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珠穆朗瑪峰探險親歷記。

基本信息

圖書看點

封面封面

喬恩·克拉考爾受《戶外》雜誌的派遣,為考察珠峰商業化問題參加紐西蘭著名領隊羅布·霍爾的商業登山隊。他自身沒能抗拒登頂珠峰這個“男人和男孩們”的夢想,拒絕了雜誌社讓他只到大本營的構想,決定嘗試登頂。

珠峰究竟是不是有了嚮導、夏爾巴人和65000美元就能征服的?這部珠峰歷險記會將讀者引領向無窮的思索。

內容簡介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是美國著名記者和暢銷書《走入荒蕪》的作者喬恩·科萊考爾對珠穆朗瑪峰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攀登季節所做的權威性記述。

為完成《外界》雜誌報導珠峰日益商業的任務,出色的登山者科萊考爾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高山嚮導羅布·霍爾的顧客前往喜馬拉雅山脈。纖瘦的35歲的紐西蘭人霍爾在1990年至1995年間4次登臨珠峰頂。與霍爾隊伍同時攀登的還有由40負的美國人斯科特·費希爾率領的登山隊。斯科特有著傳奇般的力量和精神,並於1994年在不藉助氧氣瓶的狀態下登上了峰頂。但是霍爾和費希爾都沒能發生在1996年5月的那場捉弄人的暴風雪……

作者簡介

喬恩·克拉考爾(JonKrakauer),美國暢銷書作家、《戶外》雜誌專欄作家,登山家,以戶外和登山報導著稱。親歷珠穆朗瑪峰山難後,他在《戶外》雜誌發表的分析報導(後來擴展為本書)獲“美國國家雜誌獎”。除了本書,喬恩·克拉考爾還著有《荒野生存》(IntotheWind)《愛格爾峰之夢》(EigerDreams)和《天堂的旗幟下》(UndertheBannerofHeaven)等。其中《荒野生存》出版後,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兩年以上,為他贏得傑出探險類作家的讚譽。 “我沒有認識到攀登對我靈魂的操縱,抑或是她賦予我原本毫無目的的生活意義”。

目錄

第一章 珠峰峰頂1996年5月10日海拔8848米
第二章 印度台拉登 1852年海拔680米
第三章 越過北印度1996年3月29日海拔9140米
第四章 帕克丁1996年3月31日海拔2650米
第五章 羅布傑1996年4月8日海拔4940米
第六章 珠峰大本營1996年4月12日海拔5360米
第七章 1號營地1996年4月13日海拔5940米
第八章 1號營地1996年4月16日海拔5940米
第九章 2號營地1996年4月28日海拔6490米
第十章 洛子壁1996年4月29日海拔7130米
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營 1996年5月6日海拔5360米
第十二章 3號營地1996年5月9日海拔7320米
第十三章 東南山脊1996年5月10日海拔8410米
第十四章 珠峰峰頂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 海拔8848米
第十五章 珠峰峰頂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 海拔8848米
第十六章 南坳1996年5月11日早晨6:00 海拔7920米
第十七章 珠峰峰頂1996年5月10日下午3:40 海拔8848米
第十八章 東北山脊1996年5月10日海拔8700米
第十九章 南坳1996年5月11日早上7:30 海拔7920米
第二十章 日內瓦橫嶺 1996年5月12日早上9:45 海拔7890米
第二十一章 珠峰大本營1996年5月13日海拔5360米
跋西雅圖1996年11月29日海拔80米
附言
後記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單

重點解讀

1996年,珠峰打了一個小小的噴嚏,就使得那一天有8人遇難,是珠峰登山史上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天。而那一年共有15人死於同一登山季,也是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年。這起著名的山難,被《戶外》雜誌的特約記者喬恩·克拉考爾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本書。

1997年,本書在美國出版後,不僅風靡美國,而且相繼被翻譯成24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插播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花絮:1988年,英國登山家喬·辛普森寫了一本名為《觸及巔峰》的書,講述了他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生死歷險。10年之後,隨著本書引起的轟動,《觸及巔峰》開始熱銷,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了14周。

本書熱銷及至掀起登山閱讀旋風是有其理由的:——符合好萊塢大片的所有元素:

登山——時尚、另類而別具魅力的運動;
珠峰——地球最高點,世人矚目;
商業——嚮導公司幫助普通人實現珠峰夢;
生死——有人在山上等死,但卻無能為力;
媒體——作者冷靜而直率的分析,讓人感到嚴酷而苛刻;
八卦——社會名流的參加,把登山同世俗社會做了一個八卦接口。

更何況,這是一起真實存在而又撲朔迷離的山難。不同當事人對事件細節的描述各不相同,包括技術上的失誤、關門時間的把握等,為這起山難蒙上了諸多神秘、爭論的色彩。從人類的力量限制,到倖存者的愧疚糾葛,作者出色的敘事天賦讓每名讀者屏住呼吸,聽他剖析戲劇化經歷中的自負、責任、理智、欲望與英雄主義,隨著他歡笑、驚嘆、反思,隨著他為罹難的隊友悲傷。

你可以把它當成小說看,有經歷、有故事,有生死、有悲情,有英雄、有夢想;也可以把它當成珠峰登山史看,有常知、有技術,有震撼、有唏噓。不管你是懷有珠峰夢、志在七大峰的同道中人,還是內心渴求激情、艷羨世界巔峰的追夢者,抑或只是追求曲折的情節、刺激的閱讀體驗的讀者,本書絕不該錯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