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國小

進來國小,屬於教育機構,該學校的類型:國小。由愛國僑親柯進來先生創辦於一九三一年。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進來學校由愛國僑親柯進來先生獨資創辦於一九三一年,柯先生早年謀生於南洋。1930年春回國探親,目睹家鄉學子求學之艱辛,且基於他辦學強國的理念,毅然賣掉新加坡十三間店鋪,委託柯賢德、柯孝奎先生擇地建校。1931年校舍落成,聘陳光輝先生為校長,招生四個班,150多人。校主親自定下了“敬勤”之校訓,獨負一切經費。鄉人議定校名為“進來學校”。當年縣長王秀松先生毅然揮毫題寫校名。

1936年學校被縣評為完全國小。柯炳煌先生擔任校長。學子遍布安溪內外。1937年,校主又於學校右側興建“勤敬樓”一座。1941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校慶寫下了“成達始基”四個大字,省教育廳廳長鄭文貞,財政廳廳長嚴家淦亦題了詞,省教育廳督學第樂楠蒞校參加慶典。

1942年,日寇南進,校主經營的“協隆記”棧房被日寇洗劫一空,外匯中斷,本地教師義教。1943年由地方政府接辦,改名為“蓬萊東南中心國小”,李德照任校長。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教育事業突飛猛進,生數劇增。1956年,校主再度回校參加二十五周年慶典,委託柯朝松先生向政府申辦中學。當年國小預設一個國中班。1957年國中班遷入新址。

1977年,原校舍破舊,難以容納更多學生。原大隊(村)發動民眾獻工、僑親捐資,把原學校左邊低矮的瓦房翻建成一幢三層高的教學樓,命名為“瑞鵲樓”。

1981年適逢國小建校五十周年,中國小聯合於12月中旬舉行隆重慶祝活動。鑒於舊校舍已不能適應事業的發展,旅星僑親徵得校主同意,集巨資翻建了全部舊校舍總建築面積3929平方米,學校舊貌換新顏。1984年省政府因校主獨資辦學,功績顯著,特頒發“樂育英才”匾牌一快、“金牌”一枚予以嘉獎。

1985年柯志士校長前往新加坡,集資更新全部課桌椅,增添設備,改善辦學環境。愛國僑親辦學熱情空前,相繼成立了“獎教獎學金”、“貧困子女勤學金”、“教師慰勞金”、“柯進來教育基金”、“扶貧助學金”等,創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因此,學校教育教學碩果滿園。1994年秋,市授予“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學校”,2001年成為《海峽語文世界》的協辦學校。柯志士被評為市“優秀校長”。教師論文多次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發表。學生參加縣賽頻頻得獎。創造了該區基層校參加縣連續三年得獎得記錄,特別是在2000年“走向新世紀”徵文比賽中獲全縣特等獎,全國一等獎,王光英副委員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自為得獎者李倩茹同學頒了獎。

2001年12月,因辦學聲譽日隆,經充分準備,隆重舉行七十周年校慶,盛況空前,也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更上一層樓。僑親、鄉賢辦學熱情進一步被激發,捐巨資辦學,添置了電腦室、圖書室、自然實驗室、辦公室、教研室、資料室、演播室、多媒體教室的一切設施,以及全面更新電路設備,成為全縣第一家視頻進教室的農村國小,為學校營造了更好的育人環境。因此學校的辦學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2000年至2002年連續三年獲學區教育質量綜合評化第一名,2004年被鎮授予“教育先進單位”;2005年被縣授予“素質教育工作學校”稱號,並申報了市示範學校。

近況

憶往昔,歲月崢嶸;看今朝,桃李芬芳;望未來,任重道遠。我們將務實求真,不斷奮進。

進來國小重建工程進來國小重建工程

進來國小重建工程規劃占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可容納18個教學班,預計需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該校按省示範國小的標準進行設計,將建成一所寄宿制學校。進來國小的重建得到縣委、縣政府及眾多海外僑親、蓬萊籍企業家的大力支持,已募集捐款達1300多萬元。目前,該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設將全面展開,預計10個月內可完成新校園的建設。

安溪縣蓬萊鎮進來國小教學樓、教職工宿舍樓、學生宿舍樓及食堂工程

工程規模:本工程分為2個標段

(其中Ⅰ標段為安溪縣蓬萊鎮進來國小教學樓工程,建築面積約5182m2,工程造價約757萬元;

Ⅱ標段為安溪縣蓬萊鎮進來國小教職工宿舍樓、學生宿舍樓及食堂工程,建築面積約4215m2,

工程造價約774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