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是2008年04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喬恩·克拉考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珠穆朗瑪峰探險親歷記。

喬恩·克拉考爾作為資深專欄作家和登山家,受《戶外》雜誌的派遣,為考察珠峰商業化問題參加紐西蘭著名領隊羅布·霍爾的商業登山隊。喬恩自身沒能抗拒登頂珠峰這個“男人和男孩們”的夢想,拒絕了雜誌社讓他只到大本營的構想,決定嘗試登頂。但是這次登頂卻讓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登頂的五位隊友中,四人消逝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中。等到大本營的時候,四支探險隊中共有九人死亡,另有三人在月底相繼去世。

新版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是在1999年英文原版的基礎上精心翻譯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達方式,更具有中國文字的表現力,在某些專業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專家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多年從事登山探險的專家指導。

在那些伴隨人成長異想天開的夢想中,攀登珠峰便是其中之一。我敢保證,珠峰夢絕非我獨有。它是世界的最高點,難以逾越,是許多男孩兒和男人們追求、嚮往的目標。

——托馬斯·霍恩賓

作者簡介

喬恩·克拉考爾 (Jon Krakauer)

美國暢銷書作家、《戶外》雜誌專欄作家,登山家,以戶外和登山報導著稱。親歷珠穆朗瑪峰山難後,他在《戶外》雜誌發表的分析報導(後來擴展為本書)獲“美國國家雜誌獎”。

“我沒有認識到攀登對我靈魂的操縱,抑或是她賦予我原本毫無目的的生活意義”。

編輯推薦

萬科董事會主席、“登山企業家”王石,用時最短完成“全球9大極點探險”的金飛豹聯袂作序推薦

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52周,英文版銷量過百萬,超越《登山聖經》

榮膺《時代》周刊 “年度圖書”、《紐約時報》書評“年度最佳圖書”

榮獲1997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98年普利茲獎非小說類獎項

全球驢友、山友心目中的必讀書,探險類著作中的經典

1996年,珠峰打了一個小小的噴嚏,就使得那一天有8人遇難,是珠峰登山史上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天。而那一年共有15人死於同一登山季,也是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年。這起著名的山難,被《戶外》雜誌的特約記者喬恩·克拉考爾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本書。

1997年,本書在美國出版後,不僅風靡美國,而且相繼被翻譯成24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插播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花絮:1988年,英國登山家喬·辛普森寫了一本名為《觸及巔峰》的書,講述了他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生死歷險。10年之後,隨著本書引起的轟動,《觸及巔峰》開始熱銷,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了14周。

本書熱銷及至掀起登山閱讀鏇風是有其理由的:——符合好萊塢大片的所有元素:

? 登山——時尚、另類而別具魅力的運動;

? 珠峰——地球最高點,世人矚目;

? 商業——嚮導公司幫助普通人實現珠峰夢;

? 生死——有人在山上等死,但卻無能為力;

? 媒體——作者冷靜而直率的分析,讓人感到嚴酷而苛刻;

? 八卦——社會名流的參加,把登山同世俗社會做了一個八卦接口。

更何況,這是一起真實存在而又撲朔迷離的山難。不同當事人對事件細節的描述各不相同,包括技術上的失誤、關門時間的把握等,為這起山難蒙上了諸多神秘、爭論的色彩。從人類的力量限制,到倖存者的愧疚糾葛,作者出色的敘事天賦讓每名讀者屏住呼吸,聽他剖析戲劇化經歷中的自負、責任、理智、欲望與英雄主義,隨著他歡笑、驚嘆、反思,隨著他為罹難的隊友悲傷。

你可以把它當成小說看,有經歷、有故事,有生死、有悲情,有英雄、有夢想;也可以把它當成珠峰登山史看,有常知、有技術,有震撼、有唏噓。不管你是懷有珠峰夢、志在七大峰的同道中人,還是內心渴求激情、艷羨世界巔峰的追夢者,抑或只是追求曲折的情節、刺激的閱讀體驗的讀者,本書絕不該錯過。

專業書評

新版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是在英文原版的基礎上精心翻譯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達方式,更具有中國文字的表現力,在某些專業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專家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多年從事登山探險的專家指導。對於我來說,我更喜歡新版《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金飛豹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永遠是探險類著作中的經典……這樣一部極其罕見地兼具優美和力量的著作將流芳百世。 ——國際知名戶外登山攝影師蓋倫.羅威爾,《華爾街日報》

一部認真調查和精心構造的敘事作品。與書中的探險歷程不同,他的故事如一氣呵成,文思泉湧。作者最重大的成就莫過於用文字召喚起致命的暴風雪,並透徹而細緻地重現了它。

——《紐約時報》

既引人入勝又聳人聽聞的登山記述……出自一位思想深邃的優秀作家之手。 ——《時代》周刊

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是最好的登山類書籍。 —— 《華盛頓郵報》

不同凡響。 ——《新聞周刊》

對珠穆朗瑪峰,經過千辛萬苦登頂的克拉考爾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話——“沒有更高的去處了”。……克拉考爾的書好就好在,他沒有歌頌,也沒有批判,而是直入骨髓的記錄,而且像美國電影的節奏一樣快。 ——國區域網路友評論。

目錄

第一章 珠峰峰頂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848米

第二章 印度 台拉登 1852年 海拔680米

第三章 越過北印度 1996年3月29日 海拔914米

第四章 帕克丁 1996年3月31日 海拔2 650米

第五章 羅布傑 1996年4月8日 海拔4 940米

第六章 珠峰大本營 1996年4月12日 海拔5 360米

第七章 1號營地 1996年4月13日 海拔5 940米

第八章 1號營地 1996年4月16日 海拔5 940米

第九章 2號營地 1996年4月28日 海拔6 490米

第十章 洛子壁 1996年4月29日 海拔7 130米

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營 1996年5月6日 海拔5 360米

第十二章 3號營地 1996年5月9日 海拔7 320米

第十三章 東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410米

第十四章 珠峰峰頂 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海拔8 848米

第十五章 珠峰峰頂 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海拔8 848米

第十六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晨6∶00海拔7 920米

第十七章 珠峰峰頂 1996年5月10日下午3∶40海拔8 848米

第十八章 東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700米

第十九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上7∶30海拔7 920米

第二十章 日內瓦橫嶺 1996年5月12日早上9∶45海拔7 890米

第二十一章 珠峰大本營1996年5月13日 海拔5 360米

跋 西雅圖 1996年11月29日 海拔80米

附 言

後 記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單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