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國小

夢想國小

貴州女大學生楊艾菁微博公益接力通過實現了“用一對戒指為貴州山區孩子換一棟教學樓”的夢想。最後一次交換,上海某神秘網友願出資30萬元幫助建樓。

基本信息

簡介

貴州 女大學生楊艾菁微博公益接力通過實現了“用一對戒指為貴州山區孩子換一棟教學樓”的夢想。最後一次交換,上海某神秘網友願出資30萬元幫助建樓。

航拍夢想國小 航拍夢想國小

現在,這所名為“夢想國小”的教學樓,已經在貴州納雍縣昆寨鄉夾岩村開工。網友的相互信任和慈善之心,讓“以物易物”變成“以愛換愛”,“共同完成了一個夢想”。

大愛傳奇

夢想起航

將愛情“遺物”換教學樓

2011年冬天,貴州民族學院大三女生楊艾菁得知自己常去的一家咖啡館“原咖啡”在舉行“以物易物”的活動,楊艾菁帶著一對價值200元的純銀戒指前去參與。這對戒指是她前一段愛情的“遺物”,留之無用,棄之可惜。她想用這對戒指換一個感人的故事。

一個多月後的聖誕夜,楊艾菁在咖啡館等到了她期待已久的“交換品”。一個男子將自己的故事告訴了她,楊艾菁深受感動,準備給出戒指,卻被對方婉拒。男子說:“我希望它能變得更有意義。我不需要這對戒指,但是你可以用它們做更多的事,比如為那些貧困大山裡的孩子換一棟教學樓!”

這個建議讓楊艾菁很驚訝。她一方面覺得不現實,但同時又被深深吸引。“有一種莫名的力量一直牽引我,讓我惦記著這個事情。”網路上“曲別針換別墅”的故事也在激勵著她。

去年一整個寒假,她都在想那個提議。山區的一些孩子沒有可以遮風擋雨的教室,沒有像樣的黑板,沒有結實的桌椅。自己在城市裡,每天不愁吃穿,還可以去咖啡店喝咖啡,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樣對比,讓我更加堅定了信念。2月1日,她把“戒指換山區教學樓”的想法發到了微博上。

第一換

新疆小伙用和田玉換銀戒

經過“原咖啡”官方微博的宣傳,許多網友參與進來。他們給楊艾菁發來私信,希望交換物品:郵票、項鍊、擺設、玩偶、絲巾、服裝……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表示,只要楊艾菁看得上,“換”或者“送”都可以。“衣服和食品等不利於再次交換,我都婉拒了。”

2月5日,楊艾菁等來了第一輪交換品——一塊和田玉。楊艾菁告訴記者,她並不是單純用商品價值來換取交換物,而是因為和田玉的主人說,他將用這對銀戒指作為婚戒。這句話感動了她。

和田玉的主人,是烏魯木齊小伙“劉堂堂”(網名)。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劉堂堂”表示,自己是一位資深玉石玩家,用作交換的和田玉,是他多年以前在成都一古玩市場淘來的,是產自和田玉龍喀什河的青白玉籽料,“這塊玉的之間。”

在“劉堂堂”的微博中,他表示,扶貧幫困是他多年的夙願,今天用和田玉與楊艾菁交換,雖然只是小小的進步,但關心和支持慈善活動的人都會為她的行動感到自豪。

第二換

和田玉變兩枚鑽戒

上海17歲女孩趙藝寧以一枚鑽戒交換和田玉。2月15日,她們在兩地媒體的見證下互相郵遞了物品。相關票據顯示,那枚鑽戒。

趙藝寧說,鑽戒原本是姐姐買來送給她,作為她未來的婚戒的。在電視上看到“戒指換山區教學樓”的新聞後,她和姐姐商量,打算以那枚鑽戒交換和田玉,為山區的孩子獻愛心,姐姐對此表示支持。

“戒指換教學樓”還得到了一些明星的參與和支持。微博發布當晚,貴州籍演員周顯欣就在轉發時說:“我有一枚戒指可以捐贈,在北京交予可否?”

最初,楊艾菁並不想接受捐贈。但周顯欣告訴她,自己是貴州籍,也想為家鄉的孩子們做些事。在周顯欣的堅持下,楊艾菁最終選擇接受這枚戒指。

2月16日上午,周顯欣親手從北京寄出了鑽戒。

楊艾菁把周顯欣的鑽戒和從上海女孩趙藝寧處換得的鑽戒合成一對,共同組成第三次交換品。“不管以後交換品件數達到多少,我都會把它們歸為一組,不會分開交換。”

第三換

神秘網友30萬換3萬元鑽戒

2月20日晚上,楊艾菁收到一位匿名網友的微博私信,提出願意出資20萬元,交換價值近3萬元的兩枚鑽戒。

“那位網友的要求是把教學樓建在最需要的地方,為山區的孩子們雪中送炭。”楊艾菁說,這位網友來自上海,但不願意透露姓名。

不過,上海神秘網友提出了條件,要楊艾菁“回答”五個問題:當地政府會不會支持?學校能否配備教師?當地政府會不會在教學樓建設中給予幫助?施工過程如何監督?愛心款項如何支付和管理?

