於原米泉的計程車牌照沒有換成新疆烏魯木齊市的新AT牌照,仍為新B,進新疆烏魯木齊市市區要交進城費,因此米東區原米泉區域的計程車不願載客到新疆烏魯木齊市,這讓當地居民覺得很不舒服。

廣西防城港:在爛泥路設卡收取進城費

近日有網民發帖,用照片“曬”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設在一條爛泥路上的公路收費站——洗豬河收費站。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該收費公路是一條路況破爛不堪的在建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滿是泥坑,通行條件較差。 針對泥路上收費的質疑,該收費站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收的不是這條公路的錢,是防城港市的‘進城費’!”

進城費進城費

廣西柳州:按駐留時間向外地車收“進城費”

2010年6月起,廣西柳州機動車進城費統一改為按駐留時間收取。記者了解到,“進城費”的規範稱法為城市路橋機動車輛通行費,柳州要求本地車購年票繳納此項費用,對外地車則按小時收取。按照當地規定,柳州按小時徵收的“進城費”將徵收到2028年12月31日。

“進城費”是否該收?

國外經驗:進城費讓倫敦不堵了

中國日報網站訊息:生活在倫敦的人都知道,倫敦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存在一個所有大城市共同的缺點———交通堵塞。不過,從去年2月開始,倫敦對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徵收交通擁堵費後,倫敦中心城區交通堵塞的情況已經大有好轉。

倫敦市中心擁堵情況緩解
2月17日,去年力排眾議、執意要徵收擁堵費的倫敦市長利文斯通臉上樂開了花。在新聞發布會上,他拿出了一系列數據證明,一年來倫敦已經不那么堵車了。“在我從政的30多年裡,還沒有一件事,像這件事那樣幹得比預期的還漂亮”,利文斯通得意洋洋地宣稱。
根據這些數據,倫敦市中心的交通堵塞現象下降了30%,去年進入市中心的總車輛數減少了18%,進入市中心的小汽車數量則減少了30%。為了避免被徵收交通擁堵費,許多車輛都儘量減少進入市中心,以前經常堵車的瓶頸地帶,交通狀況大為舒緩。雖然一些地方車流仍然緩慢,但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一點也動彈不了。應該承認,倫敦徵收交通擁堵費確實收到了成效。

收費站收費站

徵收費用工程浩大
多年來,倫敦市中心交通不暢一直是市政府的心病,市民對此怨聲載道。市長利文斯通提出了一個解決交通堵塞的構想———收取“進城費”,希望能減少進城車輛,緩解堵塞狀況。去年2月17日,利文斯通發布了市長令:規定自2003年2月17日起,從每周一到周五,早晨7時至晚上6時30分,小汽車、卡車以及貨車進入指定地區時,必須付5英鎊的交通擁堵費。倫敦的老百姓把交通擁堵費形象地稱為“進城費”,因為倫敦市政府開闢的收費區是倫敦最繁華的倫敦西區,面積約8平方英里,這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城裡”。
這個簡單的構想要以複雜的工作為前提:市政府把業務承包給了倫敦交通公司,該公司專門負責在這個區的邊界上收錢。不過,收錢可沒有專門的收費站,工人們在市區入口和付費區內安置200多台精密的閉路電視攝像機,這些攝像機與錄有汽車牌照檔案的一套交通監控數據系統相連,它們將負責核查在市中心行駛的車輛是否已交費。對於那些進了城直到當晚都沒交費的車輛,一份80英鎊的罰單很快就寄到車主家中了。
記者在進入城區時注意到,快到路口時,地面和路標上就標出了一個醒目的“C”符號,表明馬上就要到收費區了。即使進入收費區以後,還會有標有“C”符號的流動車輛架著攝像機檢查“漏網之魚”。
利文斯通希望來個“一箭雙鵰”:一方面減少市中心10%至15%的汽車數量,另一方面每年徵收的錢可以用來改善公共運輸工具。
具體操作規則詳盡
收費措施具體操作起來還有許多詳細規定。交通擁堵費並不是全天徵收,周末和節假日都不收費。由於有這些規定,記者和許多人一樣,進城辦事大多選在早晨7時前或晚上6時30分以後,有時為了省錢,周末和節假日也不能休息。對於家住在收費區裡的車主而言,每天交5英鎊實在不公平。因此,對家在收費區內的市民,每天交50便士就行。如果進了城卻沒交“進城費”,要罰80英鎊。如果在14天內去交罰金,可以減半,交40英鎊。如果超過28天還不交,就要罰120英鎊。
確實有一些人想賴賬,但攝像機可一點不留情。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有16.5萬人次被罰了款,其中70%馬上就付了錢。另外還有100多人被發現用塗改車牌的方法逃費,他們已經受到法律懲處。

商業環境發生變化
交通擁堵費收了一年,儘管市民進城逛街的成本提高了,但調查表明,由於倫敦市中心的交通狀況明顯好轉,70%的市民對收費漸漸從不滿變成支持。去年一年,倫敦交通公司共收取了6800萬英鎊的擁堵費,這些錢將用來改善市政交通設施,增加市政項目投入。
收費也引起倫敦商業環境發生微妙變化。許多離市中心較遠的市民上班開車但不進入收費區,而是把車停在周邊停車場,這些收費停車場賺了不少。由於計程車不必交擁堵費,計程車司機在收費區裡的生意更好做了。但市中心的零售商們開始抱怨,說收費政策趕走了許多開車購物的客戶;汽車租賃商們也怒火衝天,稱因為收費,沒人會到市中心租車了!

反對:政府創收 何患無“由”

2010年6月以來,質疑廣西柳州市“按小時收進城費”網帖不斷,司機們將收取“進城費”稱為“柳州一大怪”,柳州市物價局和柳州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城市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投公司)則認為,這種收費方式“是為柳州城市路橋的建設還貸款,合理合法”。然而,這種在全國城市頗為少見,甚至絕無僅有的對機動車收取“進城費”的做法,似乎難以站得住腳。
柳州市獨創的收取機動車“進城費”,不僅對外籍進市區的車輛要按小時收費,而且對市內的各種車輛也要收取100元至2200元不等的年費。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償還柳州市投資修建的城內“四橋一路”總共約24.39億元的貸款。為此,市政府於2005年下發了80號《柳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城市路橋機動車輛通行費收費管理的暫行辦法》“紅頭檔案”,自治區政府在[2005]269號批文中同意了這一收費,且這項收費要從2006年1月1日起一直收到2028年12月31日止。
對於收取“進城費”,柳州市物價局相關工作人員認為,“不屬於亂收費”。負責收費的城投公司路橋收費管理部鄭經理稱,這完全符合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里"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規定。”國務院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十九條確實規定:“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對利用貸款或者集資建設的大型橋樑,隧道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向過往車輛(軍用車輛除外)收取通行費,用於償還貸款或者集資款。”但城市絕不僅僅限於城區,是包括城市管轄的整個地域,而且柳州市內建的橋能算“大型”的么?如果說,車輛行駛在城區內建的橋和路都要收費,那么人們在城區走人行道、到公園遊玩、去商場購物,政府和企業都進行了投資,供人們使用,也應該收費。可政府向納稅人征的稅款,完全應該用於公共事業。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柳州市收取“進城費”,司機們敢怒不敢言,網友們頗多置疑,說明此舉違背民意,進而證明其缺乏合理性。柳州“進城費”已經收了整整6年,究竟收了多少錢,恐怕至今尚未公布於眾,而按照計畫收費還要繼續收27年。看來,政府不能熱衷於利用權力做一本萬利的買賣,踐行執政為民理念才是人間正道。(侯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