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魯土司衙門

連城魯土司衙門

連城魯土司衙門:位於蘭州市永登縣西部的連城鎮,是明清時期連城一帶土司的衙門,因御賜土司姓魯,俗稱魯吐司衙門。衙門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是甘、青邊境眾多土司建築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宮殿式建築群,它與廣西忻城縣莫土司衙門、四川馬爾康縣卓克基土司衙門,同為全國保存完整的土司衙門。魯土司管轄永登、蘭州的紅古、西固及永靖縣、青海的民和縣、樂都縣的部分地方,清時轄民3,698戶,24,051人。土司最高職銜是都指揮使二品和指揮使三品,有兵五千。魯吐司衙門在199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批准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1983年設妙因寺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各級政府撥專款進行了修茸建設。魯吐司衙門距吐魯溝20公里,在一條旅遊線上,成為蘭州民俗旅遊的重要景點。

基本信息

連城魯土司衙門連城魯土司衙門 位於蘭州市永登縣城西南六十五公里的魯土司衙門,是甘肅青海邊境眾多土司建築中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宮殿式古建築群。是由魯土司衙門、妙因寺、土司花園三部分組成。 土司是元、明、清授予少數民族首領的世襲官職。魯土司是明清時甘肅青海邊界頗有勢力的土司之一。其始祖脫歡為元世祖忽必烈之孫,官至平章政事。二世鞏人世傑於明永樂元年以軍功封為莊浪衛百戶。三世什伽又以軍功提升為莊浪世襲掌印土司指揮使,賜魯姓,起名為賢。延續相傳十九世二十二代長達558年的統治。魯土司衙門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主體建築布局對稱、嚴謹。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儀門、六扇門、牌樓及廊房和配樓等。東西兩側有書房院、寢宮、倉院、家寺和小教場等。縱觀全貌樓峻庭清,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妙因寺原為大通寺,位於魯土司衙門西側,是歷代魯土司建立的寺院中規模最大、塑像最多、壁畫最好的一座佛教名剎。主體建築為山門、鷹王殿、金剛殿、塔兒殿、古龍觀殿、萬歲殿等,寺院中有大、小琉璃瓦寺,各種形式的建築物高低錯落、左右輝映,構成別具一格的寺院特色,寺內大、小琉璃瓦屋脊裝飾和建築木雕、磚雕尤為精美生動。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 從蘭州市汽車站坐客車到達永登縣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