第一交換完成前的2月4日,貴州納雍縣昆寨鄉黨委書記李踐就通過微博找到她,希望教學樓能建在昆寨。李踐在2月4日中午發布的微博中,介紹了昆寨鄉是國家一類貧困鄉,22個村均為一類貧困村,並誠摯懇請教學樓落戶昆寨。

2月17日,李踐給楊艾菁傳來了相關資料,並邀請她到昆寨考察。在昆寨的3天,讓從沒離開過城市的楊艾菁印象深刻。大山裡的村民居住分散,早上天還不亮,孩子們就要起床,有的要走3個多小時山路才能到學校。

“有一個叫小敏的女孩,我到她家去,她把所有的凳子都搬出來讓我挑著坐。”楊艾菁說,“看到他們澄澈的眼睛,無論多難,我都要堅持。”

在所有問題得到當地教育部門承諾之後,校址定在了昆寨鄉一類貧困村夾岩村。李踐告訴記者,新建的國小將作為一個中心教學點,設定1到6年級,不夠的錢鄉里資金配套。

楊艾菁再次與上海網友電話溝通時,對方願意將善款金額提高到30萬。“教學樓開工時,他也會到納雍來”。

最新進展

3月8日,楊艾菁與貴州納雍縣昆寨鄉政府簽訂建校協定。“最遲在7月8號完工。”昆寨鄉黨委書記李踐說,教學樓會在4個月內修好,只會提前,不會延遲。

現在,地質勘測、規劃設計、場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基本結束,挖掘機已經開進工地,李踐說:“我們將如諾在7月份竣工,9月新學期投入使用,建設進程已經開始在‘愛心納雍’網站直播。我們一定努力建一座經得起全國網友監督的教學樓。”

而楊艾菁已經為這所國小起好名字了:“這是大家共同完成的夢想,就叫‘夢想國小’吧。”

時代背景

2009年12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曾連續報導貴州省畢節地區大方縣油杉國小辦學遇到困難。 這所國小由趙老師創辦,他在代課老師的崗位上堅持了8年,收入微薄,夫妻二人要教全校一百多個學生一至六年級所有課程。積勞成疾,病倒住院,被查出患白血病。全校停課,學生為他感到焦慮,也面臨失學危機。節目播出後引發社會關注,開展愛心接力,最終化解了危機。

2010年7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包括新聞聯播 )連續報導武漢大學女生趙小亭參加暑假社會實踐赴貴州省貴定縣馬場河國小支教不幸遇難。 2015年下半年中央電視台又播出了根據趙小亭事跡創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

學校概況

夢想國小現有五個年級: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每個年級就是一個班級。共有學生約90人。現任校長為高老師,前任校長為葉老師。學校的主體建築為一幢兩層樓的教學樓,二樓走廊有十幾棵紅豆杉盆栽美化環境。夢想國小有水泥操場,操場上有兩個籃球架。夢想國小於2017年底開通貴州廣電的寬頻,現在學校辦公室的電腦能夠無線上網。辦公室隔壁是圖書室,2014-2016年作為教室使用。學校設有廚房,以煤炭作為燃料。廚房隔壁是貯藏室,存放食材供人休息。夢想國小的學生中午享受國家營養餐計畫。學生離校後,夾岩的學生大部分去化作鄉發大嘎的新民國小繼續學業,古都寨的學生大部分去昆寨鄉治溝國小就讀,一部分去倮都國小,少數去昆寨中心校讀書。

發展歷程

操場於2015年12月經過改造,重新鋪水泥。並在廚房外建造水窖,鋪設自來水管,築水泥水槽,安裝自來水龍頭,供師生取水之用。2016年暑假操場周圍修築圍牆,加裝鋁合金大門並在大門旁修建門衛室,設門衛崗。將原來的國旗台遷至花壇邊。2018年5月底開始,國旗台旗桿上每天懸掛國旗(雨天除外)。2018年六一兒童節以後,一至四年級學生每天佩戴紅領巾上學。2018年9月,原來的辦公室改為衛生室,圖書室改為辦公室。

夢想國小門口有道路方便學生上學回家。2012年剛開學時,這條土路每逢下雨便滿地泥濘非常難走。2013年修築成土石路。2014年5-8月從狗場至古都寨段鋪設水泥,中間經過生源地灣子、倮都,並在狗場丫口修建廣場供村民休息健身。2018年1-6月水泥路拓展至生源地夾岩、德得沖,連通薄刀梁子,經過發大嘎、馬家沖直至化作街上(趙家寨)。

