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祖墳

連戰祖墳

連戰先生為改善兩岸關係作出了貢獻,不愧為連氏的驕傲,加上連戰先生為人低調,申明大義,絕不可能主動提修祖墓之事。 此後,“連戰”的祖籍地越來越多,福建大田縣魁城村也說他們是連先生的祖籍地。 連戰先生為改善兩岸關係作出了貢獻,不愧為連氏的驕傲,加上連戰先生為人低調,申明大義,絕不可能主動提修祖墓之事。

修連戰祖墳

提要

連戰先生為改善兩岸關係作出了貢獻,不愧為連氏的驕傲,加上連戰先生為人低調,申明大義,絕不可能主動提修祖墓之事。禮尚得往來,人家那么大度,我們更得回報連先生,廣水除了能找到先人連舜賓外,恐怕很難有其他切入點

(圖)連戰祖墳連戰祖墳

台海網5月6日訊 昨日,湖北廣水市陳巷鎮虎弼沖村旁,一座施工中的陵園已初見規模,十幾名工人正在緊張地忙碌。陵園對面是新修的馬路和堰塘。“這就是連戰的祖墳”,陳巷鎮黨委副書記王德旺介紹,為迎接即將開幕的“炎帝尋根節”,當地政府投資300 萬元修繕位於虎弼沖村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祖墳。

修連戰祖墳,促統一大業

(圖)連戰祖墳連戰祖墳

身為福建泉州人,經常有人問我先祖是否能和鄭成功扯上關係。雖然老人們都說祖上來自從鄭成功出生地——泉州石井,而且石井離我們那很近,但我沒認真考證過,沒敢和國姓爺攀親戚,只回答說“可能性很大”。

我承認自己老想與國姓爺攀親戚。中國人都對祖先的充滿敬仰,若有個祖先是大名人,則充滿了榮光,中國大地上的到處是後人或者的幾十代玄孫”。

現在與連戰先生相比,我更加無地自容,人家連北宋時期的先祖都可以因其“得福”,聞名於世,還有人投資一千三百萬修祖墳,的確很光宗耀祖。

在這之前,連戰先生認可的祖籍地是福建漳州龍海馬崎。當年這裡的連戰先祖隨鄭成功東渡台灣,所以在2006年的時候,連戰和夫人連方瑀,子女連惠心、連勝文、連勝武一起來到連氏祖墓進行祭拜,可見其重視程度。

享受過這個“待遇”的還有瀋陽,連戰的外祖父、外祖母是東北人,陵園在這裡,所以他也曾攜妻女來此祭拜。除了內外祖籍地外,因為母校在西安,所以西安人民也歡迎過“連爺爺”。

此後,“連戰”的祖籍地越來越多,福建大田縣魁城村也說他們是連先生的祖籍地。據考證,連戰先祖是從大田魁城遷徙到龍海馬崎,再遷到台灣,所以他們也請連戰題詞。後來,遠在山西的襄垣縣古韓鎮南豐溝村也和“連爺爺”攀上了關係,因為襄垣是中國連氏的發源地,祭祖少不了傑出的連戰。

(圖)連戰祖墳連戰祖墳

不過,這些都只是大巫見小巫,能把關係扯到三十一代的廣水市的領導們才是最幸福的人群,當連戰先生以題詞的方式認可自己先祖出自廣水時,他們可能會因為這個巨大的發現激動得幾宿睡不好覺。為了這事,隨州市委書記馬清明、廣水市委書記李耀華等可謂用心良苦,四月份還遠赴寶島,親自為連戰送上《連氏歷史人文專題片》。

中國歷史悠久,歷經如此繁多的戰亂,幾乎每個姓氏都有大規模遷徙的歷史。連戰的先祖也不例外,從山西黃土高原到湖北華中,再到福建東南沿海,最後到寶島台灣。今天看來,“連爺爺”們這一路遷徙並沒有白費,數百年後甚至可以擁有“千萬豪陵”。

在舊中國,只有帝國的地方官們最重視的孔聖人才能享受修建孔廟的待遇。如今廣水市等地方政府開闢了新的模式,像連戰先生這樣傑出的人士,他的祖上當然可以有資格修建“千萬豪陵”。連戰先生為改善兩岸關係作出了貢獻,不愧為連氏的驕傲,加上連戰先生為人低調,申明大義,絕不可能主動提修祖墓之事。禮尚得往來,人家那么大度,我們更得回報連先生,廣水除了能找到先人連舜賓外,恐怕很難有其他切入點。

只是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鄭重向廣水市政府建議,雖然廣水並不富裕,但煩請廣水人民勒緊腰帶,廣水名人輩出,只要有當代名人的姓氏,都應一視同仁,也花上千萬修建祖墳。特別是出現過“擁有解放全人類胸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姓氏,否則這些為了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九泉之下心何以安?屆時,放眼望去,滿眼的豪華墳墓,那才是亮點,全國首創!

