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河路綠色長廊

濱河路綠色長廊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谷地,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沿黃河南岸,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

基本信息

濱河路綠色長廊
濱河路綠色長廊
遊客遊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遊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已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青人浪漫的場所。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必先到位濱河路觀看沿途的雕塑及景色。 黃河母親位於濱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棗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由“母親”和二“男嬰”組成構圖。母親秀髮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臥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雕塑構圖洗鍊,寓意深刻,象徵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狀成長的華夏子孫。 綠色希望位於黃河母親雕塑東180米處。它是由甘肅130多萬青少年捐資興建的,建於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漢白玉圓錐體變形樹組成,高低參差,疏密有致地矗立於園林綠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肅人民種草種樹,綠化隴原的偉大壯舉,象徵隴原青少年茁壯成長。 筏客搏浪位於濱河路東段“白塔遠眺”小遊園中,為1986年10月1日由汪興中所作。雕塑由鋼筋混凝土基座鑲嵌以黃河卵石,呈黃河巨浪翻卷狀。皮筏斜飛於浪尖之上,破浪而飛;有搏浪追風之感。青銅鑄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揮槳,其後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攏鬢,神態安祥。這一雕塑再現了昔日黃河上以皮筏為渡的交通方式,是蘭州黃河文化的主要內容。 絲路古道位於城關區黃河大橋南端,濱河路南段。雕塑截取絲路古道的一峰駱駝為核心,由花崗岩雕成,高6米,長7米,重百餘噸,集中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絲路盛況。雄駝滿載綢緞,上騎一著披風,右手搭涼篷睫望的長者。駝右前部一深眼隆準虬髯的胡商牽僵倒行。駝右後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狀呼喊後續駝隊。雕塑構圖古樸,整體凝重,氣勢恢宏,令人頓生朔漠蒼涼之感。 平沙落雁又名“芳洲思雁”,位於濱河路東段,雁灘尖子南面。雕塑為在不規則形淺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隻不鏽鋼大雁離水展翅奮飛,塘西畔點綴以五枚“雁卵”,錯落有致。總體採用抽象派手法,略加變形,顯得新穎別致。這一雕塑取材蘭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觀和雁灘的傳說,寄寓蘭州生態恢復平衡,大雁重返雁灘的願望,並使人能聯想到大雁從孕育到雄飛的生命演替過程。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交通提示
  • 乘坐26路旅遊專線車即可游完濱河路四十里風情線。
  • 相臨景點
  • 濱河路綠色長廊
  • 白塔山公園蘭山公園門雁灘公園興隆山城隍廟關山森林公園石佛溝白衣寺塔西關清真寺白雲觀甘肅省博物館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莊嚴寺官灘溝竹林溝自然保護區蘭州黃河鐵橋仁壽山公園水車園至公堂連城魯土司衙門五泉山公園徐家山金天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