夢想國小從2016年開始砌矮牆圈出垃圾堆放點,從2017年開始有了標準環衛垃圾桶裝運垃圾,從2018年8月底開始有了標準環衛垃圾箱,從此結束了每逢周五放學焚燒垃圾的歷史,減少PM2.5排放。校園環境得到改善,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2018年六一兒童節後,夢想國小的老師利用午休時間互相協作將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油漆白底紅字噴塗於校園圍牆內側。

2018年10月,夢想國小將所有老舊破損學生課桌椅更新,原來的雙人課桌更換成每人一桌。

2018年11月末,朱亦昆在京東網訂購一台卡西歐電子琴捐贈給夢想國小。12月初納雍縣昆寨郵政支局將電子琴直接投遞至夢想國小簽收。這是快遞包裹第一次直接送達夢想國小所在的夾岩村,標誌著夢想國小正式通郵。

先進事跡

2013-2018年六一兒童節,夢想國小努力創造條件,營造歡樂氛圍,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度過愉快且難忘的一天。學校還邀請村民和學生家長一起參加,增加親子互動。

2015-2016年,葉老師、高老師先後購置新車,組織青年教師,沿著水泥路至生源地(貧困村)進村入戶挨個家訪,並與留守兒童合影留念。

從2014年開始,上海志願者朱亦昆在夢想國小二樓走廊用空油漆桶(共16桶)當作花盆、用乾牛糞作肥料種植買來的(大棚)紅豆杉,增強學生對保護瀕危野生紅豆杉重要性的認識。

2016年朱亦昆攜帶中國移動4G中興無線大貓至夢想國小使用,網路線上教育成為可能。2016年10月,朱亦昆與代課老師龍麗合作,在學前班上音樂課時,使用智慧型電子琴伴奏,將人工智慧用於課堂實踐,以彌補專業師資的不足,取得不錯的效果。

2018年7月,浙江杭州公益團體第九世界組織浙江各高校老師和大學生志願者赴貴州省六盤水和黔東南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暑期支教活動(益路黔行+走進桃花源)。朱亦昆積極回響,攜帶遙控無人機,從貴州省納雍縣出發,與支教分隊匯合,至六盤水的盤縣、黔東南的從江和黎平三地共六個國小(濫灘國小、銀潭國小、小翁國小、擺德國小、黃崗國小、平天國小)航拍,共起飛十餘架次,為社會公益事業記錄並保存了影像資料,其中不乏具有濃郁少數民族建築風格的校舍和村寨,上傳至網路相冊分享。

2019年1月,中國旅行義工支教組織招募大學生志願者赴貴州、雲南和江西開展寒假支教活動。朱亦昆積極回響,攜帶遙控無人機,從貴州省納雍縣出發,追隨支教分隊的足跡與其匯合,至畢節的大方縣對江鎮元寶國小和雲南省福貢縣架科底鄉唯獨村曲扒以獨教學點航拍。此後媒體再次聚焦中國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地(自治區、州、縣)。

社會關愛

2012年,夢想國小開工建造階段就受到社會和媒體的高度關注,中央、貴州和上海等地媒體都報導了此事。其中上海的《新聞晨報》於2012年3-9月大篇幅連續報導進展情況。

楊艾菁和趙藝寧出席了2012年9月夢想國小竣工落成開學典禮,她鼓勵夢想國小的學生長大後要走出大山……她還帶來了中鐵公司的愛心物資。當天舉行升國旗儀式後,國旗被保存。上海的《新聞晨報》派出記者參加典禮並發回報導。此後楊艾菁於2013-2015年數次造訪夢想國小,看望並慰問師生,並帶來糖果分發給學生。2015年3月,貴州廣播電視台記者隨楊艾菁至夢想國小,並採訪了高老師。

2015年12月,上海《新聞晨報》記者陪同愛心人士至夢想國小採訪。他們帶來了襪子、電腦、雷射印表機等愛心物資並捐贈一套校園廣播系統,至今仍在使用。當天積雪未化,上海志願者朱亦昆冒著嚴寒騎馬舉國旗在操場外草地上佇立,親身垂範為全校師生上了生動的《最後一課》。

2013年底,朱亦昆從上海的《新聞晨報》獲悉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玩具再分享”計畫正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募捐玩具後,從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申請到100多件毛茸玩具,雇三輪機車將玩具從申通快遞網點運至昆寨鄉古都寨。2014年3月夢想國小開學後,分發給低年級學生,還派送到狗場、火燒寨教學點分發給學生。

2017年秋,騰訊基金向夢想國小捐贈了幾個書櫥用於存放圖書。2017年底,深圳某愛心企業向夢想國小捐贈一批智慧型手錶,學生人手一隻。由於智慧型手錶螢幕小、體積小、功能相對單一、沒有內置遊戲,但能插sim卡通話,方便學生聯繫家長,能夠代替手機戴入校園。

2018年11月,貴州格潤惠通農業有限公司向夢想國小捐贈兩個桌球台豐富師生的課餘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