此外,還建議全國各地好好閱讀下連氏的歷史,若能考證到當地也有連戰先生祖先的足跡,也可以效法廣水。而且年代越久遠越好,這樣才能體現巨大的優勢,從福建去的台灣又能怎樣呢?還不是我北宋連舜賓的後人。

這幾年,大陸開始考察這些政要的祖籍地了,去年福建師範大學還完成了一批台灣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淵源關係的考證。這還遠遠不夠,如果時機成熟的話,全國其他地區也可以考證吳伯雄、江丙坤、宋楚瑜先生等台灣政要的族譜。兩岸對峙時期,得把階級敵人斬草除根,不好修墳,如今兩岸關係緩和,他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該幫人家的先祖們好好修個陵園。此舉絕對利大於弊,估計很快就會出現 “祭祖”熱潮,可以令兩岸民眾多走動,多溝通,增進情感聯繫,促進兩岸文化情感的再融合,統一也指日可待,何樂不為呢?

連舜賓陵園

長江商報報導,日前,連戰為其祖墓親筆書寫的題字已從台灣郵寄至廣水市,這表明:“連戰祖籍在湖北廣水”已得到連戰本人確認。連戰題字共4幅,其中兩幅是為正在修復的連氏先祖陵墓題寫的,包括“四賢祠”和“連舜賓處士陵園”。另兩幅字則是對其先祖的評價。

虎弼沖村陵園工地上,已建起一個約兩個籃球場大小的廣場,一座5米多高的牌坊上書:連處士陵園。用水泥板鋪成的50多級台階上就是連戰的祖墳,祖墳旁設有香台和祭祀用的道台。

工人師傅透露,墳冢上還會鋪上綠草,作為裝飾。

(圖)連戰祖墳連戰祖墳

一道石頭砌成的圍牆環繞著祖墳,圍牆的底部是歷史遺存,上部為後人堆砌而成,當地人稱,這塊祖墳旁曾經是蘋果樹,農業學大寨時,當地村民看中了這裡的風水,才得以將連氏祖墳保存下來。

王德旺介紹,連戰祖墳是連氏的私家陵園,連戰的“名人效應”會引來不少連氏家族的人前來拜祭,這對當地旅遊業發展會有一定促進作用。他還告訴記者,目前啟動的只是連氏陵園的一期工程,將來還會陸續投資1000萬元,對周邊進行改建。

連氏祖先曾是歐陽修的老師

據廣水縣誌、連戰家譜記載和物證痕跡印證,北宋初期,連氏祖先連光裕調任應山縣令,即落籍應山。其孫連舜賓,為人謙和,在城南設帳授徒,深受百姓愛戴,歐陽修也是他的學生。公元1030年,連舜賓客死湖北雲夢,應山百姓聞之,自發將其靈柩運回應山,葬於陳巷虎弼沖蔽山腳下。公元1048年,歐陽修仰其功德,為其撰寫了墓表。著名抗金英雄連南夫、連萬夫,為連舜賓第六世孫。連南夫官至寶文閣學士、廣東經略安撫使兼廣州知州,曾兩度出使金國,著有《宣和使金錄》一書。元軍占領中原後,連南夫轉戰於閩、粵一帶,後隱居福建龍海秀山之下。連戰祖父連橫,即出生在福建龍海,為連南夫第二十四世孫。

(圖)連戰祖墳連戰祖墳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籍在湖北廣水市。昨日,由連戰本人為祖墓親筆書寫的題字再次證明了這一結論。

連戰先生還為即將舉行的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題寫了節名,並奉上“華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黃一脈,共拜神農”書法作品一幅,他表示將在適當時候到廣水拜祭先祖.

記載

據廣水縣誌、連戰家譜記載和物證痕跡印證,北宋初期,連氏祖先連光裕調任應山(廣水)縣令。其孫連舜賓在城南設帳授徒,深受百姓愛戴,歐陽修也是他的學生。連戰祖籍在湖北廣水的這段史實,不僅在史學界得到公認,也得到了連戰本人認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